太禧青花釉里红: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釉里红,是指用铜的氧化物为着色剂配制的彩料,在坯体上(或先施以青白釉的坯胎土)描绘纹样,再盖一层青白釉,然后装匣入窑,经1250℃~1280℃的强还原焰气氛,使高价铜还原成低价铜,呈现娇妍而沉着的红色花纹。釉里红有单独装饰的,但大多数与青花相结合在一起进行装饰而称为“青花釉里红”。其特点既有青花的“幽靓雅到致,沉静安定”的特色,又增添了釉里红的浑厚壮丽,丰富了色彩效果,形成了高雅而又朴实的艺术风格。因此,青花釉里红瓷成为我国珍贵的品种之一。

青花釉里红系创烧于六百三十多年前的元末,流行于明初。明清皆有烧造。青花釉里红画面,俨然是寓意深刻、最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国画。它把国画与精美的瓷器相结合,其艺术价值显然大为提高。在富于变化而又优美的景德镇艺术瓷器造型上,在洁白的瓷胎表面,绘制精心设计的高雅国画,青红对比绚丽多姿,罩上玉质感很釉色美等四美于一器,再经过难于驾驭的火的艺术的洗礼。简直成了火中凤凰。这种巧夺天工的艺术珍品,在元代创制伊始,极为难得,只能作为帝王等贵族收藏欣赏,或作为国宝“赐赠”友邦。


太禧青花釉里红: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高:20.7cm 口径:4.3cm 底径:11.3cm

青花与釉里红制作工序大体相同,不同在于青花瓷以钴料着彩,而釉里红瓷则用铜红料着彩。尤其是釉里红对窑室内的温度和气氛要求很严,烧成范围很窄,故想要烧成一件较为标准、完美的釉里红是非常困难的,人们常用“十窑九不成”、“百里挑一”等语来说明其烧成难度。如此也只有过去的皇帝御窑厂才能够不惜工本、反复实验烧制,并且只有皇帝才有机会赏玩,民间是难得一见,历来都是属于非常珍稀的品种。


太禧青花釉里红: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太禧青花釉里红:因为稀缺,所以珍贵


元代早中期釉里红红色泛黑,为黑红色或灰红色,烧制得不是很成功。直到元末和明洪武时期,才烧制出鲜艳的釉里红来。此青花釉里红云龙纹石榴瓶,釉色继承于元代传统,主要用于华贵陈设用瓷。其釉色鲜艳,釉面匀淨,呈色沉静浓厚。倒口,深弧鼓腹,平底。口沿外壁施缠枝莲纹,瓶外壁为苍龙,三爪皆张,扎须怒目,神态威严。整体造型端庄古朴,瓶身正中“太禧”字款,釉面均匀莹润,釉色深沉艳丽,纹饰精美细腻,当属一件难得之佳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