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8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任皇帝。出自隴西成紀,626年至649年在位。父親是唐高祖李淵,母親是太穆皇后竇氏。

李世民登基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以文治天下,並開疆拓土,成為中國史上著名的明君。他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能夠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開創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為唐朝130年的盛世奠定重要基礎。

唐太宗李世民不僅是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一位書法家和詩人,被各族人民尊稱為天可汗,為後世明君之典範。廟號太宗,諡號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

生平

早年經歷

據唐朝史記記載:公元598年1月23日[1],李世民出生於陝西武功別館(今陝西省武功縣),是唐高祖李淵與竇皇后的二子。隋朝末亂世,李淵和李世民父子趁勢於晉陽(今山西太原)起兵,逐步統一全國。

公元617年(大業十三年)六月,與其兄李建成率兵攻西河(今汾陽),首戰獲勝,促使李淵決意西向關中。李世民任右領軍大都督,統右三軍,封敦煌郡公。不久攻克長安,立楊侑為帝,遙尊楊廣為太上皇,楊侑封李淵為假黃鉞、使持節、大都督內外諸軍事、尚書令、大丞相,進封唐王,李世民為京兆尹,改封秦公。

公元618年(義寧二年)三月,李世民為右元帥,封輔祭國公。同年五月,隋恭帝楊侑禪位於唐朝,唐王李淵即皇帝位,改國號為唐朝,改元武德。武德元年,以李世民為尚書令、右翊衛大將軍,進封秦王。武德四年被封為天策上將。

唐朝建立以後,為統一全國,先後進行了六次大的戰役。這六個戰役李世民就指揮了四個(其他兩個戰役是由李孝恭、李靖指揮的平定江陵梁王蕭銑之戰與平定江淮輔公祏之戰),全部取得了勝利,為唐朝立下了赫赫戰功:

李世民自此威望日隆,尤其是在虎牢之戰後進入長安時,受到部分軍民以皇帝的禮儀招待。武德四年冬10月,封為天策上將、領司徒、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食邑增至二萬戶。高祖又下詔特許天策府自置官屬,儼然形成一個小政府機構。

李世民在戰鬥中注重戰前偵察,雖屢次遇險,但每次戰鬥都能作到知己知彼,善於製造戰機,當敵強我弱時,他經常用“堅壁挫銳”的戰法拖垮敵人,戰鬥中身先士卒,親自率領騎兵突擊敵陣,勝利後勇追窮寇,不給敵人喘息之機,因此獲得了每次戰役的勝利。在統一邊疆的戰爭中,他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明於知將選拔良才,取得了戰爭的勝利。李世民用他卓越的軍事才能,為大唐盛世的建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在位時間

玄武門之變發生於唐高祖武德九年6月4日(626年)。618年,李淵建立唐朝,並立世子李建成為太子。太原起兵是李世民的謀略,李淵曾答應他事成之後立他為太子。但天下平定後,李世民功名日盛,李淵卻猶豫不決。太子李建成隨即聯合四弟齊王李元吉,排擠李世民。李淵的優柔寡斷,也使朝中政令相互衝突,加速了諸子的兵戎相見。李建成曾經下毒害李世民(存疑)。武德九年,突厥犯邊,李建成向李淵建議由李元吉做統帥出征突厥,藉此要把握住秦王的兵馬,並準備在昆明池設伏兵殺李世民。太子府率更丞王晊把這一密議告訴了秦王。李世民在危急時刻決定背水一戰,先發制人。搶先一步殺死大哥李建成和四弟齊王李元吉,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玄武門之變。3天后(癸亥),李世民被立為皇太子,詔曰:“自今軍國庶事,無大小悉委太子處決,然後聞奏”。八月初九(9月4日),李世民登基。

唐太宗即位後,居安思危,任用賢良,虛懷納諫,實行輕徭薄賦、疏緩刑罰的政策,並且進行了一系列政治、軍事改革,終於促成了社會安定、生產發展的昇平景象,史稱貞觀之治。貞觀之治是中國封建時代最著名的“治世”。

貞觀四年(630),唐太宗遣李靖平定東突厥,俘虜頡利可汗,解除了北邊的威脅;九年,平定吐谷渾,俘其王慕容伏允;十四年,又派侯君集平定高昌氏,於其地置西州,並在交河城(今新疆吐魯番西)置安西都護府。唐太宗對東突厥降眾及依附於突厥的各族執行比較開明的政策,受到他們的擁戴,因而被尊為“天可汗”。十五年以江夏王李道宗送文成公主和親於吐蕃的贊普松贊干布,發展了漢、藏兩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但唐太宗晚年還親征高句麗。唐太宗立長子李承乾為太子,後來偏重第四子魏王李泰,李承乾由此產生了奪嗣之懼,企圖發動政變刺殺李泰,沒有成功,被廢為庶人。唐太宗為防止身後發生兄弟仇殺的悲劇,貶魏王李泰,改立第九子晉王李治為太子,即以後的唐高宗。

武德九年(626年)8月,因唐朝發生玄武門之變,政局不穩,東突厥伺機入侵,攻至距首都長安僅40裡的涇陽(今陝西咸陽涇陽縣),京師震動。此時,長安兵力不過數萬,剛剛即位的唐太宗李世民被迫設疑兵之計,親率高士廉、房玄齡等6騎在渭水隔河與頡利可汗對話,怒斥頡利、突利二可汗背約。《唐語林》記載唐太宗“空府庫”贈予頡利可汗金帛財物,以求突厥退軍,並與之結“渭水之盟”,唐太宗於629年八月任命李靖、李勣、柴紹、李道宗等為行軍總管,出兵征討東突厥。

630年三月頡利兵敗被俘,東突厥滅亡。

唐太宗李世民

閻立本所繪的《步輦圖》,圖為唐太宗接見吐蕃使者祿東贊。

生卒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正月,唐太宗撰寫《帝範》十二篇頒賜給太子李治。貞觀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得了痢疾(一說是服用丹藥暴病),醫治最終無效,命太子李治到金掖門代理國事。貞觀二十三年五月廿六己巳日(649年7月10日)李世民駕崩於終南山上的翠微宮含風殿,享年50歲,在位23年,初諡文皇帝,廟號太宗,747年加諡文武聖皇帝,749年加諡文武大聖皇帝,754年加諡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葬於昭陵(位於今中國陝西省禮泉縣東北50多里山峰上)。[2]

家族

皇后

文德皇后長孫氏:史書未載其名,生廢太子(恆山愍王)李承乾、濮恭王李泰、唐高宗李治,長樂公主、城陽公主、晉陽公主、新城公主。生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崩於貞觀十年(公元636年),享年36歲。合葬昭陵地宮。喜愛讀書,能勸諫太宗,著有《女則》。

貴妃韋珪:表字澤。北周太傅韋孝寬曾孫女,韋圓成女。生紀王李慎、臨川公主李孟姜。尊封紀國太妃。生於公元597年,薨於公元665年,享年69歲。陪葬昭陵。與前夫李孝珉有一女,太宗封定襄縣主。性情簡素,矜持端莊,頗有文采。

楊貴妃:生趙王李福,封趙國太妃。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楊妃:隋煬帝女,生吳王李恪、蜀悼王李愔,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陰妃:陰世師之女。生齊王李祐。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疑為昭陵陰嬪墓。

燕德妃:燕寶壽女,隋觀王楊雄外孫女。先封賢妃,後遷德妃。生越敬王李貞、江殤王李囂。封越國太妃。生於隋大業五年(公元609年),咸亨二年(公元671年),享年63歲。陪葬昭陵。武則天之表姐。泰山封禪,燕太妃任終獻。

鄭賢妃:生卒年不祥。僅《唐會要》記載陪葬昭陵,目前尚無發現其墓葬。

賢妃徐惠:徐孝德女。生於武德八年(公元626年),由才人累進至二品充容。薨於永徽元年(公元650年),享年24歲。贈賢妃,陪葬昭陵石室。[3]

昭儀某氏:生於隋仁壽元年(公元601年),薨於永淳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682年),享年81歲,十月十一日陪葬昭陵。現有昭陵墓誌一方。

昭容韋尼子:韋孝寬曾孫女,韋匡伯長女,韋貴妃堂妹。生於隋大業三年(公元607年),薨於顯慶元年九月八日長安崇聖宮,享年50歲,十月十八日陪葬昭陵。前夫王玄應。現有昭陵墓誌一方。

下嬪某氏:豫章公主母。

世婦

婕妤某氏:生年不詳,麟德二年卒,陪葬昭陵,墓誌《大唐故婕妤三品亡尼墓誌銘並序》。

楊婕妤:楊恭道第三女,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蕭美人:蕭鑠第二女,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崔才人:崔宏道長女,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蕭才人:蕭鏗第二女,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武才人:即唐高宗則天皇后武曌。武士彠女。貞觀時五品才人,後入感業寺。再入宮為高宗二品昭儀,進封為皇后,再後稱帝。

其他妾室

巢剌王妃楊氏:原為齊王李元吉的王妃,玄武門之變後為太宗後宮,生曹恭王李明。有寵,太宗欲立為皇后,被魏徵勸阻。是否正式冊封為妃嬪不詳,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刀人高惠通:李世民為秦王時的妾室,現存墓誌一方。

王氏:生蔣王李惲。封號不明,生卒年不詳。墓葬不明。

楊氏,楊玄獎女、楊素孫女、唐高祖江國太妃楊氏侄女,與楊貴妃是否為同一人,無考。

某氏,廬江王妾。

女官、宮人

三品亡宮周氏:三品宮人,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三品亡宮金氏:武德八年(625年)出生,垂拱四年(688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卒,年六十四歲,永昌元年(689年)正月十三日陪葬昭陵,墓誌《大唐故亡宮三品尼金氏之柩》

亡宮五品:五品宮人,姓名不詳,生年不詳,薨於顯慶二年(657年)閏正月二十六昭陵宮,二月十四日陪葬昭陵。現有昭陵墓誌一方。

三品亡尼:三品宮人,姓名不詳,後出家為尼,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七品典燈:生卒年不詳,姓名不詳,陪葬昭陵。

李承乾:母長孫皇后。生於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卒於貞觀十九年(公元645年),年28歲。陪葬昭陵。常山郡王→中山郡王→皇太子→廢太子→贈恆山愍王

李寬:母不詳,早薨。生卒年不詳。嗣楚王→贈楚王

李恪:母隋煬帝女楊妃。生於武德二年(公元619年),薨於永徽四年二月(公元653年),享年34歲。贈司空,墓葬不詳。長沙郡王→漢王→蜀王→吳王→廢為庶人→贈鬱林郡王→吳王

李泰:母長孫皇后。生於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永徽三年(公元652年)薨於鄖鄉縣,時年33歲。贈太尉、雍州牧,葬於薨地。宜都郡王→衛王→越王→魏王→東來郡王→順陽郡王→濮恭王

李祐:母陰妃,生年不詳,卒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5年)。墓葬不詳。宜陽郡王→楚王→燕王→齊王→廢為庶人

李愔:母隋煬帝女楊妃。生年不詳,乾封二年(667年)卒於流配地巴州。贈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梁王→蜀王→貶為庶人→涪陵郡王→蜀悼王

李惲:母王氏,生年不詳,薨上元年間。贈司空、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郯王→蔣王

李貞:母燕德妃。生於武德八年(公元626年),薨於垂拱三年(公元688年),享年62歲。陪葬昭陵。漢王→原王→越敬王

李治:母長孫皇后。晉王→皇太子→唐高宗

李慎:母韋貴妃,生年不詳,薨於永昌元年(公元689年)。陪葬昭陵。申王→紀王

李囂:母燕德妃,早薨。生年不詳,卒於貞觀六年正月(公元633年)。江殤王

李簡:母不詳,早薨。生年不詳,卒於貞觀五年四月(公元632年)。代王

李福:母楊貴妃。生於貞觀八年(公元635年),薨於咸亨元年(公元670年),贈司空、幷州都督,陪葬昭陵。趙王

李明:母李元吉妻巢剌王妃楊氏。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曹恭王

《新唐書》記唐太宗共有21位女兒,出生順序見於個人記載:

襄城公主,長女:母不明,下嫁蕭銳。生年不詳。陪葬昭陵。

汝南公主:第三女,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詳。墓葬不詳。

南平公主:母不明,下嫁王敬直,以累斥嶺南,更嫁劉玄意。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遂安公主:母不明,下嫁竇逵,逵死,又嫁王大禮。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長樂公主李麗質,第五女:母長孫皇后,下嫁長孫衝。生於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薨於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八月十日,享年23歲。陪葬昭陵。

豫章公主:母宮中下嬪,下嫁唐義識。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巴陵公主:母不明,下嫁柴令武,生年不詳,薨於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詳。

普安公主:母不明,下嫁史仁表,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東陽公主:母不明,下嫁高履行,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臨川公主,第十一或第十二女:表字“孟姜”,母韋貴妃,下嫁周道務。生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於永淳初年(公元682年),享年58歲。陪葬昭陵。

清河公主:名“敬”,表字“德賢”,母不明,下嫁程懷亮。生於武德七年(公元624年),卒於麟德元年(公元664年),享年41歲。陪葬昭陵。

蘭陵公主,第十九女:名“淑”,表字“麗貞”,母不明,下嫁竇懷悊。生年不詳,病逝於唐高宗顯慶三年(公元658年)八月。陪葬昭陵。

晉安公主:母不明,下嫁韋思安,又嫁楊仁輅,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安康公主:母不明,下嫁獨孤謀。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新興公主:母不明,下嫁長孫曦。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城陽公主:母長孫皇后,下嫁杜荷,又嫁薛瓘。生卒年不詳。陪葬昭陵。

高陽公主:母不明,下嫁房遺愛。生年不詳,薨於永徽四年二月。墓葬不詳。

金山公主:母不明,早薨。生卒年不詳。墓葬不詳。

晉陽公主:表字“明達”,母長孫皇后,未及下嫁。生卒年不詳,薨年十二。墓葬不詳。

常山公主:母不明,生卒年不詳。沒有下嫁。墓葬不詳。

新城公主:母長孫皇后,初嫁長孫詮,後嫁韋正矩。生年不詳,薨於龍朔三年。陪葬昭陵。

繼女

定襄縣主李氏,韋貴妃與前夫李孝珉所生之女,嫁阿史那忠。

出生年月爭議

據《貞觀政要》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丑,據《資治通鑑》[4]李世民的生日是十二月癸未,據《舊唐書》李世民生於隋開皇十八年十二月戊午(599年1月23日),因此李世民的生日應為十二月份。據《舊唐書》李世民卒年五十二歲,其弟李玄霸無考;據《新唐書》李世民卒年五十三歲,其弟李玄霸年十六歲死於隋大業十年(614年),則李玄霸生卒年為公元599-614年,而李世民生卒年為公元597-649年;李世民以十二月出生,李世民生卒年月為598年1月-649年7月,與李玄霸(599-614)為同母兄弟。《新唐書》推翻了《舊唐書》關於李世民的生卒年月,增加了李玄霸的生卒年,使李世民與李玄霸的生卒更可信。胡如雷著《李世民傳》即以《新唐書》為依據,考證李世民的出生年月為隋開皇十七年十二月戊午(598年1月28日)

軼事

觀史書己

貞觀九年十月,即李淵死後五個月,李世民第一次要求觀覽《起居注》,未遂。[5]

《貞觀政要·卷七·論文史第二十八》記載:貞觀十三年,褚遂良為諫議大夫,兼知太宗《起居注》。唐太宗欲查看起居注,褚遂良以“不聞帝王躬自觀史”為由拒絕了。唐太宗說:“朕有不善,卿必記耶?”褚遂良說:“臣職當載筆,何不書之?”黃門侍郎劉洎進言:“人君有過失,如日月之蝕,人皆見之。設令遂良不記,天下之人皆記之矣。”《舊唐書·褚遂良傳》和《資治通鑑·唐紀十二》也載有此事。

書法

李世民酷愛書法,其書法以隸書見長,並且酷愛書法名品《蘭亭序》(即《蘭亭集序》,王羲之書法珍品,王羲之的字十分多變,就一“之”字就有十數種變化之多),相傳當年某大臣見太宗似有鬱結難紓,問之原因,知道其欲得《蘭亭序》,於是便與辯才和尚(王羲之當年墨寶輾轉傳至其七世孫智永,智永出家為僧,又將墨寶傳予其弟子辯才和尚)鬥智最後終於為李世民獲得。而王羲之本願並不想《蘭亭序》落入君王之手成為陪葬品。但最後結果事與願違,《蘭亭序》最終成為唐太宗的陪葬品。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手書《溫泉銘》(局部)拓片

次年(640年),唐太宗再度要求看《起居注》,宰相房玄齡等人就刪減整理國史,撰寫成《高祖實錄》和《太宗實錄》各二十卷。當太宗見到“六月四日事,語多微文”——指史官對當年玄武門事變內容含糊其辭,多有隱諱文飾之語,太宗告訴房玄齡:不必替他遮遮掩掩,反正玄武門事件本來就是像“周公誅管、蔡,季友鴆叔牙”之義舉,目的是為了“安社稷、利萬民”,要求“削去浮詞,直書其事”。《資治通鑑·唐紀十三》亦有記載。

這一行為帶給史學考究極大困難,也遭到章太炎等學者指責:“太宗即立,懼於身後名,始以宰相監修國史,故兩朝《實錄》無信辭。

太宗懷鷂

唐代劉 《隋唐嘉話》載,太宗曾經飼養過一隻鷂,十分喜愛它,經常把它架在手臂上玩賞。一次看到魏徵前來奏事,就把鷂藏在了懷裡。魏徵看出端倪,彙報事情時就順勢向太宗講述古代帝王由於安逸享樂而亡國的故事,暗中勸諫太宗。魏徵奏事時故意拖了很久,鷂最終被捂死在了太宗懷裡。

武功

《大唐新語·卷一》載,太宗繼位後曾在苑囿內狩獵,一群野豬從森林中衝出。太宗舉弓四箭射殺了四隻,但還是有一頭雄野豬向馬匹直衝而來。吏部尚書唐儉慌忙下馬,與之搏鬥。太宗拔劍砍死野豬,笑著對唐儉說,“天策長史,不見上將擊賊耶?何懼之甚!”唐儉當即回答道:“漢祖以馬上得之,不以馬上理之。陛下以神武定四方,豈復逞雄心於一獸!”太宗覺得唐儉說得有理,於是停止了狩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