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圖:桑吉才讓

原標題:鑄山有展丨“筆尖上的修行”——桑吉才讓唐卡藝術展

文/王來文

有的藝術作品是養眼的,怡情而悅目。有的藝術作品是養心的,昇華精神淨化心靈,與宗教一般,唐卡藝術即屬後者。

唐卡,系藏文音譯,指用綵緞裝裱後懸掛供奉的宗教畫。是藏族文化中獨具特色的繪畫形式,也是中華民族繪畫藝術的珍品,具有鮮明的藏民族特點,特別具有濃郁的宗教色彩。唐卡採用明亮燦爛、金碧輝煌的色彩描繪神聖的佛陀世界,在顏料上採用金、銀、珍珠、瑪瑙、珊瑚、松石、孔雀石、硃砂等珍貴的礦物材料,間用些藏紅花、大黃、藍靛等植物為輔料,以示神聖。這些天然性材質保證了唐卡的色澤鮮豔,璀璨奪目,可經幾百年的歲月侵染仍色澤豔麗明亮。

唐卡的繪製要求嚴苛,程序複雜。繪製用時較長,短則數月,長則數年。

接觸和了解唐卡繪畫藝術是很早的,但具體時間無從記起了。前些年在與唐卡繪畫大師尼瑪澤仁先生的交往交流中請益頗多。視覺衝擊印象最深刻的是約八、九年前,京城的好友陪我到雍和宮參觀時。雍和宮曾是大清朝雍正帝和乾隆帝生活的地方,置身雍和宮,還能感受到散落在空氣中的皇家餘韻。陳列在雍和宮的宮藏唐卡藝術作品精緻無比,與殿中供奉的佛像雕塑交相輝映,雖穿梭幾百年了,仍金碧奪人。那幽幽的神秘氣質令人迷醉,散發出的莊重與神聖的宗教氣質,似一縷輕風掠過,頓覺目明神清。讓我自此對唐卡藝術更是心生恭敬,恭敬其藝術魅力,更恭敬唐卡繪製者宗教般的藝術信仰。

有了更多對唐卡藝術的感受,是在認識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畫師之後。初見桑吉才讓,他面帶吉相,一臉喜氣,微微一笑,三分可愛七分懇切,加之言辭誠懇動作憨態,頗是親切惹人,似故知。他是一位實誠厚道之人,無半點狡氣,亦無半點江湖氣,有的是一股西北漢子的英氣俠氣。桑吉很年輕,與他成熟的思想和處事相比對,有時不敢相信其年少的年輪。他平和穩重,不爭,不急,無一絲驕狂,天生帶著一股宗教行者的靜氣,淳樸中有激情有熱誠,樸實中含著智慧。他的純樸是本真的,純然天生,油然的散發,這種本真在當下萬眾趨利的世俗中尤顯珍貴。他身上有藏族藝術家的佛性,又有當下年輕藝術家的潮尚,是傳統藝術的修行者,也是當代的藝術行動者。

桑吉才讓出生在藏民家庭。身上藏民族的美德與品質依舊。作為當地著名的藏傳佛像雕塑家的兒子,桑吉才讓沒有子承父業從事佛像雕塑,然其父親的藝術基因在血液中遺傳,其通身上下湧動著與生俱來的藝術細胞。按藏民族的傳統,桑吉自小經謹嚴的儀式拜當地著名的唐卡大師夏吾才郎為師。夏吾才郎是藏區德高望重且影響力甚大的唐卡藝術大師,桑吉才讓跟隨夏吾才郎大師規範學習勉唐派唐卡繪畫。勉唐畫派是唐卡影響最廣的畫派之一,桑吉自小喝著醇正的唐卡母奶長大,是正宗道地的正脈傳承者。十足的正脈,正的如熨斗熨過。桑吉才讓對唐卡有使命有擔當,沒有如其師輩的唐卡畫家安守家園,他出師後不久即走出家園,走出藏區,先是在京城訪師問友,多方遊學,深研唐卡傳統,也不斷向內地繪畫藝術探奧,吸納當代繪畫當代造型藝術的養分,飽滿自己的唐卡藝術。

他在遊學中提高自己,也在遊學中傳播唐卡藝術,以自己的方式推動著唐卡藝術的流廣。而其對古代國畫中佛像的研究,更使他的唐卡作品有了份靜謐的文氣。他近幾年寓居古閩府地榕城,在小西湖旁築畫室“聖唐閣”,畫室不大,充滿濃濃的藏族風情,佈置雖簡樸但甚是用心,臨其境如置身一座藏傳佛教小寺。他安居雅室,吐納閩都文氣、吸呼閩學脈承,在海絲韻緒的愜意中涵養自己,讓小西湖的水氣滋潤作品的靈氣。桑吉作為唐卡畫師,始終保持著藏民族的生活與藝術方式,隱士般的生活,僧侶式的創作態度,這讓其保持著與世俗適當的距離,無疑也讓其作品保持一脈醇正與神性。他雖身在喧囂的鬧市,卻遠離俗務,醉心描繪著宗教題材,在宗教畫的創作中保持著心靈的自由與虔誠,保持心靈守望在靜謐的精神家園中,讓精神沉澱在藝術的樂園裡。 觀桑吉的唐卡作品,畫中佛像氣象莊嚴,智慧明澈,菩薩低眉慈悲,純金勾勒出的線條精緻綿力,軀體圓渾泰然,近看遠看都神采動人,神秘感人。面面玄虛,靜如止水,有幽玄之緲境。畫境幻化,是仙境亦神境。在作品前,那種純粹的美,美中靜穆的性靈,似心經,似蓮花經,能讓你我心靈頓時得以洗滌,得以靜化,得以放空。他對勉唐派中金卡和黑卡的探索極為用心,取得很好的藝術效果,大膽採用繁簡對比,取捨留空,但注意迴避激情,保持莊嚴境界的傳統基礎上有現代繪畫的餘韻。作為藏族藝術家,桑吉的唐卡畫風保持精嚴的傳統,度量經的程式,唱出神像的造型健康、結構嚴密;金箔銀貼與礦物色並重,吟出設色的莊重富麗;謹嚴的描線,圓潤而沉穩,彈出美的流動與節奏;修飾得體,渲染適宜,是佛與像的恰如其分,也是他對佛像藝術的那份恭心敬意。作品始終有著聖嚴肅穆的質感,流淌著宗教的神靈氣息,充盈著佛性氣場。他的敷色、用筆、起止、收束,始終不溫不火,精準到位,這不光是他畫技的本事,更是他的一種心靈脩為,一種澄澈寂靜的內心外化。

他近年醉心古閩沿海的民間信仰媽祖文化。花了七年時間用大精力傾心創作表現媽祖信仰的大幅唐卡作品《神昭海表》,是其用唐卡藝術語言表現福建民間信仰的探索佳作。此作品法度精嚴,用線工整流暢。背景吸引採用青綠山水畫法襯以民間花卉圖案,格外見出匠心。畫面富麗堂皇,又纖毫畢現,極盡工細。在保持唐卡的傳統美學元素外多了份民間性、純樸味,在莊嚴的神性中融入了溫馨的人性,有了份親切。在唐卡程式化要素裡,多了份個性和情緒色彩。這種探索不僅對其本人有意義,對唐卡藝術的拓展與豐富,不管是題材還是形式與語言都很有意義。探索唐卡表現漢族民間信仰,展露桑吉寬廣胸襟,也讓其藝術更多融入大眾匯入時代,言說唐卡的時代筋骨。從事藝術,不應繞開傳統,也不應避開當代,有傳統的歷史通道,就不飄浮,有當代的時代氣息,才知站在哪裡。桑吉深知此理,此作品體現出的也是此理。

若說傳統文人畫是感性的藝術,因情而抒,那唐卡藝術應屬理性藝術,神遇而跡化。文人畫是抒懷的,唐卡畫是匠心的。匠心方可獨造,才可神造。匠心是一種修行,一種藝術的修行,一種筆尖上的修行。

2017年二月底初稿於北京飛機上

2019年十二月修訂稿於福州

桑吉才讓介紹:

桑吉才讓,藏族,1988年生,青海黃南州人。中國少數民族美術促進會會員、青海省美術家協會會員、福建省民間文藝協會委員、福州市美協會會員、熱貢唐卡文化藝術協會理事以及同仁縣熱貢藝術協會會員。

8歲入室跟隨國家級工藝大師、張大千得意弟子、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夏吾才郎大師規範學習勉唐派唐卡繪畫,為其關門弟子,得夏吾才郎大師親傳。桑吉才讓從事唐卡繪畫20年來,多次獲得工藝美術大獎,繪畫作品遍及北京、上海、杭州及香港、臺灣、日本、美國等地,作品深受國內外文化藝術界、藏學界的高度評價和讚譽。

桑吉才讓對佛像的研究,使他的唐卡作品頗具靜謐的文氣。觀桑吉的唐卡作品,畫中佛像氣象莊嚴,智慧明澈,菩薩低眉慈悲,純金勾勒出的線條精緻綿力,軀體圓渾泰然,近看遠看都神采動人,神秘感人。2006年作品《釋迦牟尼(唐卡)》在第二屆熱貢藝術作品大匯展中榮獲三等獎,2007年作品《文殊菩薩》在“第五屆青海民族民間工藝美術品展”中榮獲“源羚杯”二等獎,2007年被青海省職業技能鑑定指導中疏評定為民間工藝(唐卡)製作高級職稱,2009年手繪唐卡作品《五部文殊》榮獲金獎,2010年12月獲得“熱貢藝人之家”榮譽稱號,2013年獲評同仁縣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獲評黃南州熱貢唐卡藝術代表性傳承人,2014年獲評青海省唐卡大師,2014年獲得青海省文學藝術獎,2015年作品《釋迦摩尼與十八羅漢》獲得全國民間工藝美術精品獎,2018年作品《文殊菩薩》入選意大利威金斯雙年展。(中國網消息策劃人林文彬報道)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釋迦牟尼十八羅漢。 113.5cm × 85.5cm 墨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三十五佛懺。 117cm × 77cm 彩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送子觀音。 79cm × 53cm 藍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桑吉才讓作畫。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三世佛——主佛釋迦牟尼佛。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密宗三枯主。 95cm × 72cm 金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普賢菩薩。 91cm × 63cm 彩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普賢菩薩。 70cm × 49cm 紅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自在觀音。 44cm × 33cm 墨唐

王來文:筆尖上的修行——唐卡藝術家桑吉才讓

文殊菩薩。 26cm × 19cm 藍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