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開篇|爭議比視頻本身更有意義

B站本意是為表達對青年優秀品格的肯定,勉勵當代青年要更加有自信、更加勇敢,卻在播出後不到48小時的時間裡,引發了許多90後年輕一代的集體反思與吐槽,簡直是青年精神的大型翻車現場。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翻車主要分為2大派:

1.部分網友認為若僅從商業廣告片角度去看待(事實上也就是廣告片),它的表現無疑是給當下頹靡的經濟提振,給人以信心;苦咖啡、酸豆角與環球旅行皆是生活的一部分,有當下也有憧憬。

2.更多的網友認為,看視頻時熱血沸騰,關掉網頁後彷彿掉入迷茫和自我否定之中:原來現實中的我竟然如此的狼狽。作為一名標準的新一代青年,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不存在那麼美好的社會,有的只是現實和辛酸。現在只是努力的活著,去掙扎那一點點的生存空間。這也是當下年輕人的現狀。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這部《後浪》視頻在一段高昂剪輯背景音樂+鏗將有力的言辭之後,大聲告訴我們“奔湧吧後浪”,卻很難給人精神存留的啟迪。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反觀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主人公作為十五歲的少年,勵志成為“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在經歷離家出走、精神遊離、自我醒悟的旅途後,毅然決定重返校園,積極面對生活,這一決定是充滿精神張力,是幸福溫存後的勇敢與堅定。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以下內容對《後浪》與《海邊的卡夫卡》作對比,圍繞“青年的迷茫和醒悟”主題展開分析。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破除社交怪圈的藩籬

《後浪》裡提到,“人與人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你們只憑相同的愛好就能結交千萬個值得幹杯的朋友”。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壁壘根本沒被打破,而是陷入了非常輕飄的怪圈之中:初識時,以相同的愛好結交,實則不過都是點頭之交,或者朋友圈點贊之交,最後變成安靜地躺著通訊錄裡的一個ID;wx聊天時一堆話說不完,見了面跟啞巴一樣,又是埋頭玩手機。

嗯,我就是這麼做的。

村上的《海邊的卡夫卡》主人公田村卡夫卡,4歲時被母親拋棄,很少跟父親交流,在學校打架,孤獨伴隨著他10多年,終於在15歲生日當天決定離家出走,到外面廣闊的天地,尋找新的溝通對象。遇到了櫻花、酒店客服、大島、佐伯,他都嘗試主動去溝通,表達需求,實現自我的突破。即使是當他獨自在深林裡的小屋獨住的那幾天,他也主動去搭建與自然界溝通的橋樑,並且在第二次進入森林、到達森林的中心時,遇到了想見的人,解開了心結,重返現實,並勇敢生活。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啟示:

當代的青年,受困於現實的壓力,正如網友評論“一個青年,從朝氣蓬勃到面目模糊,只有一個房貸的距離”,不得不考量“誰對我最優”原則,去選擇適合的朋友。但是啊少年,你看看田村卡夫卡,這個十五歲的少年,他沒網絡、沒有社交軟件,所以他認識的人極其有限,可是正因為這樣的侷限,才讓他願意把更多的精力與時間放在身邊遇到的每一個人身上。

因此,破除社交怪圈的藩籬,就是堅持“不濫交”和深交,減少“手機社交”,多去關心在乎你的朋友和家人。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無數渺小的思考填滿了人生:打翻村上的入口石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最近火爆的那首《點歌的人》唱到:“人這一生吶,就一堆堆坎坷,不做寂寞的奴隸,你不做孤獨的鬼”,可謂觸動人心。

關於孤獨,在村上的所有文學裡都有出現,在《海邊的卡夫卡》中,這位十五歲的少年,經歷了深到谷底的孤獨,因此出現了“靈魂出竅”、“精神互換”的怪誕現象,演繹了本我、自我與超我的,如分裂出了“一個名叫烏鴉的少年”、借用中田的身體而靈魂短暫交換的“互文”時空......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小小的十五歲少年,腦袋裡裝下了許多奇形怪狀的想法和本不是這個年紀應該有的關於文學、音樂及音樂家的討論。這是村上為田村卡夫卡尋找出路的嘗試,正如他在《海邊的卡夫卡》中譯文裡提到“之所以想寫少年, 是因為他們是‘可變’的存在, 他們的靈魂仍處於綿軟狀態而未固定於一個方向, 他們身上類似價值觀和生活方式那樣的因素尚未牢固確立。然而他們的身體正以迅猛的速度趨向成熟, 他們的精神在無邊的荒野中摸索自由、困惑和猶豫。我想把如此搖擺、蛻變的靈魂細緻入微地描繪在fiction這一容器之中, 藉此展現一個人的精神究竟將在怎樣的故事性中聚斂成形、由怎樣的波濤將其衝往怎樣的地帶。”

這位十五歲的少年,在森林獨立時空時間的入口石開啟時,及時進入;在入口石關閉前及時逃離,帶著母親的勸勉,重回屬於自己的現實世界。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許多人對B站《後浪》的感受是“爹味十足”的《後浪》,就是中年人獻給年輕人的大型油膩演講;資本為了迎合年輕受眾,用種種溢美之詞來打雞血,真實諂媚現場。一些社評更是一針見血:《後浪》的具體受眾是家庭條件良好或優越的,對於新事物的好奇和愛好,自由地接觸網絡並且玩轉其中的部分中國青年——在埃菲爾鐵塔下跳舞,穿著漢服周遊世界,在CBD商業區無懼他人目光cosplay......

一面是讓人心嚮往之的生活,一面是如何生存的問題,特別是疫情之下,面臨畢業的800萬畢業生,他們該怎麼辦?虛無式喊口號的高潮迭起,熱血爆棚的文案再加上激情澎湃的配樂,看完後,就覺得自己就是歷史河流中的一股巨浪,誓要壓倒東風和前浪的氣勢,終究抵擋不住早上的煎餅果子要不要多加一個雞蛋的生活壓力。

啟示:

要避免“全篇金句迭出句句善意,其實不過就是朋友圈的裝修材料”,或許可以參考村上給田村卡夫卡設計的出路:想好了要幹嘛,就要果斷,不必懼於自身無知被他人嘲笑;別讓瑣事的小確幸,佔據了一天中太多的時光。要在入口石關閉前,努力去探知、去感受,然後變得勇敢,也讓自己成為田村卡夫卡式的頑強的青年。

魯迅也曾有段話是這麼說的: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再談自我的分裂與彌合

朱道衛在《中國大陸村上春樹研究述評》裡也曾總結過村上春樹小說的三大慣常性主題:青 春——煩惱&迷失——找尋&分裂———異化。田村卡夫卡是一個剛滿15週歲的少年,15歲是一個具有徘徊性的年齡, 身體和精神都處於不穩定的敏感狀態, 內心和現實極易產生衝突, 從而產生自我的分裂。面對著現實世界的種種不接受和自我感受到的深深的孤獨, 15歲的少年極有可能被現實撕裂或因自我的封閉而分裂, 也有可能抵抗住種種力量而實現自我的統一。


因而村上從卡夫卡身上演化出了“一個名叫烏鴉的少年”形象,以獨有的溫柔與堅定,始終陪伴著卡夫卡,防止他誤入極端、從一個極端誤入另一個極端。之後,卡夫卡對徹底地實現靈肉分裂從而留在森林世界,與走出森林實現自我的統一, 是猶豫不決的,。在這樣的關鍵時刻, 佐伯再次堅定地叮囑“我希望你返回, 希望你在那裡”,卡夫卡他最終選擇了返回現實, 從分裂地帶走回彌合之後的自我統一。

而《後浪》儘管在片尾說到“和1.3億B站年輕人一起,表達自我,擁抱世界”,卻是建立在“多數青年人心之嚮往而很難實現的悠哉生活,與殘酷競爭社會機制下生存都成問題”的2大極端之上,給青年人造成了極大地困擾,本能地懷疑“這視頻在扯什麼玩意”、“這種生活我不配”等等,巨大的貧富差距,讓他們甘心於佛系過苦日子,容易出現自我的分裂。

刷屏的“後浪”與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青年的迷茫和醒悟


啟示:

我們應該注意青年人的思想包袱與狀態,別戴高帽子,別用讓他們感覺到了生理性的不適的指責還是誇讚。借用村上春樹“自我的分裂與彌合”,及時地、深入地為青年人提供能用的、接地氣的ideas,卸下包袱,完成自我覺醒,充滿自信面對自己的人生,一如田村卡夫卡重返現實生活的內心表達:


車過名古屋時下起了雨。我看著在發暗的玻璃窗上劃線的雨珠。如此說來,出東京時也好像下雨來著。我想著在各種地方下的雨:下在森林中的雨,下在海面上的雨,下在高速公路上的雨,下在圖書館上的雨,下在世界邊緣的雨。

我閉目閤眼,釋放身體的力氣,緩鬆緊張的肌肉,傾聽列車單調的聲響。一行淚水幾乎毫無先兆地流淌下來,給臉頰以溫暖的感觸。它從眼睛裡溢出,順著臉頰淌到嘴角停住,在那裡慢慢乾涸。不要緊的,我對自己說,僅僅一行。我甚至覺得那不是自己的淚水,而是打在車窗上的雨的一部分。我做了正確的事情麼?

“你做了正確的事情。”叫烏鴉的少年說,“你做了最為正確的事情。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做得你那麼好。畢竟你是現實世界上最頑強的十五歲少年。”

“可是我還沒弄明白活著的意義。”我說。

“看畫,”他說,“聽風的聲音。”

我點頭。

“這你能辦到。”

我點頭。

“最好先睡一覺。”叫烏鴉的少年說,“一覺醒來時,你將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

不久,你睡了。一覺醒來時,你將成為新世界的一部分。


此段來源村上春樹《海邊的卡夫卡》結尾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