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恋爱也套路

今天无意间读了一篇诗经,诗名《静女》,现已被诗词吸引,深深地体会到了古诗之美,读完颇有感触,先上原文

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⑴,俟我于城隅⑵。爱而不见⑶,搔首踟蹰⑷。

静女其娈⑸,贻我彤管⑹。彤管有炜⑺,说怿女美⑻。

自牧归荑⑼,洵美且异⑽。匪女之为美⑾,美人之贻⑿。

词句注释

⑴静女:贞静娴雅之女。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静当读靖,谓善女,犹云淑女、硕女也。”姝(shū):美好

⑵俟(sì):等待,此处指约好地方等待。城隅:城角隐蔽处,一说城角楼

⑶爱: 隐蔽,躲藏。

⑷踟(chí)蹰(chú):徘徊不定。

⑸娈(luán):美好的样子

⑹贻(yí):赠。彤管:不详何物。一说红管的笔,一说和荑应是一物。有的植物初生时或者才发芽不久时呈红色,不仅颜色鲜亮,有的还可吃。如是此意,就与下文的“荑”同类。但是也可能是指涂了红颜色的管状乐器等。

⑺有:形容词词头。炜(wěi):红光,鲜艳亮丽。

⑻说(yuè)怿(yì):喜悦。女(rǔ):汝,你,指彤管

⑼牧:野外。归:借作“馈”,赠。荑(tí):白茅,茅之始生也。象征婚媾。

⑽洵美且异:确实美得特别。洵:实在,诚然。异:特殊。

⑾匪:非。

⑿贻:赠与。

白话译文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

读完之后顿觉大开眼界,原来古人也不是一面不见就结婚,婚姻自由也不是近现代才有,不排除诗中描写的是个例,但是无风不起浪,诗中描写应该是真实存在的。读到爱而不见的时候感触最深,这不就是现在女孩谈恋爱时的标准动作么,才知道这优良传统早在2700多年前就有了,也不知道当初哪位诗人写下的这篇大作,如果让他知道现在爱恋的繁杂过程会不会哭笑不得,会不会也为现在的男同胞感到无奈。

照原文,彤管比荑草要贵重的多,但男主人公对受赠的彤管只是说了句“彤管有炜”,仅仅是说它好看,而对受赠的普通荑草却大加赞赏“洵美且异”,喜欢的已经不是荑草的外观,而是荑草的来处,是她亲手采来的,意义深远,远比彤管更见深情。送荑草则代表了拥有那种超脱物质的高尚的爱情的欢喜。结尾“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两句最是点睛之笔,对恋人赠物的“爱屋及乌”真是太过真实啊。

虽然经过这几千年的发展,恋爱终于自成体系,由简至繁,但最终也没有逃过诗人的描写,我一直觉得最后两句堪称经典。不是荑草长得美,而是因为这荑草是你送给我的,简直太过分了啊,只能说在下甘拜下风。诗人的套路一直流行至今,难道真的是自古套路得人心?我觉得往后应该也不会改变,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望洋兴叹,文采更是望尘莫及啊,读完之后那优美的意境,和谐的画面一直萦绕在脑间,仿佛就在眼前一样。在这也祝福所有有情人终成眷属。

说到这突然发现有些东西可能真的是永恒的,这一刻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永恒,能成为永恒的必然是生活无法离开的东西,因为无法离开,所以就成了永恒。就像爱情、亲情,时间能改变的只有表面的形式,本质可能一直都没有改变过。这或许就是很多人都说有些事要用心来看才能看清的原因吧。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如有不同意见我们可以一起交流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