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人物名片】鄭家祥,男,1940年出生於成都。1960年畢業於成都電訊工程學院(電子科技大學前身)無線電技術系,曾赴英國伯明翰大學作訪問學者。1988年8月起,鄭教授先後任電子科技大學管理工程系(現經濟與管理學院前身)系主任、管理學院院長、電子科技大學學位與學術委員會委員、MBA導師組組長等職。他是中國電子學會工業工程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電子企業管理協會常務理事, 四川省電子學會管理工程專委會主任委員,四川省諮詢業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管理學理論與應用、現代工業工程、電子商品學、企業文化、組織行為學、戰略管理、市場營銷等教學與科研工作,並先後到日本及美國的高等學校、企業、研究機構進行訪問與講學。曾受聘為京東方集團高級顧問、研修學院院長及省內外多個企業顧問。出版著作五部,其中全國統編教材三部、專著一部、譯著(合譯)一部。發表論文多篇。主持及參與的多項科研任務中,一項獲原電子工業部科技成果三等獎,一項獲四川省軟件成果一等獎。成都市優秀教師。


今年我剛好年屆八十,一躍而成為一個標準的“80後”,又或者可以稱為杖朝或耄耋。驀然回首,卻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的感慨,不知不覺,我在成電已歷甲子又四年矣。昔日往事,歷歷在目,仿如眼前。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我的從軍夢:結緣成電

我出生在戰火紛飛的1940年,童年的許多回憶始終在眼前縈繞:跟隨父母為躲避日機轟炸跑警報、日寇炸彈落我家、班主任流著淚帶領我們高唱“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騎在父親肩上參加成都市慶祝抗戰勝利大聯歡……“落後捱打、投筆從戎”,成了童年最深刻的記憶和理想。

1952年春天,我在成都市立男子中學(後更名成都八中)就讀,部隊來學校招兵,看著班上一些大同學參軍非常羨慕,奈何年齡不夠深以為憾。1954年,空軍又來學校招飛行員,我被推選參加體檢,一直到最後一關,因體重不達標被淘汰,心裡抱恨不已。1956年3月,在四川日報看到將在成都新建一所無線電工業大學——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的報道,從隱隱約約中感覺到學校有一定的軍事性質,我和同學們都特別興奮,充滿了好奇和嚮往。一天,我和老母親及姐姐一道步行一個多小時專門到成電建設工地,望著那在一片田野中聳立的教學大樓及火熱的施工場景,心中充滿著激情。填寫高考志願時,我的前三個志願全填了成都電訊工程學院。1956年9月,我和班上十名同學來成電報到,同學笑稱十大哥。我的從軍夢也因為我來到成電這所準軍事院校畫上一個句號。不曾想,我的一生就和成電聯繫在一起了。

清貧艱苦的生活、勤奮刻苦的學習、頻繁的政治和社會活動構成了五十年代成電大學生活的主旋律。建校初期的成電,泥濘的道路、寄住工廠宿舍的吵鬧環境、席地而坐的階梯教室、站著吃飯的草棚食堂、艱苦的建校勞動、參加抗洪救災、搶收搶種等等,生活清貧而艱苦,但很少聽到有抱怨聲,因為我們都很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儘管如此,我們的業餘生活卻豐富多彩:學校成立了各種球隊、體操隊、舞蹈隊、管絃樂隊、合唱團等。我是成電首屆大學生合唱團團員,唱男低音。1956年底,我們參加成都市紀念“12.9”大學生合唱比賽,賽前那天晚上,吳立人院長來到教工食堂三樓訓練場地為我們壯行,他幽默而風趣地說:“這是成電第一次在成都市亮相,這一炮一定要打響,要讓成都市的姑娘們找對象都要找成電的!”,隨後發出一陣爽朗的笑聲。第二天晚上,我們在成都紅照壁禮堂舉行的比賽中,以飽滿的熱情和宏偉的氣勢完美地演唱了《在太行山上》和《保衛黃河》兩首歌曲,加上成電管絃樂隊的助陣,終於贏得了比賽冠軍!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條件多麼艱苦,成電的學習風氣一直非常濃厚,同學們十分刻苦。當時,學校採用蘇聯教學模式,使用蘇聯教材,工科試行五年制,總學時達3600,有27門課,每週40學時的高負荷。

一年級上期的主要課程是高等數學。擔任主講的唐建南老師,他用熱情洋溢的廣東普通話把看似枯燥的數學講得生動活潑、引人入勝。擔任輔導的年輕老師蘇龍,在習題課中鼓勵同學提出不同的觀點,甚至上臺和他辯論解題的不同思路。數學課考試時,又採取筆試加口試的方式,特別是在口試時,老師臨時出一題,不僅當面看你如何解題,還問你是如何思考的,有沒有更好的解法等等。成電的數學課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並影響到我以後幾十年的教學工作。這或許就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吧。

每天晚飯後,我們回到校外的工廠宿舍,匆忙收拾好書包便離開吵鬧的住處,我們十大哥相約來到學校主樓東111教室上晚自習。每天四件事:一是複習當天的課程,二是完成當天的作業,三是預習第二天的課程,四是解題練習,我們不僅要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還主動做大量的練習題,微分還沒講完,我們已開始做積分的題。甚至把當時蘇聯綜合大學斯米爾洛夫編的《高等數學》借來集體自學。數學成了我們最大的樂趣,每天晚上十一點前很少離開自習室。到大三以後,進入專業課學習階段,學校安排我們邊學習邊參加教研室的科研及實驗室建設等工作,當時我和一部分同學在專業課老師指導下負責寬帶電子示波器的研製,這對我們深入理解專業知識、培養實際操作本領起到很大的作用,也為以後參加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礎。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鄭家祥成都電訊工程學院畢業照

成電特別重視對學生實際動手能力的培養。在一年級安排的金工課中,我們學會了鑄造、鉗工、以及車、銑、鉋、磨、鑽、鏜等各種機床的使用,最後還完成一臺手搖絞肉機的製造。到高年級,又分別安排了到工廠、研究所去進行生產實習、專業實習以及為期半年的畢業實習與畢業設計。

四次變動:成長在成電

1960年初,上四年級時,領導找我去談話,說是工作需要,要提前畢業留校在電子測量專業當老師。誰知不到三個月,又奉命調去電子元器件系(三系)工作,系主任兼半導體器件教研室(302教研室)主任毛均業教授接見了我。毛先生原來是國內電報學著名專家。我的任務是建設實驗室:負責研製一批高頻電壓表,從電路與機械結構設計、工藝、製作、組裝、校準均一人按期完成並交付使用,以後又完成了超聲波晶體切割機的設計以及指導四年級學生的晶體管微波測試實驗,此外,還要進修《量子力學》、《半導體物理》、《晶體管電路》等課程,這一年,由於前輩的指導,紮實的基礎和一系列實踐鍛鍊的積累,獨立工作能力、實際動手能力、再學習能力等得到全面的鍛鍊與考驗。特別難忘的是,在主樓中二樓的半導體電路實驗室修儀器時,見到了前來視察的國防科委主任聶榮臻元帥。

1961年7月,我又從三系半導體器件專業調回一系電子儀器與測量技術專業,給錢含光老師當助教。期末,錢老師因生孩子回上海,我被臨時指定接替錢老師的課並在一個多月後為1963屆測量專業本科生講授《無線電測量技術》。依靠自己的刻苦努力和前輩老師的幫助指導,終於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以後又為65屆、66屆、77屆測量專業本科生和幾屆非測量專業學生教授《電子測量》課。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鄭家祥給學生授課

印象特別深的一件事是:1966到1976的十年動亂時期,學校停課、工廠癱瘓。1970年,電子部決定在708廠(南光機器廠)成立“電子束曝光機”科研攻關組, 708廠技術科孫科長任組長,我任副組長。還有四川大學的兩位老師參加。分為真空(電子顯微鏡)、機械、計算機、電路四個小組。成電參加的老師有劉錦德、周錫齡、林耀基、林錦藻、廖品霖、鄭家祥、何緒芃等(還有兩位姓袁和姓葉的女老師,記不清名字了)。開始時,彼此還不熟悉,每個人的習慣、工作方式不一樣,學校老師對工廠的工作流程還不太清楚……。經過大約一年時間的溝通、磨合、協調,攻關組的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特別到整機聯調時,由於白天電壓很不穩定,都安排在半夜12點到黎明進行。考慮到交通和安全問題,規定每晚只是參加調試的那一組人員來,但幾乎每次都有其他組的人來幫助做些配合及協調工作。那時,在大家心中,不僅要完成自己組的工作,還關心和幫助其他組完成任務。一次,我在調試信號通道時,發現電路有自激現象,就自言自語說:看來要加個屏蔽盒。旁邊負責整機機械結構的王師傅馬上問我有什麼具體要求,不到20分鐘,一隻屏蔽盒就送到我的手中。王師傅是八級師傅,每次聯調他都要來,看看有什麼可幫忙的,實在沒有事,他就去食堂想辦法給大家搞點稀飯饅頭。多年以後,我到管理工程系做系主任時,才領悟到,這不就是管理學中研究的團隊精神嗎?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鄭家祥在實驗室工作

1982年9月,領導又調我輔佐樑子楠教授成立電子電路實驗教研室,任務是開設獨立的電子電路實驗課,提升實驗課水平,加強學生分析與處理問題能力的訓練。這個新成立的教研室,雲集了當時系裡在實驗技能方面最優秀的一批教師,包括樑子楠、龍方潔、譚文輝、方炳成、候昌乾、張孝成、濮莉莉等。由樑子楠老師任教研室主任,龍方潔、譚文輝和我任副主任。經過全室人員的共同努力,在獨立設課、編寫教材、試行讓學生自己擬定實驗方案、實行啟發式教學、重視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讓學生參加小功率視頻發射器產品的製作與調試、在長虹14吋彩色電視機的電路板上自擬方案完成指定參數的測定和排除故障、培訓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實際技能大賽等等,都取得了許多有意義的創新性成果。我還把自己多年來積累的資料整理成一本專著《電子實驗教程》,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發行。

1985年至1988年,我作為張世箕老師的助手,先後擔任無線電技術系和自動化系副系主任。

1985年,我和系總支書記王永康以及楊元良老師一起,赴昆明軍區,籌建了成電昆明分部;1986年,參加了成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的籌建,同張世箕、周光湖等老師去華西醫科大學調研並與川醫曹院長座談,受到很多啟發,落實了成電生物醫學工程專業低年級學生學習醫學類課程的方式。這是成電最早對跨學科複合型人才培養的成功探索。同年,我又在張世箕老師領導下,與王永康、周立峰、張葆成一起,負責籌建了自動化系(自動化工程學院前身)。

我的老師:育我者成電

前三次變動,歷時近三十年,在很多前輩的言傳身教,潛移默化影響下,我從一名青年教師成長為教學骨幹,成電文化也通過我們一代代傳承下去。我感到幸運的是成電有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師而我也有幸遇到。特別是1963年馮秉銓教授來成都在錦江禮堂為青年教師作的教學藝術講座,林為幹老師高屋建瓴的《電磁場理論》、《微波技術》等課程的啟迪,顧德仁老師為我們做的關於脈衝電路的總結以及張世箕老師高超的講課藝術等,給我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是我教師生涯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

當時,學校實行導師制,每個青年教師都會得到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先生在業務、進修等方面的悉心指導。特別難忘的是我的導師張世箕教授。下面僅舉幾點以表緬懷……

通宵達旦的拼命三郎。張老師多年養成從午夜開始直到凌晨潛心專研的習慣,人稱拼命三郎。他常對我說,到了半夜兩點,各種雜事已去,正是研究問題效率最高的時候。在他影響下,我也養成深夜攻讀的習慣,體驗著“兩點鐘峰值效應”的靈感。如今想來,熬夜未必最佳,但年輕時必須要有拼命精神,尤其是在克難攻堅的時候。

科技弄潮人。張老師對前沿科學與創新非常敏感,對電子測量學科的發展動態極為關注,並率先應用於他的科研與教學中。例如關於非正態分佈誤差理論、頻域測試、自動測試系統、IEC關於計量環境的新標準……等,他都及時在對外學術講座、科研、專業課教學中最先提出,並很快開設出全新的課程,從而保持了成電在本學科始終的領先地位。

重視實踐。張老師不僅重視理論的研究,還特別重視對電子產品的結構與工藝等實踐知識的探索、總結與提升。尤其在高頻段時,各種干擾、噪聲對電子設備及測量儀器的影響如何消除、減小並作定量的估計等,他都有很多獨到的見解,這對於我以後專門從事電子電路實驗教學工作有很多啟發與幫助。

注重對青年教師的培養與重用。當時,測量專業就是一個教研室,下設電子測量技術、電子測量儀器、電子電路、微波測量四個專業小組,張老師分別對陳杰美、古天祥、楊安祿和我等四位56屆的年輕教師委以重任,讓我們分別擔任教學組長。剛參加工作,每次上課前,我的備課筆記,他都要仔細看,並提出很多建議。教學小組會上,他也常常給大家傳授教學經驗。改革開放後,國家組織各高校進行教材統編工作,張老師把這一重要任務也都交由我們年輕老師來完成,他在幕後做學術支撐。第一部電子測量專業使用的全國統編教材《電子測量原理》由我和陸玉新編著,《電子測量實驗教程》由我和南工張老師編著,《電子測量儀器》由陳杰美、錢學濟編著,《電子電路》由古天祥編著,《微波測量》由郭戍生、楊安祿編著。第一部非測量專業使用的全國統編教材《電子測量基礎》由我和付崇倫編著。

高超的教學藝術。張老師講課時,思路清晰,語言簡練而生動,對板書、標題、圖表的位置、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引導學生、如何舉例、如何從學生的表情判斷講課效果等都有悉心的研究和豐富的經驗,甚至連如何運用手勢以及著裝都有講究。我在任他的助教時,曾非常詳細地記錄下他每節課的講課細節。可惜那本聽課筆記“文革”初期被“造反派”搜去至今未還。

此外,張老師深厚的外語功底與縱覽全局的學術視野,酷愛音樂,喜歡拉小提琴,隨時保持整潔的著裝......都讓我敬佩不已。1994年,先生終因積勞成疾,不幸早逝。他留下的精神財富,一直鞭策著我成長成熟……

我的管理之路:結果在成電

1988年8月,我從英國做訪問學者回來,繼續作為張世箕老師助手擔任自動化系副系主任。一天,劉盛綱校長找我談話,先介紹了我校管理工程系的情況和問題,然後宣佈學校決定調我去管理工程系作系主任。這是我第四次工作變動。當時我只想到,自己是黨和人民培養的,一切服從組織安排,就很快答應了。事後靜下來才感到新任務的分量與艱鉅。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在英國訪學期間留影

管理工程系在前兩任系主任張宏基教授和黃錫滋教授的領導下歷經六年建設,已初具規模。受命後,我先做了兩項準備工作:一是從管理工程系資料室借來一大摞有關管理學科的教材、歷史文件,沒日沒夜的學習、瞭解,二是逐一找老師、工作人員、原領導班子成員交談,聽取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逐步梳理出下一步的工作步驟。十多年來,我的工作思路和舉措大體如下:

第一,明確使命。為什麼要在成電這樣一所工科院校成立管理工程系?對國民經濟建設和學校發展意義何在?我經過調查、學習與思考,深刻感受到當時我國不僅科技落後,管理更落後的嚴峻現實。為了讓全系教師統一認識、增強信心、明確使命,我先在當時東院學生住房區向學校爭取到兩排平房,把前後加上圍牆,安上鐵門,算是有了一個家,大家戲稱“第九生產隊”。再請工人在進門的空地上修一面作為照壁的牆,牆上醒目地寫上曼哈頓工程總指揮奧本·哈默教授的名言:“使科學技術真正發展的,是科學的組織與管理”,時刻提醒全系教師實行現代化管理及培養現代化管理人才的重要性與迫切性,並且在各種場合反覆強調管理的重要性。經過幾年努力,人心逐步穩定,辦學條件逐步改善,教學質量明顯提高,教職工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第九生產隊”原管理工程系東院舊址

第二,抓住核心。管理學與以前我從事的技術科學有很大的差別。其核心在於管理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要研究它的科學性,就要綜合運用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各種手段探索其體系與規律,不斷提升管理學的學術水平;要深刻理解其藝術性,就必須密切聯繫企業與社會實際,以此來提升實際的管理能力。二者要並重。我發現,當時的管理工程系,很多老師,特別是年輕老師,他們給學生講了很多很好的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而自己從未參與過實際的管理工作。不瞭解書本上的管理與實際中的管理有什麼差別?如何解決?工科專業有實驗室,管理學的實驗室在哪裡?為此,我在全系提出一句口號:管理學的土壤與生命力在實踐中。並鼓勵老師在不影響教學科研任務的前提下,多到企業去深入調查、參與企業管理活動。我自己以後更是利用一切機會,特別是假期深入到國內幾十家企業做調研,帶領老師和學生到企業作戰略策劃、市場分析等。特別是前管理工程系副系主任戚應軒老師,長期堅持深入企業,幫助紅光電子管廠提升現代化管理水平取得顯著成績,在講課中理論聯繫實際,受到學生普遍歡迎。我們還組織系領導和老師去長虹廠考察,與倪潤峰廠長座談管理經驗。倪潤峰發表的“全目標雙饋管理法”論文,強調了大多數管理者不太重視的事前控制(即人們以後常提到的“預案”、“備胎”),並有一系列的實施、檢查與保障措施,當時彩電廠家競爭十分激烈,上游零部件特別是顯像管的供應是爭奪的焦點。倪潤峰雙饋管理法的實施,確保了長虹廠供應鏈的暢通。這對我啟發很大,在以後我為研究生講授《企業管理工程學》時,我常把它作為研討環節的實例。以後,我在擔任四川省電子學會管理工程分會主任委員,負責企業論文的評審時,評委們一致決定把倪潤峰的這篇論文評為一等獎。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學院發展討論會

第三,突出特色。當時,全國綜合性大學、財經類大學及工科類大學都分別設有管理類專業。電子科大的管理專業必須有自己的特色與優勢才具有競爭力和不可替代性。為此,我從以下幾個方面做了努力:首先利用自己電子技術學科的優勢,開設了《電子產品的商品特性》課,從價值工程角度介紹電子產品到電子商品的演化、電子產品的基本原理、主要技術指標、代表性品牌、生產企業及其特色、國內外市場競爭格局、產品技術發展趨勢等等。這門課很受學生歡迎。其次鼓勵教師逐步將IT觀念、技術、手段融合到教學與科研中。三是加強信息與工程技術、實際案例、應用數學的融合及交互式教學活動。通過幾年探索,我在教學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包括講授(Lecture)、研討(Seminar)、案例(Case)、小論文(Paper)幾個教學環節相互配合的“LSCP教學法”。並在為研究生開設的《企業管理工程學》、《現代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等課中得到很好的體現,其中的案例,儘可能用自己親身經歷、參與、實際調研所得。四是辦出二學位的特色與優勢,努力培養一批具有複合型知識結構、深受企業歡迎的新型管理人才。五是廣泛合作,積極借鑑。一方面加強與國內外企業、研究所、高校的聯繫與合作,舉辦各類在職研究生班;另一方面分批派老師出國留學深造,同時邀請美國、日本的管理專家來校講學。六是成功申辦MBA。當時全國已有26所高校取得MBA辦學權。由於我們之前在辦學特色方面,特別是IT學科與管理學科的相互結合取得的成功經驗以及學校強大的IT背景給我們的支撐,加上我在負責這項工作時,在幾位副院長的共同努力下,精心準備申報材料、幾次到主管部門詳細介紹我們的優勢與特色,認真組織答辯等等。終於從1998年起,取得全國第三批MBA辦學資格,為管理學院下一步發展開闢了一條新的途徑。

第四,建設隊伍。初期的管理工程系,不足50名教師,一部分是從學校其它技術類專業轉型來管理工程系的中、老年教師,還有一批是管理與經濟類專業科班出身的年輕老師。經過一系列的磨合調整,初期的管理學院領導班子裡由我任系主任、院長,王明止任副主任、副院長,以後在年輕人中提拔唐小我、姜德明、韓軼任副院長。使領導班子更加充滿活力與凝聚力。在領導班子內,我們又建立了一套分工負責、相互協作、對內民主、對外一致的工作制度。尤其是唐小我教授在學術上的成就和對科研的執著,推動了學院科研水平的提升和學科點的申報等工作。韓軼教授思想敏銳,善於溝通,教學效果優秀,對改進和提升學院的教學工作發揮了積極的引導作用。我剛到管理工程系時,還兼任系總支書記。為了提高黨組織的戰鬥力和接受群眾的監督,我在全院黨員大會上提出了“第一身份”的觀點,即:不管我們是教授、領導、做過什麼貢獻,我們的第一身份永遠是共產黨員。1989年後,原來任命的總支書記陳偉才從講師團回來開始走馬上任,一年後他離開時,梁和生任書記,黨政密切配合,極大地推動了管理工程系的發展。1992年,成立管理學院,發展上了一個新臺階。

我特別感謝的是比我小一輪的管理學院副院長姜德明老師,他對管理學院的歷史十分清楚且記憶力驚人,工作踏實認真,為人謙和,是學院的好管家,是幫助我最大的朋友和助手,是他幫我分擔了行政方面的許多繁瑣事務。還有總支書記趙壁全,深受學生喜愛,被同學親切稱為趙指導,由於他艱苦細緻的工作,確保了學生的安定團結和學院各項目標的實現。在師資方面,兩次破格晉升副教授和教授的唐小我、銀路,學術造詣很高的曾勇、知識淵博的李世明、勇於進取的韓軼、講課藝術精深的陳宏等都迅速地成長起來,成為年輕的學術骨幹。正是這批年輕的學術帶頭人,加上老教師的引領、輔佐和支持,在我退休後,繼續把管理學院(後更名為經管學院)引領到更高的發展水平,取得了一系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現已有兩個博士點及博士後流動站、三個碩士點以及MBA、IDMgt、IMBA等授予權。特別令我感觸的是,在我當院長時,成天夢想的學院大樓,終於在我的繼任者手中得以實現。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與同事、學生們在一起

在我四十年的學校從教經歷中,先後教過的學生上千人,指導的碩士研究生二十餘名,很多的後來者都超過了我,他們為國家和世界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其中包括在管理學院時我的研究生,他們之中有:京東方創始人、被譽為中國液晶之父的王東昇,中芯國際董事長、前電子部總經濟師周子學,創維集團董事局主席賴偉德、中電集團(CETC)常務副總經理胡衛東、中國工信出版集團總經理朱師君、西昌學院院長賀盛瑜、電子科大黨委副書記羅佳慧、靳敏等以及二學位班學生鴻山達(天津)融資租賃公司及北京鴻山泰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東陽商會會長張旭明。此外,還包括在無線電技術系時我曾擔任班主任、講授專業課的7713班集體,他們之中出了許多包括美國高通公司技術總監張揚、國營旭光公司副總工程師趙猛奮、國家廣電總局科研院副院長高少軍、安捷倫公司HR總監盧開宇、電子科大前副校長馬爭等傑出人才。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與京東方董事長王東昇留影

我的退休生活:根植在成電

2000年退休後,從2002年至2009年,我應聘為京東方管理學家,先後擔任京東方科技集團顧問、管理開發中心主任、研修學院院長等職,歷時八年,親身見證了京東方從虧損、迷茫、拼搏、鳳凰涅槃、一直到成為顯示領域世界級領先企業的波瀾壯闊的歷程,親身感悟到以王東昇為代表的企業家艱難曲折、可歌可泣的心路歷程,深切體會到管理科學一旦與企業實踐緊密結合,就會產生巨大的生產力與創造力。八年期間,我曾參與過京東方的高層戰略決策,為京東方的高中層幹部及中方、日方、韓方管理人員進行現代化管理與企業文化培訓,總結提煉了京東方十多年的成長經驗,主編和參編了《理想之路》(2003及2008年版)、《京東方集團經營管理模式》、《京東方企業識別系統》、《企業國際化手冊》䓁企業書籍。此外,還參與了京東方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實踐活動。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主編和參編的著作

退休後,還擔任過電子部經調司企業項目申請評審專家以及託普學院、置信培訓學院的顧問及常務副院長,主要從事企業員工培訓和企業文化的建設與實施。


從1960年20歲成電畢業留校當教師,到2000年60歲退休,站在成電的講臺上風風雨雨四十年,成電的傳統、文化、作風與精神,在我們這一代人身上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退休後的二十餘年,仍然在從教。只是在人才培養的崗位上,從一個企業到另一個企業。最後,又回到了母校《成電故事》的講臺上。而成電精神始終牢記於心。

紮根成電64年,王東昇、周子學都是他的學生!

退休生活剪影

從十六歲的懵懂少年到八十歲的耄耋老人,我始終生活在成電這片故土上。作為一名忠誠於教育事業的老教師,這輩子沒有什麼優秀的業績,只有勤奮的耕耘。希望我們的後來者們,不僅要在學術、事業上超過我們,還要在傳承成電文化、繼承發揚成電精神方面超過我們,並不斷注入新的內涵,讓成電精神永放光芒,為中華民族的振興做出更大的貢獻。

文:成電拾光工作室學生記者 陳浩亮 陳思芹 指導老師:長江

編輯:何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