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名著,為何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了“爛尾”?

吳曉普


關於《三國演義》本身的藝術成就網上已經有很多介紹了,這裡我想不需要再來重複了。那麼,這麼經典的一部古典名著,為什麼會有人覺得後期出現了“爛尾”的情況呢?


大鍋故國神遊對這個問題有一些自己的看法,現在就在這裡和大家來一起聊聊這個問題。


一、《三國演義》確實有“爛尾”的情況


這裡之所以要把“爛尾”打上一個引號,代表《三國演義》並不是真正的“爛尾”。只是說,如果從“複述歷史”這個角度來講,《三國演義》確實存在詳略分配“嚴重失衡”的情況。


《三國演義》從東漢末年漢桓帝宦官擅政講起,然後直接就進入了漢靈帝光和七年(184年)的黃巾起義。其實這中間還有長達十五年的時間,而且在這十五年裡又發生了對三國影響巨大的兩次“黨錮之禍”,我們都知道導致東漢王朝滅亡的主要社會力量其實就是清流派知識階層和官員,而小說中一句“桓帝禁錮善類”就將這段非常重要的歷史一筆帶過了。而這和《三國演義》處理蜀漢滅亡後的曹魏、東吳故事的手法是如出一轍的。

《三國演義》一共120回,差不多用了105回寫了從漢末到蜀漢建興十二年,諸葛亮病逝五丈原這50年左右的歷史,另外50年左右著墨不過15回。這其中,赤壁之戰是最為濃墨重彩的一段,羅貫中用了7回之多來表現這場戰爭,塑造了驕橫多疑的曹操,迂腐可笑的魯肅,氣量狹小的周瑜,當然最重要的是塑造了足智多謀的諸葛亮形象。


與此形成最鮮明對比的是,曹魏後期政局中影響巨大的“淮南三叛”的第一叛,王凌的造反竟然從《三國演義》中消失了。羅貫中完全沒有對這件歷史上“存在感”極高的事件作任何交待;又比如在東吳歷史上影響極大的“南魯黨爭”,在《三國演義》中也沒有予以講述。


而把“爛尾”之感推向極致的是,司馬炎完成魏晉嬗代,再到西晉滅吳的十五年時間,在《三國演義》中也就一回多一點。

通過上面的簡單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三國演義》不是不加以區分地,機械平均地“複述歷史”,而是有所取捨的。這種取捨在三國後期的歷史裡,又特別地典型,所以大家會有“爛尾”之感,這就不足為奇了。


那麼,羅貫中這種取捨的標準又是什麼呢?


二、《三國演義》為什麼會出現“爛尾”的情況?


大家都知道《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題材的小說,屬於文學作品,這也就意味著它和真正的歷史是有區別的。羅貫中在小說中把虛構的事件和史實雜糅到一起,到了以假亂真的程度。但是羅貫中的這種虛構,並是不胡編亂造,而是為小說的主旨服務的。同樣的,羅貫中在處理這些歷史素材的同時,當然也會有輕重詳略之分,因為這一切也是需要為小說的主旨服務的。《三國演義》的立場就是“尊劉貶曹”,以蜀漢為正統是主角,以曹魏為叛逆用來做襯托,東吳不過是一個配角。美化蜀漢,醜化曹魏,矮化東吳是貫穿全書的。而羅貫中在筆墨的詳略分配上,自然也就遵循了這樣一個原則,那就是多寫蜀漢的精彩歷史,少寫曹魏和蜀漢無關的歷史,儘量不寫東吳的歷史。


在小說這樣的主旨之下,我們才會看到像三顧茅廬到劉備奪取荊南四郡,雖然在歷史上只有短短的三年,但是《三國演義》卻用了20回之多的情況。另外,劉備入益州和諸葛亮北伐,用的篇幅也很多。還有個情況也可以說一下,那就是涉及到蜀漢內部一些“不光彩”的歷史事件,比如郭修刺殺費禕,這種可能對姜維形象造成負面影響的事情,羅貫中也直接略過了。


所以當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寫到蜀漢滅亡以後,剩下只有曹魏和東吳的情節的時候,自然也就不需要再“浪費”過多的筆墨了。


“三國以漢為主,於漢之亡可以終篇矣。然篡漢者魏也,漢亡而漢之仇國未亡,未足快讀者之心也;漢以魏為仇,於魏之亡,又可以終篇矣;然能助漢者吳也,漢亡而漢之與國未亡,猶未足竟讀者之志也,故必以吳之亡為終也。至於報復之反,未有已時。禪、皓稽首於前,而懷、愍亦受執於後;師、昭上逼其主,而安、恭亦見逼於臣;西晉以中原而並建業,東晉又以建業而棄中原;晉主以司馬而吞劉氏,宋主又以劉氏而奪司馬:則自有兩晉之史在,不得更贅於三國之末矣。”


這是毛宗崗在《三國演義》最後一回對全書做的一個總結性點評。筆者覺得這個總結非常的精彩,可以說是一語道破了《三國演義》的靈魂所在,同時這個點評也是對《三國演義》詳略安排一個最好的解釋。


結論


《三國演義》是文學作品而不是史書,裡面的筆墨詳略分配是為小說的主旨服務的。蜀漢滅亡以後,對於羅貫中來說,這個故事的主角其實就已經不存在了,剩下“配角”的戲,只求“快點收場”寫的非常簡略,給有些讀者造成“爛尾”之感,也就是很正常的事了。


大鍋故國神遊


《三國演義》裡面的事情可以分為這麼幾個時期:1.東漢末年(184——220),前三國(220——234),三國後期(234——265),西晉初年(265——280)。

我們所熟知的群雄逐鹿,英雄輩出的時代是東漢末年,湧現出一大批絕世高手,像趙雲,呂布,關羽等。這段時期作者也非常喜歡,極力塑造,為我們展現了異彩紛呈的世界,這短短的36年,作者用了80回來撰寫,不可謂份量不重,到了公元220年,三國正式成立,曹操去世,一大批名人逝去,那個群雄併力的時代早已經過去,好多人都在公元220年前後逝去,即使有長壽的高手,也已經白髮蒼蒼,垂垂老矣,連大帥哥趙雲都白髮蒼蒼。那個時代的絕頂高手到正式三國時代已經所剩無幾。

三國趙雲老了,五虎上將幾乎都逝去,魏延才最大限度的發揮了他的價值,東吳輪到昔日的小將丁奉,徐盛登上歷史舞臺,大放異彩。曾經被趙雲,馬超打敗,被張飛追著打的張郃成為天下第一,無人能敵,即使是蜀國最厲害的魏延也不能有十足把握。看到這裡,可想而知真正三國時代武力到了何種地步吧。東漢末年,還能講講曹劉孫三家的事情,到了三國時代,東吳純粹打醬油,過多的描寫魏蜀鬥志,蜀漢只有諸葛亮一人苦撐,對付曹魏司馬懿和曹真,真不容易。沒有了高手過招,沒有了亂世紛爭的驚心動魄,沒有了那種東漢末年亂世爭霸的緊張感。不能說這段時期故事不精彩,只能說相比於前面,確實精彩程度大打折扣。這段歷史14年,從曹丕篡漢到諸葛亮去世,一共花費了28回,用的章回也還算可以。

到了最後兩個時期,可以一起說。一共46年,作者只用了15回,看來作者對最後那一段歷史沒有多大耐心了。那已經是三國末世,還主要是魏蜀的決戰,可能是作者看東吳太久沒有存在感了。偶爾穿插東吳的事情設置獨立章回來講一下。那個時代就更不容易了,蜀國姜維九伐中原,而十五回九次都講了,確實不容易。

而姜維能用的人都是以前時代剩下的,都成為老頭的廖化,張翼。三國後期的絕對主角可以說是姜維了,說白了後三國是姜維一人的表演秀。東吳的事情基本上是老將丁奉擺平,描寫東吳就是為了寫丁奉的。魏國倒是人才很多,鄧艾,鍾會等出類拔萃。還有文鴦這種少有的在三國後期給人眼前一亮。十五回要講四十多年的東西,雖然沒有耐心,但是畢竟還是要完結的,不得不佩服作者的筆力,十五回講46年的事件,竟然沒有寫崩掉。還能寫的相對精彩,確實挺厲害。當然作者很多事情都是一帶而過或者不重要的事情干脆不寫。我估計《三國演義》最後一個字寫完,作者也是長舒一口氣:終於寫完了。

《三國演義》一共120回,而我們熟知的金庸等人的書,也只有區區40回,也就是說一部《三國演義》趕得上金庸武俠的三部小說,這麼長的內容,想不爛尾確實很困難。

而且我說了,最後46年只寫了15回,給人明顯感覺進度相對前面快了很多,那麼和前面東漢末年相比較,一個80回講36年的事,一個15回講46年的事,給誰看都會覺得有點爛尾。

但是說了這麼多,不可否認《三國演義》仍然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著作,像《封神演義》等其他作品是比不了的,在大浪淘沙的歷史中,《三國演義》能成為古代四大奇書,現代四大名著,在幾百年來屹立不倒,這本身就是一種偉大,一種無可取代。它能成為古代小說不可多得的精品實至名歸。


泠朔


記得看《三國演義》的時候,看到諸葛亮病死五丈原一章,便覺得後面的情節失去了一個最重要的角色,深感失落和遺憾。接著看到蜀漢唯一的希望姜維死後,便失去了繼續往下看的慾望,後面的部分,只為看完整本小說而看。

《三國演義》是以劉備的蜀漢為主線,重點描寫蜀漢大將的勇武和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從桃園三結義開始,劉、關、張似乎成了小說中的三大主角。自從關羽被孫權殺死、張飛被部下暗殺、劉備於白帝城病逝,後面的情節就遜色不少。可是,蜀漢還有一個頂樑柱在,那就是無所不能的諸葛亮,只要他還在,蜀漢就仍然有希望。所以,即使三大主角沒了,僅憑一個諸葛亮還是可以吸引我讀下去。

後來,諸葛亮也死了,蜀漢除姜維之外,再也無人能獨當一面。然而,姜維無論威望還是謀略,都無法比擬諸葛亮。當時的蜀漢,就如將傾之大廈,姜維是大廈底下的一根關鍵頂樑柱,因此姜維一死,蜀漢將亡。

有人覺得《三國演義》後期出現爛尾,那是因為作為小說主線的蜀漢沒了希望。就好比我們看一部電視劇,要是主角在結局的前幾集就死了,那麼我們會認為再看下去也沒意思了。


倚齋聽風雨


《三國演義》開篇就指出:“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歸晉大一統,結束多年的戰亂,人民安居樂業,國家重歸統一,此乃大勢所趨,甚好!


尼山布衣


這種“爛尾”的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三國演義》前面寫的比較詳細、精彩,而後面有些“走馬燈式”的描寫,往往給讀者以匆匆走過場的感覺。

首先,《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以及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在對三國態度上,反應了當時民間尊劉反曹鄙吳的主要傾向,而作者也表現出明顯的擁劉反曹的態度,以劉備集團作為描寫的中心,隱含著當時民間對漢族復興的希望,也表現出皇室正統的思想,當然,實際上在當時這種傾向和觀念也已不適時宜。而這種立場也對作者的寫作是有一定影響的。

其次,《三國演義》前33回寫了從桃園結義到曹操統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寫了劉備三顧茅廬到諸葛亮死於五丈原的27年,這都寫得比較精彩,而以後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場。所以,作者對劉備集團的描寫顯然是作為小說的最主要的部分,而後面的歷史故事相對被輕視,被忽略,所以,有點兒“爛尾”。

再次、《三國演義》刻畫了近二百個人物形象,其中最為成功的有諸葛亮、曹操、關羽、劉備、司馬懿、周瑜等人。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賢相”化身,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高風亮節,有經世濟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壯志,更有作者賦予他的呼風喚雨、神機妙算的奇異本領。曹操則被塑造成一位“寧教我負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負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殘暴奸詐,是一個政治野心家和陰謀家。關羽“威猛剛毅”、“義重如山”,是民間仁義思想的代表。劉備被塑造成為仁民愛物、禮賢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形象,同時也深藏韜略,並非沒有陰謀的。顯然,前半部出場的人物,其人物形象都比較豐滿、有特色,而靠近後四份之一篇幅出場的人物,被用“素描”的簡要筆法描寫了,比較單薄。

當然,《三國演義》在民間的廣為流傳,其影響之廣泛程度是中國古代任何一本歷史小說所法相比的,以至於相當多的人把《三國演義》所描寫的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當成正史來看待,《三國演義》的內容在國人心目中已經佔據了真實歷史的地位,這一方面說明作者寫得相當精彩,另一方面也引起了關於歷史與歷史小說關係的爭論。

魯迅在《中國小說的歷史變遷》說:“因為三國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樣紛亂;又不像楚漢那樣簡單;恰是不簡不繁,適於作小說。而且三國時代的英雄,智術武勇,非常動人,所以人都喜歡取來做小說底材料。” 也許,小說前半部所反映的歷史更適合於作為小說的題材,而後面所反映的歷史比較雜亂,不容易寫。

最後,《三國演義》不僅是較早的一部歷史小說,而且代表著古代歷史小說的最高成就。小說採用問言淺顯親切,敘述明快流暢,雅俗共賞;所採用的筆法富於變化,對比映襯,奇正結合,波瀾曲折,多彩多姿。小說結構非常宏偉,把百年左右頭緒紛繁、錯綜複雜的事件和眾多的人物組織得完整嚴密,敘述得有條不紊,主次分明,前後呼應,環環緊扣,層層推進,關聯緊密。、顯顯然,《三國演義》對戰爭描寫的成就是最高的,作者非常擅長於描寫戰爭,寫出戰爭壯闊和每場戰爭的特點。特別是重視描寫在具體條件下不同戰略戰術的運用,戰爭指揮員的軍事謀略等,而不把主要筆墨用在單純的武力較量上。對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夷陵之戰等的描繪異常精彩,特別是對赤壁之戰的描寫,可說是頂級水平的戰爭描寫。羅貫中描寫戰爭不會輸給雨果和托爾斯泰。


文城觀點


《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完全沒有“爛尾”,其後面部分同樣精彩,令人動容,一些人認為“爛尾”主要是由於他喜歡的謀士、武將都死了,心中產生了一種空落感而已。

戲說《三國》

曹操

七十二座土堆

哪一座是英雄的墳

活著多疑

死了也不放心

文章中的霸氣

些許還透露點無奈

繞樹三匝,無枝可依

成也英雄,敗也英雄

文韜武略

試問三國

誰人能比

劉備

關羽為你傾心

張飛為你捨命

諸葛為你勞神

因為你姓劉

是大漢的後裔

不說你的豐功偉績

單你的人緣

也足以讓我們學習一生

一個英雄

籠絡人心的英雄

孫權

打江山易

守江山難

父兄的基業

江南的臣民

赤壁的煙火

塑造了一個千古英雄

諸葛

既生瑜兒何生亮

蒼天呀,你可曾聽見

鞠躬盡瘁,三分天下

江水呀,你無奈東流

(後記)

滾滾長江水東流

無名小子評《三國》

對也罷,錯也罷

試問詩壇

誰是真的英雄

(圖片源於網絡 謹表感謝)






閆平詩歌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很多人讀到最後覺得小說越到後面越差勁了,所以很多人認為這部經典名著後期出現了“爛尾”,我們從下面幾點分析一下:

1.小說開頭部分,漢末時期,英雄輩出,曹操、袁紹、劉備、呂布這些人塑造都非常不錯,眾多名將謀士也都各放異彩。但是赤壁大戰以後,一些名將謀臣凋零,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期,人才凋零得更快,尤其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這邊有名的人幾乎凋零殆盡,尤其是劉關張三兄弟,其他兩家也是一樣,之前群雄逐鹿的時代好像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導致一些人認為《三國演義》“爛尾”的一個原因。

2.之前作者還是有精力來打造這些戰力體系,可往後名將都已經死得差不多,除非是重新打造一個戰力體系,還不能與之前的體系有衝突,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三國後期這些名將戰力非常混亂,讓人看得也感覺非常亂,一些人認為“爛尾”便不足為怪。

3.三國後期歸於一統,沒有什麼有看點的事情可以拿出來,這與晉朝的建立有著很大的關係,和三國比起來,後來的西晉是一個更加混亂的朝代,從建立開始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司馬炎死後更是鬧出八王之亂,緊接著北方大亂,整個華夏文明遭受打擊,恢復之後,很多重要的文獻已經被毀,後來的人們對於西晉這個朝廷就沒有什麼好感,而關於晉一統的過程也就沒有人會感興趣,羅貫中想寫好,也比較困難。

縱觀四大名著的《紅樓夢》,《水滸傳》,後期也是差強人意的,很多人也認為“爛尾”了,但是什麼東西都沒有十全十美的。


解讀上下五千年


有句諺語說:看三國掉眼淚——替古人擔憂。這句歇後語本身出處可憐,沒什麼學問的人諷刺捧場看戲流眼淚的人群,表示這是不必要的擔心和憂愁。但是反過來講,這是一部爛尾之作所擁有的人氣嗎?所謂真的漢人,是永遠不會對漢室中興這個主題無動於衷的人。而之前的秦人,坐擁兩路大軍而對末路的秦朝視而不見,這兩起國家向心力的事件反差太大了。小說動輒唱諾不知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分別以曹操、關羽、諸葛亮這些個漢梟、漢粉、漢僕為悲劇主角,最後竟沒有人補刀一句: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請看漢室中興這個議題在元末明初,喪失尊嚴百年的最底層居民取得政權,作者說:真正的漢人來了,何不膜拜。赤壁之戰以洞庭湖大戰為藍本,寫的是元末新事,成王敗寇連我們都很難一一敷述。羅貫中在元末曾經算是有事業心的,在現實中失敗後無奈的選擇從文,生涯間還參與鉅著水滸的修繕。相較於篇尾的弱勢回覆,難道大家想讓作者作出《蕩寇志》和《反三國》式的結尾?



百八子黑戶


有些人讀《三國演義》會有一種感覺,那就是越往後讀,覺得越沒有意思,尤其是在諸葛亮死了之後,人們會有一種感覺,好像後面的劇情,人物都沒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很多人甚至在諸葛亮死後就已經棄讀了。

有人便說這部書在後面是沒有收好官,最終“爛尾”,其實《三國演義》後面的劇情也有不少亮點的地方,其中鄧艾與姜維的對決就非常有看點,司馬家篡權也非常好看,此外,還有陸抗對抗東晉。

劉關張三兄弟

可為何有人覺得這部作品仍然是“爛尾”呢?

我認為最主要的因素,就是《三國演義》裡面一直堅持的都是奉蜀漢為正朔,從一開始劉關張結義,到後來孔明出山,雖然曹魏,孫吳兩家出場戲份也一樣不少,但從劇情到人物的情節,都是偏向蜀漢這邊。因此蜀漢的走勢,也決定《三國演義》這部書的走勢。之前蜀漢內部人才濟濟,尤其是在劉備稱帝之後,算是達到一個小的巔峰,可很快夷陵一戰,蜀漢國力大傷,人才損失過半,黃忠等名將先後離世,劉備也駕崩於白帝城。

之後蜀漢就只剩下一個諸葛亮能撐門面,趙雲戲份大幅度削減,沒有什麼表現的機會。諸葛亮他獨自撐起劇情,書籍的可閱讀性還是很強的,可當時曹操已經去世,孫權戲份嚴重不足,之前的那些英雄人物,到諸葛亮北伐時期已經沒剩幾個。看點逐漸減少,曹魏這邊真正能和諸葛亮對上的沒有幾個,司馬懿,曹真這些人的形象不太招讀者喜歡,自然司馬家後來篡權,也不會太過引起讀者的關注。

前期蜀漢這邊的人物打造確實是非常成功,在羅貫中的不斷的引導下,已經把人們的情感都引導到蜀漢這邊,我認為看這部書的人,應該沒有幾個是一上來就喜歡曹操,孫權這些人的,因此蜀漢的過早衰亡,就決定這部書後部分的精彩部分減少。這是必然的結果,蜀漢在三家裡面就是最弱的一個,要不是靠著諸葛亮的苦苦支撐,估計早就已經被其他兩家給滅掉,諸葛亮死後,已經沒有什麼人可以繼續撐住蜀漢,蜀漢滅亡的時候也只有姜維在最後收割一波人心。

在蜀漢滅亡之後,一些讀者就棄讀了,因為在讀《三國演義》的過程中,人們必然會去了解三國最終的走勢,三分歸一是開頭就已經表示的,對於晉是怎麼統一全國的,應該就沒有幾個人會重點關注。事實上,羅貫中在處理最後情節的時候,明顯是已經沒有什麼耐心,畢竟他心裡是一直認可漢室才是正朔,所以他在收尾的時候,情節過於簡略,人物塑造不如前部分,這顯得很倉促,但這並不能說這部名著“爛尾”。

按照某些人的觀點,那麼我認為四大名著裡面沒有幾部作品是完美收官的,比如《紅樓夢》的後部分是別人續的,而《水滸傳》更是被一些人批評“爛尾”,甚至有些人認為《水滸傳》後面是別人代筆的。但不能以此來說這些名著不優秀,沒有事物是十全十美的,也沒有一個物品能夠做到人人都喜愛的。說到底,名著的撰寫是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而且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羅貫中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其實他已經有一些底稿,並且也有一些參考的資料,像《三國演義》裡面的不少著名情節,之前就已經有話本了,可以改編加進去。

三國後期歸於一統,沒有什麼有看點的事情可以拿出來,這與晉朝的建立有著很大的關係,和三國比起來,後來的西晉是一個更加混亂的朝代,從建立開始就存在著諸多問題,司馬炎死後更是鬧出八王之亂,緊接著北方大亂,整個華夏文明遭受打擊,恢復之後,很多重要的文獻已經被毀,後來的人們對於西晉這個朝廷就沒有什麼好感,而關於晉一統的過程也就沒有人會感興趣,羅貫中想寫好,也比較困難。

小說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物,要是沒有辦法塑造好人物,很難稱得上是優秀的作品。而讀《三國演義》我們能發現,漢末時期,英雄輩出,曹操、袁紹、劉備、呂布這些人塑造都非常不錯,眾多名將謀士也都各放異彩。但是赤壁大戰以後,一些名將謀臣凋零,進入真正意義上的三國時期,人才凋零得更快,尤其是夷陵之戰後,蜀漢這邊有名的人幾乎凋零殆盡,尤其是劉關張三兄弟,其他兩家也是一樣,之前群雄逐鹿的時代好像就這樣過去了,這也是導致一些人認為《三國演義》“爛尾”的一個原因。

原本的核心人物不斷老去、死亡,後來新出現的人對讀者的吸引力不如之前。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首先一點,在漢末開始之後,其實國內一片混亂,這就創造出大量的機會,人們都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來成就一番事業,其實三國後期出現的這些人能力真的差嗎?我認為不是這樣的,可問題是三國成立之後,三方的勢力格局非常穩定,即便是諸葛亮,孫權他們不斷北伐,其實沒有改變三家的勢力,因此三國平穩發展,這就讓天下的局面穩定下來。

在穩定的時期,這些有能力的人得到展現的機會變少,而且成熟政權之間的交鋒,和一開始軍閥混戰不一樣,一旦打起來就有可能一戰決定兩個國家的命運。因此像鄧艾這些人得到的機會,都是一戰就解決一個國家,他們表現得就不如之前的那些名將那麼有吸引力。還有一點,之前作者還是有精力來打造這些戰力體系,可往後名將都已經死得差不多,除非是重新打造一個戰力體系,還不能與之前的體系有衝突,這是非常困難的,因此三國後期這些名將戰力非常混亂,讓人看得也感覺非常亂,一些人認為“爛尾”便不足為怪。

我認為《三國演義》這部名著完全沒有“爛尾”,其後面部分同樣精彩,令人動容,一些人認為“爛尾”主要是由於他喜歡的謀士、武將都死了,心中產生了一種空落感。《三國演義》是一部歷史小說,很多人都知道結局,但是大家卻能一遍又一遍的閱讀《三國演義》,它“爛尾”了人們還看得下去?

幸虧羅貫中棺材板厚實,要不然出來肯定說,要不你來寫!!!





唏噓lony


其實真要認真說,絕大多數實際情況就是這樣。

因為從正常的邏輯來看,歷史,不管是小歷史還是大歷史,都是聚沙成塔、循序漸進,量變演化為質變,最終塵埃落定的情況。

三國是演義,但也逃不過大歷史的框架。當量變的初級階段,會有很多可能,比如說黃巾起義回讓誰崛起?董卓和丁原在入主洛陽時誰會勝利?大亂戰初期睡夢發展起來?袁紹再官渡會不會選擇正確的策略?

這些都是一念天堂與地獄的差別,任何一點差錯都會誕生出截然不同的歷史。甚至某個武將在此期間大發神威,都有可能直接改變歷史。

這在娛樂性的角度看來,當然很有意思,根精彩。

然而到了後期,量變演變為質變,其實結果已經很明顯了。曹魏對南方形成實力碾壓,其實故事到諸葛亮六出祁山失敗,就已經成為定局。絕大多數人都已經看到了結果,這出故事不管羅貫中怎麼尊劉貶曹,最終都是個北方大佬艱難成長,最後一統天下的結局。

哪怕是司馬氏篡位帶來了一點點的懸念,但大格局已經定了。

所以後期自然不會太精彩。

如果玩過三國志系列之類的戰略遊戲的人,感覺會更直觀。前期只有一兩座城的時候,感覺捉襟見肘,蛋疼無比,卻又樂在其中。等割據一小塊穩定的地區之後,又會沉迷於下一步的戰略,再等到兩強或三強相爭格局建立,或許還有兩場大決戰會很有意思。但等到大決戰打完,遊戲自然也進入辣雞時間,無非就是等你以絕對實力平推過去,最終完成一統…

這個最後階段從娛樂性搶來說,自然是有些無聊的,尤其是和前面的精彩相比…

所以不是三國演義爛尾,而這才是真正的歷史!

至於那種最後一戰鬥波瀾壯闊、蕩氣迴腸,打完就馬上收工的,則一般只有在超現實主義作品裡面才會出現了…甚至超現實主義作品裡面則不一定…西遊記不算爛尾麼?到了西天之後的最後幾話不也是注水?什麼烏龜將他們翻進江裡、還要賄賂守經人之類的,有多大吸引力?

結局早已註定,然而故事必將迎來終結…難道寫到諸葛亮魂歸五丈原就來個結局,這樣才不算爛尾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