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可在行書書法中卻又排出了一、二、三,看看究竟為何?這些傳世經典之作,作為學書之人是極有必要去了解的。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作者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被後人奉為“書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二王”。此書是王羲之47歲時,與友人雅士聚會蘭亭盛遊之時所書,文中情景交融,感慨人生,是自然之美和情感之美的結合。後因唐太宗李世民酷愛其書法,將真跡隨葬昭陵,現已不知所蹤。存世臨本、摹本中以馮承素的雙鉤填墨摹本為上,另有開皇本、神龍本、武定本等歷代書法名家臨摹的上百個版本。全文324個字,其中有21個“之”字,都各不相同。在藝術方面,晉人尚韻,《蘭亭序》文質、儒雅、飄逸、瀟灑、形神兼備,符合人們的審美情趣。因為受到多位帝王的親睞,和書家們的推崇,所以後世研習者眾多,最終得到大家的認可。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排名原因:原作已不在,無法被超越;技法卓越,隨心隨性而又不失法度;書法風格包含有儒家、道家等中國傳統文化的特點,符合大多數人審美標準,易被接受和推廣;對後世書法有極大影響。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作者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人稱“顏魯公”。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現收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此作原本不是作為書法作品來寫的,由於作者心情極度悲憤,情緒已難以平靜,錯誤之處甚多,時有塗抹,但正因為坦白直率、不計工拙,此幅字寫得凝重峻澀而又神采飛動,筆勢圓潤雄奇姿態橫生,純以神寫,得自然之妙。全文不到300字,只蘸墨7次,一筆墨寫下了53字,留下了乾枯壓痕出現難以控制的傷痛軌跡。他的這種無拘無束、隨心所欲的表達方式,個性鮮明,是書法創作中的一種突破。另外,此稿的書法風格,對日本平安時期的書法也有影響。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排名原因:繼《蘭亭序》後,達到了書法的又一個高峰;在書法的諸多方面都有所突破;其中的篆籀筆意對後世影響巨大。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作者是宋代書法家蘇軾,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墨跡素箋本,橫34.2釐米,縱18.9釐米,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此書是蘇軾45歲,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烏臺詩案”受新黨排斥,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團練副使。在到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作了二首五言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寫得蒼涼多情,沉鬱悽苦,其中的悲涼傷感極富感染力,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而出的。後被納入《三希堂法帖》,與《蘭亭序》和《祭侄文稿》相比還有差距。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這樣排名究竟為何?

排名原因:集眾書家所長,融會貫通,自成一派;將詩意、畫意、書意完美融合;對後世書法有較大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