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縣歷史上有位“親民之吏”,真心為民受稱道

文 | 胡春良

歷史文化悠久的山西夏縣,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之一,號稱“華夏第一都”。

在這塊人傑地靈的熱土上,人文薈萃,人才濟濟,其中,歷史上有位被譽為“親民之吏”的金鏊,便是夏縣傑出人物的一個代表。

據浙江在線新聞網報道:2013年10月19日,清乾隆年間曾任海寧知縣的夏縣人金鏊的後裔金展老先生,偕子女從山西運城專程赴海寧尋訪祖跡,並向海寧贈送了寶貴的文獻資料。那麼,金鏊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金鰲,字柱峰,夏縣南郭村人。史料記載:金鰲曾於乾隆廿一年(1756年)—乾隆廿三年(1758年)在海寧任知縣。金鰲為官,清廉親民,政績卓著,被譽為“親民之吏”,因此乾隆皇帝曾召見並賜於朝服。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二月初九,連賜兩份敕命,表彰金鰲和他父母及祖父母,冊封其父金燦、祖父金用勵為文林郎,母親郭氏、祖母張氏為儒人。敕命稱“金鰲為官求治親民,端重循良,熱公益,推恩溯,是個親民之吏”,並高度讚揚了金鰲父母及祖父母純良厚德,廣施恩惠,治家端嚴,教子有方。從敕命中可以看出,金鰲祖輩三代,為官者廉潔自律,奉公守法,執政親民,善待他人,寬容大度,施行德澤,以善道遍謀於眾人為之根本;為民者安身質樸,勤勞節儉,心地善良,誠信篤厚,為賢德禮儀之表率。

這兩份見證歷史的敕命,金鰲勒石刻碑,築亭保護,保存於家鄉南郭村。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敕命石碑因興修水利而被埋在地下。2007年,村裡在地頭修路時,石碑被挖掘出土,重見天日,有關人士認為具有一定的歷史文物價值,應予保護。隨後金家後人,把碑刻敕命詔文拓下來。

據瞭解,詔文的內容在當時一直讓金鏊的後人金展老先生牽腸掛肚,“祖先為什麼會在海寧任職?一個七品官,為什麼受到乾隆皇帝對其父母、祖父母的兩份敕命表彰?祖先在海寧到底做出了什麼樣的政績?”這些疑惑都讓金展非常希望能夠到祖先任職的地方一探究竟,所以2013年4月他讓兒子輾轉聯繫上了海寧市博物館。得到海寧有關方面的回應之後也就有了這次尋訪祖跡之旅。金家後人向海寧博物館和圖書館分別捐贈了這兩道敕命詔文碑文拓片。拓片是金展的二兒子請專業師傅拓的。

夏縣歷史上有位“親民之吏”,真心為民受稱道

金鏊後人向海寧捐贈敕命詔文碑刻拓片(來源:浙江在線新聞網)

據海寧市圖書館存放的歷史文獻金鰲主編的《海寧縣誌》及其他歷史資料可以得知金鏊的大致史蹟:

金鰲青少年時期家境貧寒,在父母爺爺奶奶教養薰陶下孝順長輩,愛護兄弟,品行端重,勵志敬業,竭誠做人。他曾以幕僚身份遊歷江南,乾隆二年(1737年),為湖洲烏程縣主簿,後調任嘉興縣。乾隆十六年(1751年),任海寧縣丞,後曾到東陽、餘杭、平陽、黃岩等地任職。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升任海寧知縣。所到之處,均勵精圖治,大有作為,為民稱道,為朝良臣。

他在各地任職期間,繼承了先輩家風訓傳,朝乾夕惕,廉潔奉公,兩袖清風,政通人和,朝野稱道。在任烏程主薄時,督查賑災有方,鰲獨條議,散米當照莊戶多少,令誠實里長領散施粥,且令每莊富戶各賑本莊,庶得實惠,成效顯著,受到上級賞識,法於郡縣,授職為南潯巡檢。其地多盜賊,到任月餘偷盜的案件一時絕跡,人稱“鐵主薄”。

在黃岩任縣丞時,重視教育,重建樊川書院,並恢復朱熹故跡,上書“宋朱文公講學處”。在升任海寧知縣時,到任之初,即帶頭捐款重修文廟,倡導教育為先。遍訪民間疾苦,緝拿作奸犯科為害鄉里的土匪,依法驅逐私自侵佔海塘灘塗的鄉民,確保海塘安全。他還在政事順暢之時,弘揚廉政文化,召集地方名流雅士續修方誌,主編了乾隆年間第一部《海寧縣誌》,史稱“金志”。此舉對於延續、保存海寧文化也是一件功在千秋的好事。後來,他因病離職,回到故鄉還參與了修編《夏縣縣誌》,這也是對家鄉的一份貢獻。

金鏊的史蹟,不僅豐富了夏縣和海寧的人文,對當下的廉政文化建設,構建和諧社會,弘揚孝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都有著現實的積極意義。

夏縣歷史上有位“親民之吏”,真心為民受稱道

責任編輯:張國平

備案編號:運城網信A00236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