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繼大統,究竟是“遵循祖制”還是“另有隱情”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正值壯年的明朝第一個性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一命嗚呼,享年31歲。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繼大統,究竟是“遵循祖制”還是“另有隱情”

玩了這麼多年的朱厚照沒有留下孩子,此時偌大的帝國面臨著沒有皇帝的局面。經過張太后(明武宗生母)和內閣首輔楊廷和的商討後,最終決定讓當時已是興王的朱厚熜入繼大統,這就是日後在位四十五年的明世宗。

關於為何選擇朱厚熜繼承皇位,後世一直以來都存在一種聲音,即選擇朱厚熜是因為他當時年僅15歲且在朝廷上沒有勢力,方便內閣控制和張太后掌握朝政。

實際的情況果真如此嗎?解決這個問題,首先需要了解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明祖訓》。


《皇明祖訓》

《皇明祖訓》是明太祖朱元璋在開國之初主持編撰的明朝典籍,內容是為了鞏固朱明皇權而對其後世子孫的訓誡,其中關於皇位繼承製度有明確的規定:

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若奸臣棄嫡立庶,庶者必當守分勿動,遣信報嫡之當立者,務以嫡臨君位。朝廷即斬奸臣,其三年朝覲,並如前式。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繼大統,究竟是“遵循祖制”還是“另有隱情”

朱元璋在制度中明確規定了皇位的傳承必須遵循“嫡長制”,這在很大程度上斷絕了皇子覬覦皇位的想法,為王朝能夠穩定傳承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厚熜繼位是否遵循《皇明祖訓》

當時內閣首輔楊廷和引《皇明祖訓》“兄終弟及”為依據,請立武宗從弟興獻王長子朱厚熜繼統。

《明史·卷一百九十·列傳第七十八》:三月十四日丙寅,谷大用、張永至閣,言帝崩於豹房。以皇太后命,移殯大內,且議所當立。廷和舉《皇明祖訓》示之曰:“兄終弟及,誰能瀆焉!興獻王長子,憲宗之孫,孝宗之從子,大行皇帝之從弟,序當立。”梁儲、蔣冕、毛紀鹹贊之。乃令中官入啟皇太后,廷和等候左順門下。頃之,中官奉遺詔及太后懿旨,宣諭群臣,一如廷和請,事乃定。

從中可以發掘出幾個關鍵詞:“兄終弟及”,“序當立”。

  • 兄終弟及

明憲宗時期一共立過兩位皇后,皆無子。所以明憲宗所有的兒子都不是嫡子,這樣的情況就當以年紀最大的兒子繼位。明孝宗朱佑樘在明憲宗時期是存世皇子之中年紀最大,故被立為“皇太子”,實際上也是遵循“兄終弟及”的原則(長子、次子皆早亡)。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繼大統,究竟是“遵循祖制”還是“另有隱情”


明孝宗時,後宮只有張皇后一人,並沒有納妃,其兒子皆由張皇后所生,都為嫡子。後來明武宗以嫡長子身份繼承皇位,名正言順。

因為明武宗沒有留下子嗣,無法按照“父死子繼,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操作,所以只能根據“兄終弟及”,皇位應當由武宗的兄弟繼承。然而明孝宗次子,明武宗唯一的親弟弟朱厚煒夭折,這時候孝宗、武宗就面臨著絕嗣的問題,皇位已經無法從孝宗這一支挑選。

所以,只能從“憲宗之孫,孝宗之侄,武宗諸堂兄弟”之中選擇。

  • 序當立

在正德十六年明武宗去世之時,武宗存世的堂兄弟按年齡分別為:益藩朱厚燁(23),榮藩朱厚勲(18),興藩朱厚熜(15)。按照“有嫡立嫡,無嫡立長”的原則,似乎讓朱厚燁繼位是更加合理的選擇。

這是對於“長”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武宗的“厚”字輩上,實際上,影響“厚”字輩的地位之長的關鍵是在於他們的父輩。

在孝宗、武宗這一系絕嗣之後,按照輪序,接下來就是憲宗四子興獻王朱佑杬這一系最長,具有優先繼承權。武宗堂兄弟如何選擇,應該最先看興獻王的兒子輩。倘若興獻王無子,在按明憲宗兒子的輪序,在從中選擇相對應的堂兄弟。


另一種“父死子繼”

當時,憲宗一系裡的“載”字輩皇族已經出生,他就是憲宗第六子益王朱佑檳次子所生的兒子朱載增。

朱棣一系字輩:高瞻祁見祐 厚載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簡靖迪先猷。

這也就使得皇位繼承出現了另外一種可能,原本因為武宗無子而無法施行的“父死子繼”,可以通過將朱載增過繼到朱厚照名下,使他成為名義上朱厚照的兒子,繼而登上大統。

結合明朝的典章制度和當時的政治環境,再加上明朝宗室對於處理類似事件的慣例,這種可能性幾乎是不存在的。

  • 在《皇明祖訓》裡明確說明“兄終弟及”的情況下,此時若是另闢蹊徑,通過“過繼”的方式繼位不符祖制,皇帝的合法性會受到社會和群臣的強烈質疑;
  • 在武宗病逝前幾年爆發的寧王叛亂之中,寧王朱宸濠就想通過把自己的兒子“過繼”給武宗的方式得到皇位。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朝堂之上是不可能提出這樣的建議;
  • 明朝宗室在處理無子絕嗣的事件中,沒有過繼其他宗室兒子以此避免絕嗣的先例。此前在宗室藩王身上發生過多次絕嗣事件,全部都是以“除國”處理,並沒有如其他朝代通過過繼手段使這一系在法理上得到延續。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繼大統,究竟是“遵循祖制”還是“另有隱情”

所以當時興獻王在世的嫡次子朱厚熜在禮法、祖制及武宗遺照下,在憲宗諸位孫子輩中輪序為首,血緣關係離孝宗、武宗最近,對於皇位的繼承權優於其餘堂兄弟,是當仁不讓的第一順位人選。

至於坊間傳聞諸如內閣為了更好控制皇帝從而選擇年紀尚輕的朱厚熜;張太后為了保住家族地位,不願意年長皇族繼位等等傳言,只不過是因為朱厚熜當時恰好年紀比較小,使得這些傳聞顯得有那麼一些靠譜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