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究竟是“遵循祖制”还是“另有隐情”

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正值壮年的明朝第一个性皇帝明武宗朱厚照一命呜呼,享年31岁。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究竟是“遵循祖制”还是“另有隐情”

玩了这么多年的朱厚照没有留下孩子,此时偌大的帝国面临着没有皇帝的局面。经过张太后(明武宗生母)和内阁首辅杨廷和的商讨后,最终决定让当时已是兴王的朱厚熜入继大统,这就是日后在位四十五年的明世宗。

关于为何选择朱厚熜继承皇位,后世一直以来都存在一种声音,即选择朱厚熜是因为他当时年仅15岁且在朝廷上没有势力,方便内阁控制和张太后掌握朝政。

实际的情况果真如此吗?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了解明太祖朱元璋所制定的《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

《皇明祖训》是明太祖朱元璋在开国之初主持编撰的明朝典籍,内容是为了巩固朱明皇权而对其后世子孙的训诫,其中关于皇位继承制度有明确的规定: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究竟是“遵循祖制”还是“另有隐情”

朱元璋在制度中明确规定了皇位的传承必须遵循“嫡长制”,这在很大程度上断绝了皇子觊觎皇位的想法,为王朝能够稳定传承起了重要的作用。


朱厚熜继位是否遵循《皇明祖训》

当时内阁首辅杨廷和引《皇明祖训》“兄终弟及”为依据,请立武宗从弟兴献王长子朱厚熜继统。

《明史·卷一百九十·列传第七十八》:三月十四日丙寅,谷大用、张永至阁,言帝崩于豹房。以皇太后命,移殡大内,且议所当立。廷和举《皇明祖训》示之曰:“兄终弟及,谁能渎焉!兴献王长子,宪宗之孙,孝宗之从子,大行皇帝之从弟,序当立。”梁储、蒋冕、毛纪咸赞之。乃令中官入启皇太后,廷和等候左顺门下。顷之,中官奉遗诏及太后懿旨,宣谕群臣,一如廷和请,事乃定。

从中可以发掘出几个关键词:“兄终弟及”,“序当立”。

  • 兄终弟及

明宪宗时期一共立过两位皇后,皆无子。所以明宪宗所有的儿子都不是嫡子,这样的情况就当以年纪最大的儿子继位。明孝宗朱佑樘在明宪宗时期是存世皇子之中年纪最大,故被立为“皇太子”,实际上也是遵循“兄终弟及”的原则(长子、次子皆早亡)。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究竟是“遵循祖制”还是“另有隐情”


明孝宗时,后宫只有张皇后一人,并没有纳妃,其儿子皆由张皇后所生,都为嫡子。后来明武宗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皇位,名正言顺。

因为明武宗没有留下子嗣,无法按照“父死子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操作,所以只能根据“兄终弟及”,皇位应当由武宗的兄弟继承。然而明孝宗次子,明武宗唯一的亲弟弟朱厚炜夭折,这时候孝宗、武宗就面临着绝嗣的问题,皇位已经无法从孝宗这一支挑选。

所以,只能从“宪宗之孙,孝宗之侄,武宗诸堂兄弟”之中选择。

  • 序当立

在正德十六年明武宗去世之时,武宗存世的堂兄弟按年龄分别为:益藩朱厚烨(23),荣藩朱厚勲(18),兴藩朱厚熜(15)。按照“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原则,似乎让朱厚烨继位是更加合理的选择。

这是对于“长”的理解只是停留在武宗的“厚”字辈上,实际上,影响“厚”字辈的地位之长的关键是在于他们的父辈。

在孝宗、武宗这一系绝嗣之后,按照轮序,接下来就是宪宗四子兴献王朱佑杬这一系最长,具有优先继承权。武宗堂兄弟如何选择,应该最先看兴献王的儿子辈。倘若兴献王无子,在按明宪宗儿子的轮序,在从中选择相对应的堂兄弟。


另一种“父死子继”

当时,宪宗一系里的“载”字辈皇族已经出生,他就是宪宗第六子益王朱佑槟次子所生的儿子朱载增。

朱棣一系字辈:高瞻祁见祐 厚载翊常由 慈和怡伯仲 简靖迪先猷。

这也就使得皇位继承出现了另外一种可能,原本因为武宗无子而无法施行的“父死子继”,可以通过将朱载增过继到朱厚照名下,使他成为名义上朱厚照的儿子,继而登上大统。

结合明朝的典章制度和当时的政治环境,再加上明朝宗室对于处理类似事件的惯例,这种可能性几乎是不存在的。

  • 在《皇明祖训》里明确说明“兄终弟及”的情况下,此时若是另辟蹊径,通过“过继”的方式继位不符祖制,皇帝的合法性会受到社会和群臣的强烈质疑;
  • 在武宗病逝前几年爆发的宁王叛乱之中,宁王朱宸濠就想通过把自己的儿子“过继”给武宗的方式得到皇位。有了这个前车之鉴,朝堂之上是不可能提出这样的建议;
  • 明朝宗室在处理无子绝嗣的事件中,没有过继其他宗室儿子以此避免绝嗣的先例。此前在宗室藩王身上发生过多次绝嗣事件,全部都是以“除国”处理,并没有如其他朝代通过过继手段使这一系在法理上得到延续。



嘉靖皇帝以旁支入继大统,究竟是“遵循祖制”还是“另有隐情”

所以当时兴献王在世的嫡次子朱厚熜在礼法、祖制及武宗遗照下,在宪宗诸位孙子辈中轮序为首,血缘关系离孝宗、武宗最近,对于皇位的继承权优于其余堂兄弟,是当仁不让的第一顺位人选。

至于坊间传闻诸如内阁为了更好控制皇帝从而选择年纪尚轻的朱厚熜;张太后为了保住家族地位,不愿意年长皇族继位等等传言,只不过是因为朱厚熜当时恰好年纪比较小,使得这些传闻显得有那么一些靠谱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