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基亞,為何黯然出局中國的5G市場?

諾基亞,為何黯然出局中國的5G市場?

近期,諾基亞在中國市場可以用「一潰千里」來形容。

先是在中國移動5G二期23萬站的無線設備招標中,諾基亞沒有拿到份額。此時大家想著,移動不成還有電信聯通呢,總得給諾基亞在中國市場分一點殘羹吧?

然而,事實比人們想象的還要殘酷。在電信聯通25萬站的5G無線設備招標中,諾基亞的份額依然是零。

至此,諾基亞在中國的5G建設中徹底出局。

很快諾基亞發出了一封公開信。跟之前公開信的不甘與期盼相比,本次則言辭悽楚,大概是哀莫大於心死了。

那麼,為什麼諾基亞會在中國的5G市場遭遇如此的挫敗呢? 蜉蝣君嘗試從技術的角度略作解讀。


1、對移動2.6GHz的支持弱

移動在2.6GHz上有160M帶寬,需要在部署5G的同時,還要和原有的TDD 4G進行動態頻譜共享

來提升頻譜利用率。

諾基亞,為何黯然出局中國的5G市場?

而諾基亞的5G設備對2.6GHz的支持並不好,僅僅支持半動態頻譜共享,性能跟其他廠家的毫秒級別全動態共享不可同日而語,無法滿足移動的5G大規模部署需求。

連滿足最基本的技術要求都困難,在後續的採購中出局也就不奇怪了。


2、對電信聯通3.5G 200M帶寬支持慢

電信和聯通在3.5GHz上各有100M帶寬,兩家要進行共建共享的話,就需要在一個AAU上同時支持200M的帶寬。

而諾基亞目前還不支持200M帶寬的AAU。

也就是說,電信和聯通的5G網絡共建共享本來就是為了省錢,結果別人只需要一個AAU就行,而諾基亞卻必須要兩個才能搞定。

並且,諾基亞的路標規劃對200M AAU的支持還很遙遠,要在2020年底。

而中國5G建設在2020年的目標是要在所有地級市實現連續覆蓋的,這哪裡等得起?


3、總體產品競爭力落後

事實上,諾基亞的5G研發進度落後,缺乏技術競爭力的現狀早已暴露。

諾基亞不但在中國運營商的實驗室測試中進度落後,在外場測試中同樣因為設備性能差,排名倒數第一,第二輪更是被排除在外,喪失了測試資格。

甚至,其CEO在股東大會上乾脆直接承認:「我們在5G領域落後了幾周到幾個月時間。現在,我們正在贏得交易並推出全球首批5G網絡。

其實,以諾基亞的技術實力,如果高度重視中國市場,積極進行定製化開發的話,相信還是很快可以追趕上其他廠家的。

但是諾基亞並沒有這麼做,因為它可能從一開始就沒有打算努力去獲取較大的份額。

眾所周知,從4G開始,諾基亞和愛立信這兩個西方廠家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就已逐步被國產的華為和中興擠壓到15%左右了。

到了5G時代,由於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你懂的),中國加大了對本土供應商的支持,華為和中興的份額肯定是要繼續擴張的,另外還要扶持小弟中國信科,諾基亞和愛立信的生存空間只能被進一步壓縮。

一直躺在個位數的「安慰份額」上苟活的諾基亞,這次直接被壓成了0。

之所以這麼決絕,技術上的因素肯定是次要的。蜉蝣君認為這很可能跟近期傳言的諾基亞可能被美國資本收購有關。

若真如此,把諾基亞踢出中國市場是有充足理由的。

畢竟,兔子也是要以眼還眼,以牙還牙的嘛。

好了,本期的內容就到這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如果覺得文章不錯,請關注我,不錯過後續更多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