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名不見經傳的中醫書籍?

藍天雲川


名不見經傳的中醫書籍太多了,估計沒誰能見在頭條裡回答你這個問題。

如果真心想了解這一問題,推薦一套書給你。

《中國醫籍通考》

嚴世芸主編,1990—1994年上海中醫學院出版社出版。本書是目前規模最大的一部中醫古代文獻目錄,採用輯錄體形式。本書收輯上溯出土文物,下迄清末,旁及日本,朝鮮的中醫古代文獻,凡見諸於文獻者,皆竭力蒐羅,共收書9000餘種。全書分4卷,按類及成書時間編排。並附索引一冊。

很厚的書,我估計除了專業人員沒什麼人會讀這套書,我最多也只是拿來當辭典查。

這種書印數少,很難買到了。可以上圖書館看看,或去舊書網上搜搜。



越一醫世


本人邱文冬是職業股民,目前專注於做A股,歡迎愛學習的股友,交流學習!

首先,「內經」、「傷寒」、「金匱」、「難經」、「神農本草經」是必看的,而且意義重大,若能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記得越多功力越猛,誰背誰知道。

但有個順序。個人經驗。 先看「傷寒」、「金匱」,「神農本草經」夾雜其中,因為它非常有趣,幾乎可以當睡前讀物,讀起來不怎麼費勁。如果你有很多不能理解,那可以找一些注家的書來看;但對於細節的理解,不必太放在心上,大可大段背誦,之後在生活中去觀察,觀察身邊的人和病,會有非常美好的體驗。 這三本讀完,可以開始看「內經」,「難經」作為參考,兩本一同看。對於「內經」,有很多人只看中「素問」,卻不怎麼看「靈樞」,個人體會,「靈樞」中的很多章節可以幫助理解「素問」中的內容,且「靈樞」中對於針灸的論述是非常重要的。 之所以先讀「傷寒」後讀「內經」,是因為「傷寒」類似手冊,非常直接地指導實踐,容易保持讀者的興趣;再者,讀書貴在有疑,「內經」論述的理論龐大繁雜,很多人讀了之後覺得全是問題,無處下手解決,於是放棄,而「傷寒」更具體直接,有了問題,可以在「內經」中尋找答案,樂趣頗多。

以上的書籍,學習中醫的諸位,大概都明白其重要性,也並非在下所要推薦,但由於非常重要,也是基礎,所以還是提一下。中醫書籍汗牛充棟,有很多經典都是圍繞以上幾本展開的,所以我認為,應當從這幾本讀起,而且要反覆讀。

還有一點,在下以為非常重要。時代原因,吾輩易受某些風氣影響,持「批判的眼光」讀書,對於經典更是如此。無論您學習哪家哪派,請先儘可能去做到“全面瞭解”,切忌一本書都沒有讀完,就開始批判,什麼糟粕,什麼不科學。治學,一要謙虛,二要求實。在繼承的基礎上發展。繼承都談不上,如何發展。切記,否則必自誤。

對於中醫書,在下並不喜歡“不求甚解”式的讀法,畢竟很多功力的體現,就在於細節;且中醫經典大多歷史久遠,傳承之中難免遺誤,所以應當讀一些小學方面的書籍,校勘諸家的書應當讀,但醫學畢竟不是語言學,又不可鑽牛角尖,陷於考證訓詁,心中要有數。以「內經」為例,校勘過的有林億、俞樾、胡澍、顧觀光、於鬯、馮承熙、張文虎等人,這之中除了林億、顧觀光、馮承熙等知醫外,其他雖然校勘精彩,但都不是醫生,對於經文的某些細節的理解,可能會有些偏差,所以讀以上諸位的書時,心中應有如此概念。 現在有很多“白話解”的書籍,作者本身水平有限,所選底本中的某些錯誤根本識別不出,偏要勉強去解,奇奇怪怪;有些作者又只懂語文,不懂中醫,解釋就很難反應原文的本義。 對於無心看諸家校勘的有緣人,我推薦郭靄春老先生的「黃帝內經素問校注語譯」、「黃帝內經靈樞校注語譯」。先生早年求學於樸學大師章式之、史學大師盧慎之,後隨名醫趙鎔軒研習醫書,稱得上“醫”、“文”兩通。先生的校釋,引用明確細緻,亦可作為了解校勘諸家的捷徑。

說了校勘諸家,不得不提註釋諸家。長話短說,「素問」推薦王冰的,這個也是流行最廣的,他對治則問題,有深刻的分析,且補入了運氣學說的“七篇大論”。「靈樞」推薦馬蒔的,他是一個針灸醫生,也是第一個註釋「靈樞」的人。「素問」+「靈樞」,推薦張志聰的,應該講是張志聰等的,因為他們是集體創作的“集註”。 再推薦一本,若是覺得「內經」讀起來壓力太大(畢竟十四萬字),可以先讀李中梓的「內經知要」,他將「內經」的內容進行了分類精選,可以當作讀「內經」前的熱身和預習。

如果你想學習更多的金融知識(股市、樓市、債市、匯市),可以關注老邱老師的公眾號 :解套風向標 ,查看更多的原創文章和原創問答。


解套風向標股道


胡希恕經方用藥心得十講,用於傷寒初學者,本書繼承了胡希恕老師對經方六經辯證理論體系和對經方方證的研究成果,第一講論述經方的用藥特點,第二講到第九講,論述經方常用藥味,第十講概述六經用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