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許多家長髮現孩子最薄弱的科目就是數學,當遇到數學題裡面一一串串數字的加減,許多孩子腦袋都大了。其實對於剛剛開始上學的孩子來說,數學學習一般都是比較吃力的。因為絕大部分的孩子在上學前,大部分的啟蒙都是文學啟蒙,比如說背古詩或者是學單詞。有些家長為了能夠快速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就會用錯別的方式,於是就導致孩子的學習成績越來越差。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孩子"談數色變",孩子作為家長一定要了解其中的根本原因,才能找到好的解決方法。我們不必去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的學習成績很好,每一個孩子的出發點都是一樣的,別人做得到,為什麼你的孩子做不到呢?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如果想要孩子擁有出色的學習成績,那麼就要給孩子優秀的教育方式。

清華前校長陳吉寧說:"中國未來社會需要的,是那種邏輯思維縝密,能夠應對變化,提出獨特想法的創造性人才。" 教育的過程中,不僅僅只是單方面的對孩子進行知識輸出,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有出色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培養孩子邏輯思維,動手能力,想象力。這些學到的能力,將來會對孩子受用一生。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有些家長認為自己的孩子數學不好是天生的,其實不是的。孩子天生最有屬於他自己的數學感覺。在2013年,美國杜克大學、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和匹茲堡大學的聯合研究團隊證明了,6個月大的寶寶就能分辨兩堆物體哪邊多,對於小於5的量有粗略估計的本能,

也就是說無論孩子的年齡大小,都有著天生的計算能力。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那麼什麼是STEAM ? STEAM代表科學(Science),技術(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藝術(Arts),數學(Mathematics)。STEAM教育就是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數學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教育。

如果家長想要讓孩子的數學能力能夠進一步提高,因此作為家長需要花費心思去培養孩子後天的學習和訓練。因此作為家長可以試一試這種方法,讓孩子在玩中學習到數學知識。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怎麼會玩這種遊戲就能掌握到數學知識呢?其實對於兩歲以後的孩子來說,就可以開始慢慢去接觸數字了,本身學數學就不需要去區分年齡和大小,只要孩子感興趣,那麼就可以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

家長要知道,早期培養孩子"數學能力"對孩子十分重要

在孩子的早期教育過程當中,對數字的敏感能力是十分的重要的。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學數學就是簡簡單單的加減乘除。其實這一部分只是數學中最表面的一部分,更多的數學知識它涉及了空間與思維能力,找規律或者是邏輯思維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家長認為數學就是數與數之間的加減乘除的話,那樣就會很容易被計算機所替代了。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近年的研究表明,孩子進入幼兒園時的數學技能可以有效預測孩子未來在小學階段數學和閱讀成績。在早期對孩子進行數學啟蒙可以可以提高孩子的記憶能力,專注力以及注意力。在進行數學啟蒙的時候,假如適當的加入一些親子活動,這樣可以幫助孩子能夠在遊戲中快樂的學習。

有些家長覺得在孩子小的時候,孩子學會了從1數到10就是學會數數了,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會數1~10不代表已經理解了數字的真正含義。

很多小孩子在背數字的過程中背的很順暢,可是他並不瞭解數字中的代表意義,讓孩子去拿5個蘋果孩子也不知道拿多少個。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孩子的年紀小,他們對數字只有大概的概念,而不理解真正的含義。所以作為家長可以跟孩子一起去玩數學,跟孩子進行數學啟蒙,發展孩子精確的計算能力,在玩中學習必要的時候鼓勵孩子,這樣才會更加激發孩子對數學的興趣。

培養孩子"數感",引導孩子數學啟蒙,讓孩子在"玩中學"

1、樹上有多少紅蘋果

準備材料:紅色的絨球、彩色卡紙、兒童用剪刀、馬克筆。將彩色卡紙剪成蘋果樹的形狀,在卡紙上寫上排列的數字。

玩法:當隨機抽出一張卡紙的時候,看看上面是什麼數字,然後將幾個紅色的絨球排列到蘋果樹上去。

2、毛毛蟲能吃很多

準備材料:彩色絨球、卡紙、衛生紙捲筒芯、兒童用剪刀、膠水、、黃毛根、馬克筆、彩色繩子、骰子。準備:將彩色卡紙均勻包圍在衛生紙捲筒芯上,並用膠水粘好,這樣毛毛蟲的身體就做好了。然後將繩子剪成合適長度,貼在毛毛蟲的身體上的頭部,作為毛毛蟲的觸角

玩法:當擲出骰子的時候,需要仔細看骰子上的點數是什麼,然後再彩色絨球餵給毛毛蟲的口中,喂進一個絨球的時候,就大聲的數出來。有條件的孩子可以準備兩個骰子,進行加法去餵給毛毛蟲絨球。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3、裝飾聖誕樹

準備材料:彩色絨球、卡紙、兒童剪刀。將彩色卡紙裁剪成聖誕樹的樣子。在彩色卡紙上用馬克筆寫上數字。

玩法:隨機抽取一張卡紙,看看卡紙的數字,然後將對應的絨球數量放上去,接下來再抽取下一張卡紙,然後對應數字適當加減聖誕樹上的絨球數目。

4、紐扣玩數感給小熊係扣子

準備材料:紐扣、彩色卡紙、兒童剪刀、馬克筆、膠水。將卡紙剪成小熊的樣子,在上面用馬克筆寫上數字。

玩法:隨機抽出一張卡片,看看是多少數字,然後將對應的紐扣貼上去,可以的話在最後鼓勵孩子排列小熊身上的紐扣數量。

通過孩子多次的自己動手操作,自己去體驗遊戲中的樂趣,培養了手和大腦的協調能力。在孩子認真思考數字與卡紙的對應關係的時候,培養了孩子的觀察能力。認真的去思考結果是否正確的時候,培養了孩子專注力。孩子在操作的過程中,按照步驟一步一步的去做,同時也能夠培養孩子的秩序能力。

孩子“談數色變”?試試STEAM學習法,讓孩子在“玩中學”

孩子在參與這個遊戲過程的時候,獨立的去完成,在家長的陪同下,能夠體驗和探索屬於自己的遊戲世界,同時也能夠培養孩子的"數感"。在這個遊戲過程當中,能夠充分發揮孩子天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在製作道具的過程中也能夠培養孩子空間感,讓他們在這個遊戲過程中掌握一定的數學知識。讓孩子在玩中學習,讓他們在枯燥的學習中能夠自由玩耍。

這樣當孩子在一個個遊戲中獲得成功的時候,同時也能夠增添他們的成就和自豪感,在這個時候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一定的鍛鍊。在以後的學習過程當中,培養了一定的自信心,讓他們對做數學題有一定的挑戰感。

我是奶瓶媽媽育兒師,也是5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