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一女子以為自己患上溼疹,藥膏外塗卻久久不見效果,一查原來是梅毒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4月21日訊(全媒體記者 楊雲龍 通訊員 蘇芳)小張是名30多歲的女性,手掌心和足底出現紅斑、脫屑、微癢有2周了,以為是溼疹,可給予治療溼疹的藥膏外塗之後竟然沒有效果,近日來到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皮膚科就診。


長沙一女子以為自己患上溼疹,藥膏外塗卻久久不見效果,一查原來是梅毒


醫生了解她的個人生活情況後,建議她抽血檢查,結果診斷為梅毒。

小張大惑不解:為什麼看上去明明像溼疹,卻是梅毒呢?原來,梅毒就像魔術師,可以表現為很多不同的臨床症狀,尤其是在二期梅毒階段,可在軀幹四肢出現不同的皮損,有的看上去像溼疹,很容易被忽視,也容易被誤診。

什麼是梅毒?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是目前較常見且對人體危害較大的性病之一,其傳染途徑主要有性接觸傳染、血液傳播、母嬰傳播。臨床上皮膚科所見的大多是通過性接觸傳染途徑或血液傳播途徑感染引起的後天獲得性梅毒,根據病程分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和三期梅毒,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屬於早期梅毒。

一期梅毒的臨床表現主要是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現無痛性潰瘍(即硬下疳)和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一期梅毒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徹底,梅毒螺旋體通過淋巴系統進入血液,並經血液循環波及全身各組織器官引起全身性感染,如角膜炎、虹膜炎、視神經炎等梅毒性眼病,骨膜炎、關節炎等骨梅毒與關節梅毒,以及神經系統病變和其他內臟病變,但主要的是皮膚黏膜病變,如梅毒疹、扁平溼疣、禿髮以及口腔黏膜或生殖器黏膜損害等。

二期梅毒的皮膚黏膜病變又稱為二期梅毒疹,是二期梅毒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在80%至95%的感染患者中可發生。皮損常缺乏特異性,可變現為紅斑、丘疹、斑丘疹、斑塊與結節等,常以一種類型皮損為主,大多數泛發,一般不癢或輕微瘙癢。有部分患者可單獨發生於掌蹠部位,出現環狀或弧狀紅斑、斑疹或斑丘疹,表面可見有多少不等的鱗屑,初看上去與溼疹、銀屑病等皮膚病的皮損相似。

梅毒疹的皮損內含有大量的梅毒螺旋體,傳染性強。如果不經治療或誤治,一般持續數週可自行消退,但經過一段時間可發生三期梅毒,有可能引起組織器官更為嚴重的損害。

湖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何大偉表示,梅毒患者及早、規範治療很重要,治療後的定期隨訪也很重要。治療後要定期隨訪,進行體格檢查、血清學檢查等以考察療效,一般至少要堅持3年的隨訪複查,方可判定梅毒是否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