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从小学开始,我们从课本上接触到詹天佑,至今让我们记忆犹新,长大后,我们知道了钱学森,更加钦佩。这些海外归来的留学生,在祖国贫穷落后的年代,为祖国的崛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这让我们对“留学生”这三个字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与仰慕。小时候梦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出国留学,像他们一样学业有成回来报效祖国。

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为何留学生不愿回来

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尖端行业,都有留学回国人才的身影,不仅是以前,现在也一样。然而祖国发展到今天,日新月异的祖国正变得越来越强大,各种条件也越来越好,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多的优秀留学生却不愿意回国了呢?面对日益严重的人才流失,我们不禁反思,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

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科研待遇有待提高

当今现状,一个学业有成的学子,年收入可能不如一位草根网红。如果搞科研的和国内明星的待遇对调下,谁还会留在国外呢?科学家挣的钱还没有明星多,谁会愿意留下来呢?科学家也是人,不能光讲家国情怀,他们也有物质需求。总不能让这些高级人才两袖清风,不然“读书无用论”又要大行其道,毕竟科技才是最大的生产力。如果不能大幅度提高科学家的待遇,人才流失还会继续。

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尖端领域硬件不足

我们国家发展得晚,科研团队配置和资金支持比不上国外发达国家。尖端领域很多必须的设备因为国外限制,不会卖给我们,都需要自己造。所以很多科技人才,如果回国就无法继续深入研究。就比如杨振宁、李政道这些诺贝尔奖得主,如果他们不加入美国国籍,相关的尖端设备,就不对他们开放。而他们若回国,我们却没有,所以有些时候也是身不由己。试问若得此生安稳,谁又愿意颠沛流离?异乡再好,毕竟不如吾乡。人才流失国之损失,我们要有更好的科研条件才能留住人才,人才留住了,又能创造更好的科研设备,这是一个正循环。

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学术氛围不够纯粹

术业有专攻,科学家们擅长搞科研,但不擅长人际交往。人情社会之中,科学家们的发展之路离不开生活中的琐事。尤其荣誉的评选与获得,需要跟各种人打交道,需要走各种申报程序,这些他们并不擅长。而国外一些国家会给科研工作者配备私人助理,这些东西自有助理帮忙打理,可以让他们一心搞科研,不被外物所扰,这一点值得我们去好好学习。还有一点,国内存在一些按资排辈现象,所以很多年轻有潜力的科研者需要等待时机,才能更进一步,这也成了他们不愿回国的一个原因。

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家国情怀要讲,但远远不够

让优秀学子在国外学成回国,国家必须有吸引他们之处,要助他们事业发展或科研有成,才能更好为国服务。古语有云:良禽择木而息,贤臣择主而侍。不想回国的人群中固然部分自身有些问题,但更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家国情怀要讲,但还远远不够!如果国内对待科研工作者的态度以及待遇能够有所提高,其次人们的价值观导向正常,不是把关注点落在明星身上,或许人才的流失,就不会这么严重。

家国情怀打动不了优秀留学生,不愿回国是因为我们做错了什么?

共同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

但无论如何,我们的国家也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科学技术正在逐步赶超发达国家。仅仅用了70年,祖国就能发展到如今这样的程度,离不开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包含留学归来的前辈们,也包含着每一个普通人。中国的发展速度值得每一个中国人为之自豪,虽然祖国发展过程中也许存在一些不足,但海外优秀学子,我们期待你们回来一起建设一个强大的中国,共同见证一个伟大民族的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