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當歸的味道
普陀山位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區杭州灣南緣,全山面積達19735畝,其中寺院與居民住房佔地430畝。普陀山是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此山地形呈菱形狀,與沈家門隔海相望,相傳是觀世音菩薩教化眾生的道場,具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美譽,曾被評為著名的5A旅遊風景區。普陀山之所以受眾人青睞,當然離不開充滿濃厚氣息佛學文化,佛學文化的崛起又離不開弘揚者的功勞,而這位功勞者正是妙善法師,因為他曾擔任過普陀山全山的方丈。
人物生平
妙善法師,俗名:吳敬亭。1909年出生於江蘇省如皋市的一個普通家庭,年幼時天資聰穎,善根深厚,家中兄弟四人,吳敬亭排行最小,原本童年時光天真燦爛,不料在三歲時父親因病離世,從此家道衰落,失去了頂樑柱。母親為了養活兄弟幾人不顧辛勞擔起了家的重任,培養他們讀了幾年私塾,16歲的吳敬亭因家境貧寒而輟學,為了讓母親減輕負擔,他到了當地的一家商品店去當學徒。
與佛結緣,遁入空門
吳敬亭陸陸續續的當了幾年學徒,他勤勞能幹,服從安排,深受商店掌櫃喜愛,不過面對艱苦的生活,他時常在思考著人生,人為什麼那麼辛苦的活著?因此漸漸的對工作產生乏味,隨後又辭職回到家中,受相鄰的影響接觸了佛教。23歲那年,吳敬亭覺得世事無常,人生多苦,於是萌生脫俗之念,忍痛辭母前往丹陽縣地藏寺剃度出家去了,師從:寂寬老和尚,賜法號為:妙善。由於還是沙彌身份,所以在寺中從事挑水、砍柴、種地等雜活,同年揚州天寧寺開傳戒法會,妙善奉師之命前往受具足戒律,成為了一名僧人。
戒行圓滿,前往各地參學
在揚州天寧寺受戒圓滿後,妙善法師受傳戒師的指點來到揚州高旻寺參學,當時禪宗泰斗來果禪師正在該寺講經說法,隨後禮拜來果禪師為師專修禪學。由於持戒嚴明,勇猛精進深得來果禪師器重,不久便提拔為副寺,協助來果禪師弘法事宜,時隔兩年又回到揚州天寧寺禪修,期間擔任天寧寺堂主、後堂等職務。1938年,29歲的妙善法師離開天寧寺前往各地參訪大德習禪,先後到達杭州靈隱寺、寧波阿育王寺等地參學,行腳在外的妙善法師因患病又返回高旻寺修養。期間病情不見好轉,大概持續了幾年,慈悲的來果禪師一心照顧他,併為他負擔所有醫藥費,康復後不久便得來果禪師傳授臨濟正宗四十七世傳人。
升任住持,普陀山先後閉關長達八年
得法後,奉來果禪師之命擔任高旻寺住持一職,期間農禪並重、培養僧才,宣說佛理,由於長期過度勞累導致舊病復發,又辭去住持事務渡海到普陀山朝拜觀世音菩薩。之後就留在普陀山洪筏禪院閉關五年之久,這五年來,他守持戒律、日中一食專研天台教觀,雖然遭受病痛折磨,但一心向佛堅定毫無動搖。1949年出關,妙善法師又一次在普陀山妙蓮茅蓬閉關三年,先後兩次閉關長達八年。此時出關見識多廣,親證禪宗之殊勝,原本到了弘法之際,不料寺院土地被徵收,僧人也需要靠體力勞動才能分配糧食,因此被耽擱了弘法的旅程。
帶領眾僧勞作,擔任普陀山全山方丈
隨後,妙善法師在當地宗教局的領導下代理法雨寺方丈一職,由他帶領著眾僧下地勞作,生產自給,他一邊幹活一邊修行,他說只有心中有佛,無論行住坐臥都是修行。1956年,眼見法雨寺破舊不堪,不經風雨洗禮,於當下發心修建法雨寺,在他的召喚下,十方心中紛紛捐款修建,完成了該寺修建工程。1960年,妙善法師等人被迫還俗參加勞動,他和普陀山107位僧人被安排到浙江餘姚縣的蘆山農場耕作,由於妙善是法雨寺代理方丈,無論是年齡還是地位都比其他僧人高,所以由他引領著眾人勞作。
這一干就是20年,期間也經歷過文革時期,普陀山全部寺院都遭到破壞,因此也失去了佛教名山的光彩,全山一萬多尊佛像被毀或者失散,僅僅只剩下一尊佛像頭。文革結束後,國內的宗教政策也漸漸落實,妙善法師等人也被宗教局召回重振佛教雄風,他們穿上僧衣又回到了普陀山,在眾僧與各大信眾的舉薦下,由妙善法師擔任普陀山全山方丈、普陀山佛教協會會長等職,帶領眾僧中興祖庭,光復佛教文化。
不顧年邁振興普陀山
1979年,政府撥出鉅款修建普陀山寺院,恢復了弘法道場,妙善法師領導眾僧投入建寺工作,經過長達10年的艱辛努力,全普陀山法雨寺、普濟寺、慧濟寺等十餘座弘法道場基本修建完工。自從普陀山圓滿了修寺工程,年過八、九十的妙善法師依然沒有閒暇下來,他先後加強了寺院管理方針,同時開辦普陀山佛學院,大量培養佛教人才。妙善法師德高望重,戒行高戒,為了將佛教發揚光大,他先後組織弟子前往日本、美國、新加坡、菲律賓等國家開展宗教交流活動,將普陀山“海天佛國”的美譽推向全世界,同時吸引海內外信眾前往朝拜與欣賞。多年來,妙善法師為普陀山佛教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不僅愛教弘法,也熱衷於慈善公益事業,由他帶領建立的33米南海觀音像如今成為我國佛教文化的一大瑰寶。
作者:當歸的味道,創作不易,感謝大家閱讀。關注我,分享更多佛門事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