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疫情之後產業鏈重組的最大受益方?

疫情會深刻的改變世界,這已經成為了共識,比較一致的觀點是現有全球化體系將不復存在,半全球化、去全球化和孤立主義將主導疫情後的世界。真的如此嗎?未必!

新冠疫情是一場波及全球的危機,這場危機重創全球經濟,從衰退中恢復生機需要的是全球產業鏈優化而不是產業鏈的區域化和孤立化!

近三十年的全球化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場產業鏈全球優化的運動,疫情造成經濟衰退,全球化戛然而止重回孤立主義必將使本來就虛弱不堪的經濟雪上加霜。

戰勝經濟衰退的唯一方法是發展經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才能使經濟重回增長,RCEP迎來重大歷史機遇。

誰是疫情之後產業鏈重組的最大受益方?

遷不回的產業鏈

產業鏈回遷不是一個新鮮的說法,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就屢次敲打蘋果公司,要求將其生產線回遷美國,為美國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疫情發生之後,美國政客再一次將產業鏈回遷提上了日程,這次不僅針對蘋果而鼓勵所有跨國公司回遷產業鏈。

其實這就是政客在玩弄說一套做一套的把戲,美國根本沒有能力回遷產業鏈!美聯儲已經用盡洪荒之力"印錢"拯救資本市場,發更多的債回遷產業鏈意味著高昂債務將在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危機加重的同時還將引爆惡性通貨膨脹。

紀錄片《美國工廠》記錄了中國工人效率大大高於美國工人的同時,收入水平大大低於美國同行。可以想象美國產業鏈回遷之後成本的提升將會有多麼恐怖,這是土豪蘋果都難以承受的。

美國製造失去競爭力是自由競爭的結果,強行回遷產業鏈會導致惡性通貨膨脹立刻爆發,聯邦政府執政合法性將瞬間崩潰。

因此產業鏈回遷只不過是政客們和資本家共同出演的一場雙簧,政客大聲疾呼資本家產業鏈回遷增加就業,資本家出於成本的考慮拒不接受。

政客得了名、資本家逐了利,吃瓜群眾空歡喜一場。

誰是疫情之後產業鏈重組的最大受益方?

東盟的機遇

西方國家產業鏈回遷是痴人說夢,但是跨國公司產業鏈多元化卻一定會啟動。在對沖風險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何樂而不為呢。

疫情之後我們會看到跨國公司更積極的將部分產業鏈遷移至東南亞,表面上看不利於中國,實際上對中國是利大於弊。

看待東盟國家的崛起,一定要擺脫零和思維的模式。東盟富起來、強起來對中國有百利而無一害,尤其東盟的發展十分依賴於中國。

中國是擁有全產業鏈的製造大國,同時又是消費大國和科技大國,幫助東盟十國實現共同富裕彰顯中華文明的開放和包容。中華文明有著平等互利的文化基因,不像某大國看不得別人比自己強,只要出現一點苗頭,就千方百計、無所不用其極的加以阻撓。

人類社會共同體歸根結底是利益共同體,平等互利共同富裕的價值觀顯然比自私自利己國優先的價值觀要更加普世。

誰是疫情之後產業鏈重組的最大受益方?

區域自由貿易區RCEP

區域自由貿易區RCEP是東盟十國發起,邀請中日韓澳新印六國加入的區域自由貿易組織。大力推進RCEP的建立,彰顯中國領導人的高超政治智慧。

RCEP的橫空出世要追溯到中日韓建立自貿區的坎坷,東北亞自貿區按道理早就萬事具備了,只是每到關鍵時刻都要出么蛾子。

先是釣魚島事件使中日關係迅速惡化,然後是薩德事件讓中韓關係瀕臨崩潰,幕後黑手無疑是美國。這是因為美國認為中日韓自貿區的建立會威脅其國家利益。

這是典型的美式思維方式,表面上講平等博愛的普世價值觀,但是一旦觸及自身利益,就將不平等強加於人。

中日韓自貿區無法建立,其本質在於日韓不是完整的主權國家,日韓的國家安全是由美國來維護的,那麼只要美國不同意自貿區就不會有成立之日。

RCEP應運而生了,這一次中日韓都不牽頭,牽頭的是東盟十國。RCEP成了東盟創始,中日韓受邀加入,這讓美國一下失去了抓手。總不能將東盟設定為假想敵吧,這也太Low了吧。

美國當然不會閒著,在RCEP談判的關鍵時刻,讓印度退出了談判,但這一操作成為了助推RCEP的神助攻。

印度是RCEP準成員國中唯一疫情防控不佳的國家,這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健康碼在京津冀互通之後,下一步將是中韓互通、中日韓互通、RCEP成員國互通,這一下RCEP想不成立都難。

誰是疫情之後產業鏈重組的最大受益方?

風雨後的彩虹

在全球危機發生後,應對最為出色的地區將獲得最大的收益,這合情合理又順理成章,可惜這麼淺顯的道理很多專家學者都沒有看明白。

中國湖北面對的是未知病毒,湖北外的中國和其他國家面對的是已知病毒,這麼劃分之後就能很清楚的看出中國是自成一檔的抗疫優等生。

疫情尚在如火如荼之時,西方國家輿論的去中國化就甚囂塵上了,似乎疫情一結束,跨國公司就將排著隊撤離中國。

這是不可能的,產業鏈進一步集中到抗疫優等區RCEP才是必然。RCEP成功了,中國作為區域中首屈一指的大國難道不會受益?

RCEP是一個多邊開放的結構,跟某大國推行的單邊主義完全不同。RCEP的宗旨是合作共贏,體現了儒家"己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普世主義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