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稱無競爭對手?這家要上科創板的公司能讓醫藥流通“活血化瘀”

作者 | 雷晨

編輯 | 繆凌雲

來源 | 首席科創官

全國六分之一的藥店,都有它的身影。

近日,澤達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澤達易盛”)申請上科創板獲受理。

澤達易盛主要從事醫藥健康產業鏈的信息化服務,包括軟件開發、系統集成及技術服務,屬於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主要產品和服務包括:智慧醫藥平臺、智能工廠平臺及智慧農業平臺。

公司本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2078萬股,擬募集資金4.37億元,其中,1.09億元用於新一代醫藥智能工廠平臺升級項目、9082萬元用於智能醫藥及醫療融合應用平臺升級項目、1.72億元用於研發中心項目,6509萬元用於營銷網絡建設項目。

近三年,公司研發投入佔比和毛利率雙雙下降,浙大博導夫婦的“雙劍合璧”、第一大客戶中國電信的加持能否讓澤達易盛長期立於不敗之地?沒有對手,就意味著不會輸嗎?

服務8萬家藥店,最大客戶是中國電信

敢說沒有能和自己全面競爭的對手,這家公司是自信還是狂妄?

招股書顯示,澤達易盛從食藥監管領域的信息化業務起步,業務逐步覆蓋醫藥生產、醫藥流通以及醫藥服務,並拓展至食藥源頭的種植領域,成為一家有能力圍繞醫藥健康行業提供全產業鏈信息化、智能化服務的提供商。

在醫藥流通信息化領域,公司自稱“逐漸成為細分行業的龍頭”,業務覆蓋超過8萬家食藥監部門所監管的零售藥店。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數據顯示,去年我國零售藥店總計48.9萬家,這意味著公司服務的藥店佔了近六分之一。

在藥品生產信息化領域,工信部公佈的2017年中國醫藥百強榜中的50家中藥企業中有12家企業應用了公司產品和技術服務,公司市場佔有率處於國內領先地位;在農業信息化領域,目前公司農業信息化產品已在浙江省、福建省、四川省等省份佔據一定市場份額。

“公司的信息化業務覆蓋醫藥健康全產業鏈,目前並沒有與公司形成全面競爭的競爭對手。”澤達易盛在招股書中寫道。

除了醫藥行業,澤達易盛還在其他行業頗有發展。按產品類型劃分,近三年公司主營業務收入主要來源於智慧醫藥平臺、智慧農業平臺和智慧工廠平臺,2018年收入佔比分別為49.96%、32.5%和17.53%,前兩者並無較大懸殊。

進一步細看,2016年-2018年,公司前五大客戶銷售收入佔檔期營收的比重分別為50.17%、54.91%和72.34%,比例不斷增加,表明公司對大客戶的依賴逐漸加重。

去年,在澤達易盛的前五大客戶中,僅亞泰集團(600881.SH)一家與醫藥行業直接相關,來自亞泰集團的收入佔營收的3.52%。值得注意的是,中國電信(0728.HK)2018年成為了公司實際上的最大客戶,公司向中國電信下屬控股子公司的合計銷售額佔比高達43.85%。

招股書顯示,這是因為公司在醫藥流通領域積累了較為豐富的項目經驗、業內口碑良好,中國電信承接了多地政府的智慧城市項目,因此在食品藥品監管系統、智慧政務等領域與公司展開多項合作。

醫藥及農業行業帶來的收入基本平分秋色,而且又涉足了智慧工廠,澤達易盛一口氣涉足如此領域,能否做到“門門精通”?

毛利率逐年下滑,研發投入佔比低

從財務數據觀察,2016年-2018年,橫跨諸多行業的澤達易盛營業收入分別為7219萬元、1.24億元、2.02億元,扣非後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57萬元、2727萬元和5041萬元。

報告期間,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形態劃分,主要包括系統集成、定製軟件及其他技術服務的銷售。其中,系統集成收入佔比由2016年的14.06%上升至2018年的63.06%,而定製軟件的收入佔比三年中下降了48.79個百分點。

聲稱無競爭對手?這家要上科創板的公司能讓醫藥流通“活血化瘀”

主營業務收入按產品形態分類(圖片來源:招股書)

莫非,系統集成比定製軟件更賺錢嗎?恰恰相反。2018年,系統集成的毛利率為36.3%,而定製軟件的毛利率為67.96%,幾乎是前者的2倍,這是由於系統集成的成本中包含硬件採購成本,將二者的收入佔比和毛利率結合來看,它們給公司帶來的利潤幾乎相當。

聲稱無競爭對手?這家要上科創板的公司能讓醫藥流通“活血化瘀”

主營業務毛利率按產品分類(圖片來源:招股書)

最賺錢的生意佔比不斷減少,同時,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毛利率逐年下降,分別為59.33%、50.70%和46.99%,反映了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所下滑。與同業上市公司相比,公司2016年、2017年的總體毛利率水平略高於平均水平,2018年的總體毛利率略低於同行平均水平。

聲稱無競爭對手?這家要上科創板的公司能讓醫藥流通“活血化瘀”

主營業務毛利率與同業上市公司比較(圖片來源:招股書)

可以形成對照的是,澤達易盛研發投入佔比在行業中並不算高。

據招股書,公司的核心技術包括分佈式處理技術,大數據處理技術,雲平臺技術應用,微服務框架,製藥工藝過程參數測控與知識優化技術等。公司圍繞醫藥健康已成為從種植到生產到流通的全產業鏈信息化服務提供商。

因為沒有可全面競爭的對手,澤達易盛按照各業務板塊找了對標的公司,分別是:浪潮軟件(600758.SH)、寶信軟件(600845.SH)、西門子股份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有限公司、農信通集團。

聲稱無競爭對手?這家要上科創板的公司能讓醫藥流通“活血化瘀”

圖片來源:招股書

在研發投入方面,公司選擇了4家公司進行對比,可以看出,公司研發費用佔營業收入比例卻低於同行業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

毛利率下滑、研發投入佔比不高。如此情況下,計劃進擊科創板前,澤達易盛從去年到今年突擊註銷過一批公司,註銷的公司類型包括科技類公司、保健品公司和能源類等類型公司,業務聚焦的意味不言而喻。

浙大夫妻“雙劍合璧”,IPO前斥巨資收購

本次上市,也將澤達易盛背後的實際控制人置於了聚光燈下。

澤達易盛成立於2013年1月15日,公司實際控制人為林應、劉雪松夫婦,兩人在公司實際可支配的表決權合計為66.17%。

林應、劉雪松都畢業於浙江大學,博士研究生學歷,二人從校園情侶一路成為夫妻。林應畢業後先後去了中天建設集團和浙大網新集團工作,2013年1月創辦了公司的前身易盛有限。

林應的丈夫劉雪松除了在公司任職,同時還在浙江大學任教,2008年9月至今任浙江大學研究員、浙江大學現代中藥研究所副所長。或許是母校情結,公司的5位核心技術人員全部畢業於浙大。

公司目前共有股東24名,其中11名自然人股東,13名法人股東,持股比例5%以上的主要股東有7名。這幾位股東幾乎都來自於公司2016年、2017年的兩次收購。

2016年3月,公司收購了蘇州澤達全部股權,作價2435萬元,相當於當年1/3的營收,以換股形式完成。共新增1000萬股,其中寧波潤澤776.7萬股、天津昕晨100萬股、寧波福澤60萬股、劍橋創投50萬股、姚晨13.3萬股,公司第一大股東變更為寧波潤澤,當然,此姚晨是一位男性,並非明星姚晨。

本次收購完成後,公司將業務延伸至醫藥生產領域,為藥廠提供MES製造執行系統,過程知識管理系統等,公司的信息化追溯系統從醫藥流通、種植端打通到生產端,建立起了醫藥健康領域從種植、生產到流通的全產業鏈追溯系統。

2017年,公司又收購了浙江金淳67.5%股權,作價2億元,收購價格是上一次的10倍,還是以換股的形式。要知道,當年的營業收入僅為1.24億元。公司這次收購,相當於賣掉了三成的股權。

這次收購值不值?自從浙江金淳成為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公司將業務延伸到了食藥的源頭種植端領域,打造農業物聯網平臺,並以雲中心數據資源為基礎為公眾提供服務。2018年,公司的營收同比翻了一番,似乎印證了一個道理:“要想富,先修路”。

目前,公司擁有5家控股子公司、1家控股孫公司和1家分公司。從投資收益來看,澤達易盛似乎更擅於投資理財產品,2018年來自理財產品的投資收益為119萬元,而對聯營企業和合營企業的投資卻虧損了113萬元。

澤達易盛六年來不斷豐富自己的主營業務,還下血本收購了2家公司,如今它的業務是否足夠紮實了呢?你看好它上科創板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