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殺臺詞背後的故事,忠臣良將抵不過爾虞我詐,終歸是悲劇收場

王基:吳寇未滅,而朝野相爭如此,叫我如何瞑目…

三國殺臺詞背後的故事,忠臣良將抵不過爾虞我詐,終歸是悲劇收場

很多人可能對王基的出處並不知曉,其實王基是東漢末期的一位將領。是司馬昭那一輩的,那個時候蜀國已經滅亡,對這段歷史沒有研究的人很少會知道。歷史中,王基死的時間段剛好是司馬昭奪權的時候,也正是如此才造就了這句經典的語音,真的是讓人十分遺憾。在遊戲中,王基的可玩性和上限一直都十分的高,既有著強大的過牌能力和破防能力,在回合外還有著不錯的防禦能力,王基一直都是玩家當中的熱門武將。

三國殺臺詞背後的故事,忠臣良將抵不過爾虞我詐,終歸是悲劇收場

丁奉:本欲隨我王征戰南北,不可得矣…

和王基一樣,丁奉也是三國末期的一位將領,但是不同於王基,在遊戲中丁奉的存在感真的很低,我估計有很多玩家甚至都不知道他的技能到底是什麼,真的是太慘了。不過在丁奉的一生中,他為吳國立下了不少功勞,不光是抵抗魏軍,還幫助孫休除掉了朝堂之上的諸多奸臣。但是人總會老去,尤其是這些久經沙場的武將身上都會有許多暗傷。最後的這句不可得矣,道出了多少無奈與悲涼。

三國殺臺詞背後的故事,忠臣良將抵不過爾虞我詐,終歸是悲劇收場

高順:明公知忠而不用,順,亦無恨於明公。

高順真的是我最可惜的一個武將了,如果他跟隨的不是呂布而是曹操劉備這些人,也許會有一個不一樣的結局。呂布知道高順十分忠心,也知道高順是一個領兵的好手,但是就是因為忌憚,所以不敢給高順兵權。倘若呂布能信任高順一點,又怎會是這樣的結局呢?即使是這樣,在白門樓上,高順也用一言不發的態度表明了自己寧願一死也不會背叛呂布,這樣的人隕落真的是十分不幸。

三國殺臺詞背後的故事,忠臣良將抵不過爾虞我詐,終歸是悲劇收場

審配:吾君在北,但求面北而亡!

審配這個武將剛剛登陸游戲不久,不過有一說一,這個武將的強度並沒有那麼理想,一旦碰到多刀流武將很容易直接暴斃。歷史上的審配一手造就了袁家後代的衰亡,在袁紹死後,審配等人跟隨袁尚,沒想到這一舉動直接導致了兄弟反目。但審配對袁紹確實十分忠心,只能說是天意弄人了。就算是死都要朝向主公的方向,也足以表其忠心了。

三國殺臺詞背後的故事,忠臣良將抵不過爾虞我詐,終歸是悲劇收場

諸葛瑾:君臣不相負,來世復君臣!

諸葛家在三國時期還是很有名的,蜀漢諸葛亮、曹魏諸葛誕、吳國諸葛瑾都是手握大權的人。但很少有人知道,在東吳的諸葛瑾是過的最難受的一個了,東吳的權力漩渦不知道埋葬了多少名臣武將。諸葛瑾在位期間可以說是孫權的寵臣,之後也是在孫權的幫助下成功退出了權利漩渦,這種君臣情真的很讓人感動!

三國並不是只有爾虞我詐,這種君臣之間特殊的情感也很讓人嚮往,不知道你們是怎麼看的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