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点起床 没几个人能做到

我的人生有没有过不去的坎?有,很多很多,早起就是我的一个坎。一直以来,自己在哪方面欠缺就会去阅读对应的书籍,我想摆脱原生家庭影响,读了《原生家庭:如何弥补自己的性格缺陷》,我想摆脱自卑,读了《自卑与超越》,我想好好和学生们沟通,读了《非暴力沟通》和《正面管理》,我想早起,就读了这本《4点起床》。读书有没有用?肯定有,但是最有用的还是在于行动,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治愈不了我,除了我自己。整理读书笔记,也是为了在回顾一遍这本书,再强化一下自己想要改变的决心。

4点起床 没几个人能做到

一看到这个书名,很多人就会拒绝看这本书,我也是这样的:四点起床,有毛病吧?但是当我把这本书看完,我居然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作者自己是四点起床的,但是他所有的理论与观念还是围绕着早起展开的,并不一定要4点。在书中,我觉得这几点引起我的共鸣:

一:改变工作质量=创新,改变工作量=调整时间。四点起床工作法能将工作效率翻倍,时间是怎么分配的呢,三分天下,每个人每天都有24小时,作者会在四点起床,上午工作八小时,下午也工作八小时,以中午为界,正好上下午各八小时,其余的八小时睡觉。这让我想起了在热气球工作的Dave,他的工作是将要去乘坐热气球的所有乘客接上,然后开车去往乘坐热气球的点。

Dave带给我一个特别不一样的感受,以我自己的角度,我认为要起那么早工作的人,精神面貌一定很差,但是见到Dave的第一眼,即便是在黑暗中,我也感受到了他的热情,他对每一个乘客都十分的体贴周到,结束行程他要将每个顾客送至约定地点,每个乘客下车他也会跟着下车,询问你的感受,并且和你告别。有几个中国游客在库兰达下车,他们对具体方位不是很清楚,Dave花了十来分钟,耐心的给他们指明方向。我下车时,以为自己直接走就可以了,没想到Dave也下车,叫住我,问我玩的开心吗,并祝愿我have a nice day.我当时还挺无知的所以有点冷漠,但是Dave的热情感染了我。我想他肯定早上四点就要开始工作,十二点应该就能结束工作,所以在他工作的时候,就如此的全情投入,工作效率很高,让我对此次乘坐热气球的体验感非常好。

二:成功人士一旦发现别人的好习惯,就会立刻将这个习惯变成自己的。以前写作文时,经常写道:林肯(有待验证)立志要成为美国总统富兰克林那样的人,于是他列举了富兰克林身上最优秀的十个点,决心自己在这些方面也要变得优秀。最后他成功了,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也是学习别人好的品质和习惯的力量。想成为一个人,要先像一个人。如果别人苦口婆心告诉你,这是一个好习惯,并且马云就是这样的,但是你还不去改变,就只能被拍死在沙滩上了。

三:早起的第一声问候预示一天的状态,特别是第一个到公司的员工,大家会觉得你很勤奋,所以四点起床的人不会被裁,而在早晨采取怎样的行动,养成怎样的习惯,是做抢先一步的人,还是做落后一步的人——其中的差距决定胜负。成功人士热爱早起,比如李嘉诚,每天早上5:59起床。如果你是一名普通员工,每天最早来公司,那别人会因为你总是很早来而尊敬你。如果你是一名销售,一大早就去推销,别人会觉得你很拼命而相信你。

四:看书并非接受作者的意见,而是寻找书本的弱点,与作者展开一场搏斗。有些烂书,看不下去,就是因为很多东西自己都知道了,而有些好书,自己越看越爽,巴不得立马看完,看完后还需要缕一缕,所以无论看什么书,要带着自己的疑问和思考去看。这个角度我是没有想到的。

五:坚持在职学习。作者就有三个身份,全职员工,培训师和记者。正是不断的学习,更新技能,才拥有这么多身份,才能给自己留好后路。中国发展很快,只有不断的积累促进自身成长,才能抓住时代的红利。都要2020年了,还不给自己搞两个副业?太对不起这个时代了。

4点起床 没几个人能做到

在买机票的时候,总是看到一天中最早的飞机是6:45或者7:00起飞,作为起不来床的我很质疑,这个航班会有人坐吗?细想想,存在即为合理,没人坐肯定不会有这个班次,航空公司是来挣钱的。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坐早班机的乘客不仅能享受较为优惠的价格,说不定能欣赏到最美的日出。很多时候懒惰都是自己某一环出了问题,正视问题,检讨自己,决心改正。2020年,一定要野蛮生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