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文/浅浅妈妈育儿经】掌握实用的育儿知识,让妈妈照顾宝宝更轻松!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导语:最近总是看到「鸡娃」这个词,我们听过打鸡血,鸡娃就是被打鸡血的孩子,太拼命了,在孩子拼的背后除了需要资源,同时还需要一位全职妈妈,你赞同吗?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看到一群孩子还没上幼儿园的上海妈妈们,在讨论给孩子选择英语启蒙书的聊天,突然感觉自己真是太out,因为她们聊的我都没听过。

随后她们又聊到了要给孩子报什么幼儿园,看哪位妈妈了解过。有妈妈说到时候还是得摇号……

有妈妈说自己太过焦虑了,天天紧张的不行,其实她家孩子明年才上幼儿园呢!

另一波孩子上幼儿园的北京妈妈们在聊,要给孩子报什么英语课,市面上的课感觉大同小异。有个妈妈推荐了国外的一个课,另个妈妈搜都没搜到……真是太高级了。

鸡娃不仅需要被家长带着参加各种课程培训,而且还会被带着到处旅游,从小长见识。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上面的这些事情,对于北上广的家长们来说,感觉就跟吃饭一样平常吧?在孩子一出生甚至还没有出生的时候,就焦虑万分,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就催生了一批网络热词:鸡娃、青蛙、牛蛙、素鸡……到底什么意思呢?你明白吗?

1、【鸡娃】:这是最火的网络词,顾名思义家长给孩子打鸡血,为了让孩子不输其他孩子,能够有个更好的未来,从小就给孩子安排各种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

我朋友圈里就有位妈妈,不是在送孩子上各种早教机构的路上,就是在陪孩子上课或者是读绘本,真是佩服啊。

2、【青蛙】:这是普通人家的孩子,也叫作普娃。

3、【牛蛙】:也是牛娃,在某一方面或多个方面非常优秀的孩子。比如英语棒就是英语牛娃,数学好就是奥牛……

4、【素鸡】:虽然带个“素”,但可不是很普通。这是鸡血级别的素质教育,钢琴,围棋,画画等各种才艺,情商活动全都包含,除了这些,还有马术,击剑,花样滑冰等一对一的课程。简直是全才呀!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看完人家鸡娃妈妈的表现和鸡娃孩子,我们早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有时候我在想,有必要那么拼吗?

即便看到他们的孩子如此拼,孩子们那么小就掌握了各种技艺,但是并没有引起我的焦虑。

有个妈妈说,这应该是地域的原因导致的。确实有关系,我生活的地方接触不到大城市的资源,身边人也没人去了解那些。大家的孩子现在上个兴趣班、辅导班儿已经算很先进的了。

就拿上幼儿园来说吧,正常情况下都上公立幼儿园,但是现在孩子那么多,公立幼儿园也是招生有限,不可能人人都能进的去。那就只能选择私立幼儿园了,而私立的幼儿园水平肯定就不同了。高价位肯定有高价的优势,但是有的家长即便不缺那个钱也不会让孩子去,每个家长的想法不同,觉得没有必要,自己的孩子不去看到别人的孩子上还会嗤之以鼻。

这就是差距呀!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培养鸡娃需要的条件?

或许你的心里也想把孩子培养成鸡娃,但是看到别的家庭的表现,发现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孩子培养成想要的样子。

在我看来,培养基娃需要三个基本条件。

1、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上过辅导班儿的家长都有数,真不是小数目。而要让孩子什么都会,那就各种班都得报,更不是小数目。

一般家庭根本承受不住,所以这一点就能淘汰一部分人。

2、有各种资源。

前置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内容,几位家长去上一个培训班,有两位男家长什么都听不懂,而看到坐在他们中间的一位女家长奋笔疾书,有一个家长就是直接说,你是海淀的吧?

就所以这么肯定就是因为,好的资源在海淀肯定有他和另一位男家长就是听说这个培训班好才报的,结果什么都听不懂。

当然,你可能问,培训班不是让孩子上吗?这位女家长的回答更是让人大跌眼镜,她和宝爸学习各种知识就是备胎,主要还是靠孩子个人,学来只是以备孩子不会的时候才指点一下。

这类孩子就是那种“自鸡娃”吧,自己给自己“打鸡血”,无需家长提点。

说这个例子其实是想说资源分配不均,相对落后的地方根本接触不到相关资源,所以拿资源,这一点就落后于大城市。

3、需要一位全职妈妈。

带孩子转转各种课程,孩子还小肯定需要家长陪同。大多数家长都是双职工,老人对这些新的理念并不是很了解,通过观察发现很多都是全职妈妈在做这些事情,培养一个优秀的鸡娃,真的需要一个妈妈全身心的投入。

全职妈妈和全职妈妈真的是不同,很多的全职妈妈就是带孩子做家务,而另一些全职妈妈是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你又能做到吗?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孩子真的需要这么拼吗?

这个问题你考虑过吗?父母的眼界不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不同。

对于大城市的孩子来说,大家都是一样的,所以都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他们的竞争更激烈,即便是上个学都能争的头破血流。

家长可能也希望孩子有个愉快轻松的童年,但是现状根本不允许。都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别人家的孩子”,你不拼,就没资格去享受更好的资源。

记得原来看过一个纪录片儿,说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进行胎教就已经输在起跑线上了。更早,应该在怀孕之前就开始。想想真的是挺恐怖的。

而对于我们这些小地方来说,大家也是一样的,现有的资源,家长的眼界,也造就了一些人的平凡。


焦虑的家长在培养「鸡娃」,太拼的背后需要资源,也需要全职妈妈

说了这么多,各位家长是什么看法呢?你想让孩子变成【鸡娃】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