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老外說要講好中國故事,他自己成了故事……

今天,是廈門經濟特區成立滿四十週年的日子,為你介紹一位在廈門近乎家喻戶曉的外國人。他在廈門生活了三十二年,見證了廈門特區從落後的海防小城到花園城市的變化。

他的身上還有很多標籤:廈門大學引進的第一批MBA外籍教師、福建省第一位持中國“綠卡”的外國人……他是美國人潘維廉(William N. Brown)。

“我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房子”

潘維廉給人的第一印象:中等身材,略偏瘦削,年過花甲,精神矍鑠,修剪有型的八字須下不時蹦出幾句閩南語。他還彈得一手好吉他,被作家舒婷稱為“最帥老外”。

廈大是潘維廉工作和生活的地方。五老峰,半山腰,凌峰樓,順著105級石階拾級而上,就是潘維廉的寓所。

他曾多次表示,自己擁有“全世界最好的房子”,“世界最有希望的國家是中國,中國最有意思的省是福建,福建最美的城市是廈門,廈門最漂亮的是廈大,廈大最美的地方是半山,我的房子就在這裡!”

圖片

潘維廉的家不大,卻是中西合璧:客廳裡琳琅滿目的中國天然礦石、走廊的歐式落地鍾、牆上的中式燈籠、還有陽臺上來自山東曲阜的陶瓷桌凳……

圖片

“考慮10秒就答應,天賜良機!”

20歲之前,潘維廉並不瞭解中國。直到1988年,得知廈門大學接收外籍學生並可以為其與家屬提供住宿,潘維廉和妻子、兩個兒子踏上了前往廈門的旅程,到廈門大學學習中文。

圖片

△1989年,潘維廉一家於廈港。

80年代末,廈門處於改革開放初期。對潘維廉一家來說,生活處處充滿“挑戰”:經常停水停電,糧票配給不包括外國人,那時廈門還沒有出租車、公交線路也只有三條……但中國人溫暖的情誼使這個外來家庭堅定了留下來的決心。

潘維廉回憶說:“很多中國老師和領導把自己的糧票勻給我們,逢年過節,同事們都會邀請我們到他們的住處一起過。” 為方便出行,潘維廉還向學校打報告,申請買了一輛三輪車。

圖片

△潘維廉的三輪車

在廈門大學就讀了一個學期的中文專業後,潘維廉接到了一份工作邀請。廈大管理學院唯一的外籍教師因家事回國,擁有管理學博士學位又辦過公司、有管理經驗的潘維廉成為最佳替補人選。

“我考慮了10秒鐘便答應了,這簡直是天賜良機!”潘維廉說。

“拿到‘綠卡’,繼續講好中國故事”

1992年,潘維廉做了一個震驚家人的舉動——申請中國永久居留權。那時候,福建還沒有拿“綠卡”的外國人。

他說自己這樣做的動力來自他的學生,“90年代初期,我的學生們大多想出國。我申請永久居留(權),是為了向學生傳達我長期留在中國的決心。我堅信世界經濟的重心將回到亞洲和非洲,改革開放會給中國帶來無限的機遇。”

移居廈門之後,潘維廉每個月都給美國的親友寫信,“我希望以這種方式,打破他們對中國的刻板印象,讓他們瞭解真正的中國和我愛的中國人是怎樣的。”

廈門的發展日新月異,潘維廉的家庭也在壯大,還增加了中國成員。大兒子同一位廈門姑娘喜結連理,小兒子娶了一位美國女孩。

圖片

△潘維廉夫婦(左)與兩個兒子和兒媳

談及退休之後的生活,潘維廉早有規劃:“改革開放40年,中國瞭解世界,但世界還不夠了解中國。繼續寫書,講好中國故事,是我的責任。我想留下來,見證並參與廈門的另一個40年。”

來源:新聞聯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