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鎮運營思路的轉變--房企借力實現平臺載體

特色小鎮運營思路的轉變--房企借力實現平臺載體

特色小鎮建設是推進國家城鎮化發展的重要戰略之一,能夠實現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要求,但從宏觀來看目前我國特色小鎮儘管數量眾多但多數發展質量不高,提升空間非常大,目前中國的城鎮化率是 60%,未來會達到 70%,在這過程中必有一些品質小鎮湧起,一些落後小鎮消亡。

新型城鎮化下,小鎮運營思路的轉變:房企借力小鎮實現平臺載體,延伸業務面

1、政府訴求的轉變:從土地為重轉變為產業為重

政府訴求從土地為重轉變為產業為重。長期以來,土地一直是城市運營中的主要對象,也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但這一模式為城市發展所帶來的弊端逐漸凸顯。產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成為政府最關注的目標之一。其中,房地產產業化已受到中央高層重視,2020年頭國務院牽頭對於融創、恆大、碧桂園等 TOP5 企業進行了集中調研,其調研重點不在於企業地產情況,而在於多元化業務發展情況。因此,新形勢下的特色小鎮運營體系可以概括為:以產業為主導,以土地為基礎,以各種產業項目、旅遊項目和房產項目為重點的全方位體系。

2、房企發展路徑的轉變:小鎮有望成為新的利潤增長點

傳統招拍掛獲地下,住宅產品投資回報率持續下降,小鎮成為房企重要的升級發展業務之一。而小鎮土地獲取成本通常較低,在持續運營之下,若項目盈利良好,則有望成為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一方面 ,企業通過運營小鎮,獲取長期穩定現金流,改善企業營收結構,增加抗週期風險能力;另一方面,小鎮產業運營為企業多元化經營提供了重要平臺,支撐企業長期可持續發展。

3、小鎮角色轉變:從甲方思維到平臺思維

開發商打造小鎮,不再是簡單的建設任務,而是搭建一個平臺,作為平臺組織者,協調平臺上的三方角色:產業方、政府方、資本方,小鎮平臺的最佳狀態是滿足四方(包括開發商)的訴求,解決四方痛點,達成共贏。

其中,政府的訴求在於重效率、要成果,幫助區域產業升級。因此,看重小鎮的實際成績,如產業產值、稅收、帶動就業等數據。開發商的訴求是打造標杆項目、打響小鎮品牌、獲取規模化效益。金融機構的訴求是投資產業,獲得產業投資收益。產業企業的訴求是獲取產業業務。

城鎮化葡萄串模型下,特色小鎮的發展也基於產業、交通、服務型城市等因素,發展類型逐步趨向於產業類小鎮、通勤類小鎮、產品型小鎮這 3 類特定類型,並在某些具備發展潛力的區域聚集分佈,舒緩核心城市的功能緊張局面。

小鎮之思

無論是產業類、通勤類、還是產品類小鎮,如今的特色小鎮都是一個新的地域生產力創新空間,創造特色小鎮其實是創造可持續“文化動力”,而不以城市規模、人口數量和綜合競爭力排名為標準,更不是變相的房地產尋租或工業園區外移。或許,這一輪融合了自然、人性以及新經濟特徵的小鎮復興,可能成為撬動城鎮化變革的支點。

作為中國城鎮化變革的推動者,小鎮企業在制定業務決策時,需要首先做好頂層設計,才能更好地把握自身的角色定位,理解政府訴求,成功獲取項目和科學運營項目。總結上文研究成果後,金融中心認為,小鎮企業在制定頂層設計時,需要確定以下三個關鍵點:

寬門之路 or 窄門之路

沒有主導產業的小鎮走的是寬門之路,以產業為引領的小鎮走的是窄門之路。走進寬門的人最終會滅亡,而走進窄門的人卻能走向永生。因為沒有專業會把寬門走窄,有了專業可以把窄門走寬。產業才是特色小鎮的命門,企業做小鎮項目,需要根據區域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挖掘本地最有基礎、最具潛力、最能成長的特色產業,做精做強主導特色產業,突出細分高端的鮮明產業特色,打造具有持續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特徵的獨特產業生態。

獨立開發 or 平臺開放

由於產業種類很複雜,一個小鎮運營商很難自己運營好,所以要整合行業內的不同企業,搭建平臺,共同運營,聚集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才能把小鎮體系運營好。上文中提到小鎮的平臺思維就是說的這一點,作為一個平臺的組織者和協調者,小鎮企業的目標是解決和滿足政府、金融機構、產業企業的痛點及訴求,手段是搭建一個 ToB 的開放式平臺,整合各類專業企業,包括小鎮建設商、小鎮運營商、小鎮內龍頭企業等,對各方做到“物盡其用 , 人盡其才”。

地產下屬 or 獨立板塊

無論是將小鎮業務作為地產下屬板塊還是獨立板塊,關鍵是構建雙輪驅動模式⸺採用產業運營和地產開發並行的思路。在第一點中,我們用窄門來比喻以產業為引領發展小鎮業務,這也反映了小鎮業務由於初期投入大、盈利週期長,可能會面臨現金流短缺的困難。因此,要達成現金流的平衡,關鍵採用是雙輪驅動的盈利模式,以地產開發收益支持小鎮產業運營,而產業運營的升級又能推動地產價值增值,從而構成正向循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