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photo by www.pexels.com

小時候看《多啦A夢》對一個故事記憶猶新,多啦A夢給了大雄一隻會自動寫作業的鉛筆,讓大雄瞬間擁有了“無所不知”的大腦。後面的故事結局不難猜出來,大雄最終失去了鉛筆,又回到了一無所知的狀態。

第一次看完《懶女孩和聰明鼠》的時候,我立馬想起來上面的故事,但是這本書的寓意比動畫片多得多,內涵也豐富得多,這就是大師的功力吧。

《懶女孩和聰明鼠》是由德國知名劇作家、兒童文學作家彼得·哈克斯創作,由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得主克勞斯·恩西卡特繪圖的一本兒童圖畫書。講述一個叫尤樂的小女孩突然有一天擁有了一隻可以幫助自己學習的小老鼠,最終又失去它的故事。簡單的故事中充滿轉折和懸疑,讓人忍俊不禁又不免深思。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圖書封面

大人們當然知道所有的事情要自己做,知識要自己學,但是對剛剛接觸世界和學習的孩子來說,沒有那麼深的感觸和領悟。最好的教育是父母的言傳身教,而最好的言傳身教是讓孩子有代入感和體驗感,從這個角度來說,能夠吸引並走進孩子內心的圖畫書會發揮奇妙的作用。

選擇幼兒圖畫書有很多標準,我認為一個金標準就是關注大師的作品。一個值得參考的、識別大師的獎項就是國際安徒生獎,它由國際兒童讀物聯盟創立於1956年,以丹麥著名童話作家安徒生的名字命名,是國際上公認的兒童文學作家和插畫家的最高榮譽,這本書的繪畫者克勞斯·恩西卡特1996年獲得過國際安徒生獎插畫家獎。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國際安徒生大獎獎章

克勞斯·恩西卡特生於東柏林,自1965年起以自由藝術家的身份繪製書籍插畫、從事平面設計和字形設計工作。他擅用細鉛筆和鵝毛筆勾勒線條,再用半透明或不透明水彩填色,偏愛將手繪字、縮寫字母、蔓藤圖案等裝飾元素注入畫作,發展出了融合書寫藝術和書籍插畫技巧的獨特風格。從封面就能看出來,《懶女孩和聰明鼠》是典型的克勞斯·恩西卡特作品。

一, 以孩子和小動物為主角講述故事,吸引小讀者眼球的同時也讓他們有代入感,講述中採用曲折懸疑的手法引人入勝。

故事從小女孩尤樂早晨起床發現書櫥變空了開始,在第一頁就給讀者一個大大的疑問,讓人不禁要問——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圖畫中有好幾處箭頭,初看起來不知道這是什麼寓意,它不僅指示重點人物、事件,還代表故事即將轉折。

第二頁給出了答案,原來有一群老鼠半夜進入了城市,其中的一隻老鼠把尤樂的書櫥吃光了。那麼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呢?這是第二個疑問。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這個手法是繪本講述故事的一種方法,叫做“疑問?驚歎!下一個疑問?”如此循環往復才有讓小朋友翻下去的動力。

當小孩子看到這樣的故事,會覺得非常稀奇,甚至會想象這種事情為什麼會出現,會不會出現在自己家裡,這種不知不覺引導孩子步入書本的力量,就是繪本的魅力。

初看《懶女孩和聰明鼠》,讀者或許會覺得繪本的色彩過於黯淡,人物形象也不是傳統的顏色鮮豔又可愛的造型。比如老鼠是黑黑的,不怕嚇著小朋友嗎?這算是克勞斯·恩西卡特的插畫特色嗎?

郝廣才在《好繪本如何好》裡寫,“造型的創作,要看故事的需要,不是用固定的方式就一定有效果。”我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突然想到這個故事就好像孩子做了一個美夢。

夢是什麼樣的?稍微想想就能意識到,夢境是灰色和朦朧的。繪者選擇用暗色調錶達畫面,給了整個故事一種神秘的基調。

二, 將道理融入故事,潛移默化地走進孩子心裡。

大人都知道小孩子有獨立意識以後就會開始叛逆,你讓他往東他偏要往西,小事情無傷大雅,但是有益於身心成長的道理怎麼講給他聽呢?

我看過不少圖畫書,覺得好書值得推崇的原因之一在於,它會用孩子能夠理解的語言和方式把很多哲理和道理融進他們心裡,這種春風化雨的作用比大人說一百遍應該怎麼做都有效。

我們繼續看看故事是怎麼發展的:尤樂抓住了老鼠,讓它代替書本幫助自己學習,老鼠答應了。從此尤樂身邊就有了一個“十萬個為什麼”,就像大雄得到的那隻會自動書寫答案的鉛筆。當孩子有疑問的時候,身邊有人立刻告訴他答案,這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小孩子一定不知道依賴和懶惰是什麼意思,但是尤樂會呈現給他看;他們或許也想不到當失去老鼠後尤樂會怎麼樣,但是故事會講給他聽。

書本的最後,作者提出一個問題,“建議者會離你而去,聰明的朋友也會丟下你。那之後你能問誰?

我想,當孩子翻到這一頁的時候,他小小的腦袋裡一定有自己的答案。這個答案是故事講給他聽的,但也是他通過自己的眼睛和頭腦找到的。水到渠成,潛移默化的作用不過如此。

孩子能夠走進故事,故事就能走進他心裡。當以後遇到困難時,大人一經提點,他會想到自己去尋找答案;更好的效果是,他懂得要自給自足,身體力行。如此一來,自主性、自控力和內驅力就能慢慢紮根。根扎得越早,就長得越深,越長得深,越能枝繁葉茂。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繪本中有不多的幾處俯視畫面,此處我認為寓意最深刻,孩子遨遊在書海中,表現了人的渺小和知識的廣博。

最近在看一些名人傳記,我發現有所成就的人都有一個共性,就是擁有極強的自學能力。被譽為美利堅開國三傑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八歲入學,十歲輟學回家幫助父親做蠟燭。他酷愛讀書,在哥哥的印刷廠做工的時候要求單獨起灶做伙食,單吃素食,把省下來的伙食費用於買書,用省下來的午休時間讀書。

被稱為中國首善的福耀玻璃集團創始人、董事長曹德旺先生,也是9歲入學,14歲輟學回家跟著父親做生意。他在自傳中寫,自己非常愛讀書,每天都會抽出一些時間讀書,實在太忙的時候,有十分鐘的空閒也會用來讀書。從做採購員開始,他的會計知識、工商管理知識(MBA)等都是通過自學和請教別人得來的。

在基礎教育普及的現在,學習對人們來說完全不是問題,資料和資源遍地都是,但是知道自己擅長什麼、需要什麼、怎麼習得知識,卻是大部分人缺乏的能力。這種內驅力和自主性需要從小培養,而培養這些能力就得從養成好的習慣開始,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三,發散思維,從書本中找到更多的樂趣。

《好繪本如何好》裡作者說,“一本好書未必能找到最完美的解釋,也未必能回答孩子的疑問。但它能提供一個“體會的過程”,讓孩子學會打開情感的出口和入口。”這也是我用來判斷一本圖畫書好不好,或者能不能打動我的標準。

我很喜歡《懶女孩和聰明鼠》這本書,不單單因為它講了一個奇妙又有哲理的故事,還因為能從故事裡尋得更多的思考線,發散思維,培養想象力。

比如,城市中的老鼠從哪裡來?他們來這裡幹什麼?為什麼這隻老鼠只吃尤樂的書,而不是家裡的零食?——這些問題引出的不同思路,會影響讀者如何看待老鼠。

比如,如果你是尤樂,發現有老鼠吃掉自己的書後,會怎麼做?會想到買一隻捕鼠籠抓住它嗎?會要求它賠償自己的損失嗎?——這些問題的不同選擇,可能影響故事的走向。

兒童繪本大師告訴你:知識從哪裡來?

再比如,流浪鼠會不會說話?它怎麼和尤樂交流?怎麼在人多的時候隱藏自己又能告訴尤樂所有的答案?——這些問題可以充實故事的細節。

最後,流浪鼠去到一個新的城市,成為了一個作家,寫出了一本書和一篇文章,為什麼它能寫出文章?——這些問題側面印證了故事的目的,和它傳達出的道理。

大人們總覺得兒童圖畫書特別簡單,讀完文字看完圖畫就算講完了故事,其實不然,真正有效的閱讀,是帶著孩子走進書本,發現作者埋藏的彩蛋或者破綻、隱線,去開動腦筋想象更多的故事。這不僅是加深印象的過程,更是訓練孩子表達能力和想象力的過程。

《懶女孩和聰明鼠》不僅僅告訴讀者知識怎麼獲取,它本身就是一個傳遞知識的媒介,就是知識本身,端看讀者怎麼使用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