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疫情对全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是多重且深远的,各种声音不断涌现、鼓噪,让身处其中的我们神经紧张。在担忧公共卫生领域面临的威胁之时,在资本市场上联袂出击的“黑天鹅”们也令人应接不暇。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2020年以来,我们似乎就一直在见证历史,而多重事件的爆发无疑是对此种描述的放大与加深。最近,余额宝收益率首次跌破2,7日年化收益率创下1.978%,这是该基金历史首次跌破2%。我们,又迎来了一项历史新低。


01 余额宝收益下探代表着什么?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门槛低、申购赎回便捷、收益稳定,使得余额宝成为大家较为青睐的投资标的之一,更是底层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余额宝的本质是货币基金的一种,而货币基金向来以几乎无风险、收益稳定而著称。

据Wind数据统计,近十年时间里,货币基金是市场上少数的没有发生回撤的投资标的之一。更意味着,投资者在任何时间点、购入任何货币基金、持有任何时长都能获得正收益。在高流动性的加持之下,一时之间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大行其道。2013年,余额宝的年化收益率更一度攀升至6%,似乎高流动、高收益、低风险的“不可能三角”在这一产品上神奇地实现了可能。

那么,收益下探代表什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低于2%的收益意味着什么。

1.978%的收益率意味着余额宝的创富能力仅仅跑赢了我国银行的基本存款利率1.5%,而在通货膨胀和猪肉面前不堪一击。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显示,3月我国CPI同比上涨4.3%,猪肉价格同比上涨116.4%。难怪会有人说,现在把钱放在余额宝是等于变相地损耗金钱的价值。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而这次收益下探,也许只是一个开始。

目前,全球各国都在持续地为宽松的货币政策加码,降息进程快速推进。在这样的主流声音之下,中国利率也在不断走低。4月10号,央行再次发力,宣布定向降准400亿并下调超额准备金率。这是国内的第三次降准,而这次最大的不同,是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从0.72%下调至0.35%。

这次降准,意味着国家已经打开了货币的水龙头。在市场上资金非常充裕之时,优质的投资标的便显得有些供不应求。同时,在全球避险情绪不断攀升的现实背景之下,对“避风港”类型的投资标的挖掘更成为资本市场上的一致操作。


02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呢?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概览当下,海外疫情蔓延,上升势头尚未出现拐点;国内疫情虽已取得了阶段性地重大胜利,但亦面临着输入型病例带来的重大隐患。总之,疫情局势尚未明朗,经济发展与资本市场的走向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维持并加码宽松的货币环境来促活经济与市场是各国莫衷一是的选择。

此时,余额宝收益的不断下探是全球进入负利率时代的必然结果,更是避险需求成为主流声音的结果。

那么在行情存在广泛不确定性的当下,投资者们依然不能放弃对货币基金这种具有高流动性、收益稳定性的底层资产的配置。这类资产可作为资产配置之舟上的压舱石,来保证我们的投资组合稳健、长久地向前航行。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其次,对收益有更高追求的投资者们,可以加配一些收益稳健的投资标的,如类固收产品、债券类基金和房地产基金等。

其中类固收产品在资产配置中起着“稳定器”的作用,是资产配置必备配置选项。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高净值人群的资产配置中,固定收益资产配置比例达16.9%,固定收益类资产与现金类资产的合计占比更是达到了43.7%,占据了财富半壁江山。比较常见的类固收产品有债券型基金、金交所定向融资计划、信托等。

再以债市为例,近十年来,国内债市勤勤恳恳,走出了稳健的慢牛行情,在波动甚巨的股市对比之下,彰显出“避风港”式的抗震性。同时,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国债到期收益率也在不断下探,促活债市发展,中国债券市场体现出较大的吸引力,是投资者们不容错失的配置领域。

此外,据Wind数据统计,房地产指数在近十年间创造了34.70%的涨幅,远超同期上证综指的表现,展现出优越的创造收益能力。与房地产相关的基金值得投资者们长期关注及配置。(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0.04.14-2020.04.13)


低利率时代下如何主导我们的资产配置?


最后,一直被国人所青睐的楼市最近也有了新的声音。

大都市圈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物业向来都是安全资产,在疫情的冲击之下其稳定性也不受影响,表现出较强的“抗震”能力。

经济下行更多地限制了普通投资者的购买力,在薪资增长受限或事业风险的冲击下,的确会削弱相关人群的购房需求。但对高净值投资人士而言,却在避险需求的刺激之下,加大推房产的投资力度。所以,在资产配置上,投资者们更要综合财力、风险偏好做出合理适宜的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