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論桃花源,常德是不服氣別處的!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網圖侵刪

論天下第一泉,我們趵突泉也是不服的!

直到在廬山旁,發現這個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的雙料王!

其他名泉不過爾爾。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被香爐峰、三疊瀑搶了風頭,跟廬山上熙熙攘攘的遊人相比,康王谷和谷簾泉低調到塵埃,即使暑假都少人問津。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因為《桃花源記》題頭就是武陵漁人,酉陽當仁不讓搶了桃花源的名號。可陶淵明正是九江人,而康王谷最早是避秦亂的楚康王帶領臣民逃難所在,正合了陶淵明的文章,至少也是原型。

天下第一泉的名號,可是茶聖陸羽定名給谷簾泉,不像玉泉、趵突泉皇家御封,與外界的交通閉塞,更讓谷簾泉的名號鮮有人知。

倒是惠山泉,一直穩坐千年老二的交椅,不爭不搶。

從山門起,纖細的柏油路沿水而上,林蔭遮蔽,頓時紅塵浮躁被關在身後,綠意從心中滋生。

康王城門口停下車,拾級而上,山坡茶園遍佈,奇花異果。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剛出殼的蝴蝶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跟廬山雲霧茶一樣,本地人說泉水是雲霧凝結,發自漢陽峰,掛于山谷間,晶瑩如珠簾,所以稱作:谷簾泉。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網圖侵刪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水量大時,遙望如同老子畫像,也難怪江西多道教名山,龍虎山、三清山、明月山等,山水都沾了道家仙氣。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山間茶園

泉水腳下捧一口,清冽又清甜,水質綿軟。

山下零星有村人居住,借農家歇腳,熱情的拿出谷裡野茶,都是在山上辛苦採摘,又手工炒制。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正面為黃庭堅題字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背面是趙孟頫題字

這家主人的微信名就叫桃源山農,愛茶愛家鄉,每年都親自上山採摘野茶,回來細心炒制。春天做綠茶,夏天特意選在伏天製成紅茶,消暑養身。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更換封面

00:28 視頻尚未發佈,暫時無法播放

為了這款紅茶,前後實驗100多次,突然悟到,不一定非要模仿師傅做的味道,終於跟隨自己的心,做出自己喜歡的茶。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好水好茶好味,高山雲霧滋養的野茶,用天下第一泉烹出,拙樸自然的香甜,化了初秋的燥。

農夫,山泉,有點田。

山農們常年生活在田園中,並不以野茶、筍乾為山珍,反而外來的人總會驚豔于山谷的幽靜,如同身在《桃花源記》中暢遊。

爭了這麼多年,桃花源和天下第一泉都在這裡

遠看谷簾泉掛在山間

在浮生中沾染太多嘈雜,到山谷中洗卻塵心,清涼生靜,又有好茶好水滋潤,竟然也生出在這裡定居的想法。陶淵明自小生長在這樣的美景中,難怪成為田園詩人的代表,不為五斗米折腰也要歸隱。

如果你到廬山,一定到桃花源、康王谷,嘗一口真正的天下第一泉,不枉廬山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