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風—36通古碑解說天度文風緣起

36通古碑

解說天度文風緣起

文/張瓊

扶風縣天度鎮天度村挖掘出36通石碑。石碑多為清代所立,亦有明代、民國時期碑子,大多為王氏一族墓碑,也有“聖旨”刻石等。從碑文內容來看,天度王家在明清時期文風蔚然,舉人、進士、太學生不勝枚舉,還有“鐵膽御史”王綸等一批忠臣義士。

這些古碑為何如此集中地被挖掘?王家出了哪些人才?文風又緣何興起傳承?

扶風—36通古碑解說天度文風緣起


( 一通清代太學生石碑)

 

7口廢井邊挖出20多塊碑

4月13日,記者在天度村見到這些石碑時,石碑已被清洗去泥土,並集中擺放收藏。79歲的天度村人王忠蒙介紹:“古碑挖掘持續了一個月,從3月4日挖到4月初,其中,在村裡7口廢井邊就發現了20多塊碑子,另在村民家中、街道、路邊發現了幾塊墓誌銘和殘碑,共計36通碑。”

為啥天度王家古碑集中被埋藏在井邊?王忠蒙之子王寧波是這次挖掘祖碑活動的發起人,他記得小時候到井邊洗手玩耍,看見井臺上有不少碑子,刻著字,覺得好奇;後來,聽村裡長輩說,王氏祖墳原有數以千計的古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平墳騰地,有的石碑被毀壞,有的用來蓋飼養室倉庫,有的燒了石灰,少量碑子在農業社打井時,拉到井邊鋪設了井臺。

今年2月,王忠蒙與兒子王寧波聊起立碑的事。為啥要給亡人立碑?後人在表達孝心之外,也是想啟繼後代,一代代傳承一種做人宗旨、持家之道。

父子倆決定挖掘井邊的古碑,把它們保護起來,研究碑文,讓後人知道先祖們的事蹟和期盼。3月初,在父子倆牽頭組織下,王彥倫、王度平、王西寧、王金全等一批村民加入挖掘搶救古碑活動中,挖掘、清理、抄碑文、考證等工作火熱展開。碑子取出後,村民用樓板將廢井蓋好,消除安全隱患。

王家古碑埋土約60年,但保存較為完好,洗刷掉泥土,字跡清晰可見。村裡存有天度王氏族譜複印版(原件現存於扶風縣檔案局),對照族譜研讀碑文,可以理清王家文風興盛的來龍去脈。

扶風—36通古碑解說天度文風緣起


(小孩子在辨認石碑刻字)

崇文重教風氣是誰開啟?

古碑中有幾塊令人印象深刻,《元處士王氏三世祖子榮公殘碑》是“歲數”最大的古碑,講王家三世祖、元代人王子榮的生平。《明處士王公大祖暨配大祖母趙氏合葬墓表》堪稱信息量最大的碑文,王忠蒙父子倆對照家譜,將碑文一一譯出,使得此碑上的王家文風故事得以浮現。

王家靠農業起家,到七世祖王海這一輩,家中農業物資已豐盈昌盛。王海是個有遠見的人,他覺得文化在家中還沒有興起,仁義禮智信和溫良恭儉讓等傳統美德,也還沒有形成。王海想聘請老師來教育子孫,但是家中農事也要有人操持。

於是,出現了一場改變王家歷史的父子對話。一日,王海懷抱五子王政,對長子王信說:咱王家世代為農民,在科舉方面沒有人才呀。你五弟王政聰明有靈氣,讓他專心讀書,做個文化人。當然,衣食溫飽關係著一家人的生存,也是大事,你們幾個當哥哥的盡力擔當家庭責任,不要叫你五弟分心,這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王信正直勤奮,他在父親的交代和分配下,帶領一家人勤於耕作,並照顧幾個幼弟安心讀書。後來,王家富足殷實到裝肉和豆子的器皿,都有了芳香氣。喜上加喜,王政登上順天府壬午年考試錄取榜單,授河北威縣縣令,朝廷欽命誥封贈及父母。

自此,王家文風大興。王海孫子王綸、王龍皆中舉人,王綸官至明代監察御史。再往後,王家考取功名的子孫日益增多,每代都有手持笏板朝見君王的賢才,有在翰林院纂修國史的,也有在各府州縣任職的,還有數十個太學生,天度王氏在扶風縣名聲大噪。

扶風—36通古碑解說天度文風緣起


(30多通石碑被整理存放在村委會院子裡)

 

六條族訓孕育忠臣義士

一通通古碑,一個個人物,讓人感慨:物質財富傳不過三代,而精神財富可惠及千年。王家人傳承的精神財富,正是耕讀傳家、崇文重教。王氏族譜族訓卷也講明瞭六條秘訣——敦孝悌、尚和厚、崇勤儉、安生理、存忍恕、慎婚姻。

家風族訓孕育出諸多賢良,明代“鐵膽御史”王綸就是一個突出代表。王綸曾任巡按四川監察御史、嘉興知府及浙江參政等職,他性格剛正、為官清廉,曾受明武宗頒旨嘉獎。而且王綸不畏強權,是位正直君子。明正德年間,大太監劉瑾權傾朝野,他為了剷除異己,誣陷大臣許進。監察御史王綸和給事中熊紀奉命審理此案,劉瑾交代:重罰許進有好處,不然就懲罰你們。查實後發現許進是被誣陷的,王綸如實上報朝廷,為許進洗刷冤情。劉瑾得知後大怒,派人把王綸、熊紀捉回朝廷,準備以結黨營私的罪名處死兩人,熊紀嚇得想自殺。王綸勸說:“事白於朝,死亦未晚,何效匹夫匹婦溝壑之。”最後,在大殿上,王綸據理力爭,劉瑾爭論不過,王綸取下腰帶擊打劉瑾。文武大臣被這一幕震撼,贊王綸為“鐵膽御史”。

從碑文和族訓看,王家人十分重視婚姻,認為娶妻要娶賢,不能被姿色所迷。如此風氣下,王家媳婦不乏仁義者。村裡存有一塊慈惠路碑,講述了王家媳婦夏氏的義行。夏氏是天度王鳳崗之妻,王鳳崗去世後,夏氏操持家務,兼營商業,家資漸富。清光緒年間,陝西大旱,知縣邀全縣富戶召開籌糧會賑濟災民。夏氏得知富戶們最多捐糧50石、最少者20石,她說:“多捐一斗,可多救活一條命,這是件好事,我願把存放的100石糧食全部捐出。”夏氏並非鉅富,卻如此慷慨大義,頗受鄉民稱頌。後來,全國興起創辦新學之風,夏氏雖不識字,卻把自家兩個院子改作學堂,申請辦學,後交由官府接管。

這樣的故事,在天度王家的石碑、族譜中還有許多。如今王家古碑雖被挖掘搶救出來,但它身上的信息仍有待解讀。在王忠蒙父子看來,挖掘搶救古碑的目的,並不是手持族譜、面對祖碑,在祖先的光環裡榮耀暢遊,而是想通過挖掘、考證先祖文化遺產,去傳承、弘揚先祖的家學與智慧,把祖上孝友睦姻的優良傳統延續下去。

來源:周原文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