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天府之國的新都,與川南邊陲一縣結緣,用詩文造就濃郁文風

具有天府之國譽稱的四川,歷來人才輩出,明代新都出生的楊狀元(楊慎,字升庵)就是其中的傑出人物。這位楊狀元樂天豁達,謫戍雲南永昌衛期間,終日讀書自娛,研習老莊之道,悠閒懶散養病,保持旺盛充沛的精力潛心治學,成就了一代學人的偉跡之功。

他無數次返鄉回蜀途經永寧,對永寧舉子倍加關懷,傾注了滿腔熱情,勉勵永寧子弟讀書上進。當他病中得知永寧學子上京應試的消息後,立即揮毫高興地寫詩勉勵,表達對上京舉子應考的鼓勵。他在詩中寫道:

永寧山水接江陽,毓秀鍾靈歲月長。

五色絲毫爭絢爛,三株瓊樹共芬芳。

卿雲影裡芝泥紫,瑞日光中蕊榜黃。

老我扶衰淹病榻,喜君惜別到文房。

詩中說自己年老體衰,纏綿病榻,但也很高興地請你們到書房來惜別。這片關愛顯而易見,這是楊狀元對永寧教育的關心,對永寧晚生後學的關心。古往今來,歷代有識之士對教育都是非常看重,楊狀元也當如此。他深知,“百年大計,教育為本” 的道理 ;深知“只有把教育辦好了,地方才能繁榮興旺”。所以楊狀元在途經永寧、遊覽永寧山山水水之時,仍然沒有忘記培養關愛晚輩後生勤讀詩書,積極上進。他哪怕“老我扶衰淹病榻”,也非常高興與晚生後輩“喜君惜別到文房”。這片關愛永寧教育、關愛永寧後生學子的苦心與深情,確實非常令人感動。

他出生天府之國的新都,與川南邊陲一縣結緣,用詩文造就濃郁文風

楊狀元也時時關心著百姓們的疾苦,他雖不在其位,也不能謀其政,但他仍痛恨奸吏當道,關愛著民生。他遊永寧青山岩時就曾寫下了詩,表達他這種心情。他在詩中寫道:

青山層層覆盤盤,往來喘汗愁躋攀。

日日黃昏人跡絕,年年十月虎交山。

渡河哪有宗均伍,下車馮婦怯且阻。

君不見,羽淵今又出黃能,

戾蟲不獨青山虎!

影射朝庭缺少如宗均一類好官,民眾生活苦,奸吏當道更甚於虎。一片憂國憂民之心躍然紙上,表現出對底層勞動人民深深的同情。按說楊狀元是被剝奪了公職的人犯,根本沒資格、也不可能謀政,即使想謀,也是辦不到的。但他仍在《青山虎》《普市》《雪山關謠》《刊木行》《赤虺溝行》等詩中大聲疾呼,反映民之疾苦,不忘為民請命,讀來令人動容。

“文化”乃上層建築,對於經濟基礎具有不容忽視的巨大作用。這個“作用”利用得好,可以推動社會發展。反之,則可產生阻礙和破壞。從這個意義來看,該不該重視地方文化,就很值得人們深思了。楊狀元充軍雲南是明世宗嘉靖三年的事,也就是公元1524年。說他著述多至一百餘種,為明代第一文人。由此而聯想到楊狀元與永寧文化,永寧文化與楊狀文等。

他出生天府之國的新都,與川南邊陲一縣結緣,用詩文造就濃郁文風

目睹永寧歷代人才俊彥輩出,永寧子弟個個奮發圖強。矚目川滇黔三省,絢爛的文化之光令敘永生輝,濃郁的民間文風令敘永放彩。從楊狀元到如今, 5—6百年風雨過去,是永寧無數代人的艱辛和努力,才形成了這股文風傳承發揚,作為後輩子孫,我們有責任和義務弘揚這股文風。說到此,讓人想到敘永一中創辦人李盤谷(光緒癸卯舉人,甲辰進士,官任江蘇知縣。創辦永寧中學堂,提廟租以充學費)。

他詩文豪邁,為人爽直,非常關心教育。現一中校園內還存有李盤谷、陸更夫等先賢塑像,供人瞻仰。此乃川南百年名校,英才成長搖籃!代代才俊輩出,英才濟濟。過去曾為人人稱道之省立中學校,校內圖書館藏乃川滇黔之最。其辦學悠久,國內名師執教,迎下郝郝輝煌校史。校內有“思源亭”一座,飛角翹簷、巰璃金瓦,表達學子“飲水思源,不忘師恩”之意。亭下永寧河流清波奔湧,無限風光,景色極佳。

但而今的“思源亭”卻非昔日,心略有不安。再看楊狀元多次走過的“普市”,那裡的鹽馬道也是山草沒膝,一派荒蕪。扒開草叢,幸而石板古道片斷猶存。而逶迤二三公里連接普佔、佔底老街區的石級,在修馬路時也已毫不容情被撤除。老官衙、遺址、石碑、告示等,有的進了老鄉家豬圈板,有的成了村民進院墊腳石,還有甚至毀斷數截丟棄荒地。那些古建築前雕工精湛、象徵吉祥和威嚴的大小眾多石獅們,則不知去向,去到何處也無人問津。

他出生天府之國的新都,與川南邊陲一縣結緣,用詩文造就濃郁文風

文物不可再生,這座古老而光榮的敘永城,有多少文物在不經意間毀損和消失了呢? 國家進行全國文物普查,普查後對現存的文物如何進行保護,這是全國普遍存在的問題。作為永寧子孫,應當提高認識,身體力行,落實到行動中去。如果大家都行動起來,永寧這些珍貴的“寶貝”也就能物盡其用,助力永寧發展,為永寧添輝添彩了。

過去曾令綏先生曾撰寫了《敘永文物過眼錄) 一書,記述了他見到過的永寧古玩文物,其內容何其豐富,而今卻又能再見幾許呢?歷史文化名城敘永,有多少這樣的古蹟和遺存“寶貝”需我們去保護、發掘啊!山川鍾靈、人文毓秀做敘永,歷史沉澱深厚,教育辦得也很出色。這些資源、文物,我們都該好好珍惜,珍惜祖先留下的這些“寶藏”,讓她長存於世,綻放光華。楊狀元喜愛的這些永寧風物,更要物盡其用,不負古人期許!當年對“曹震疏河之功”楊狀元尚能大聲疾呼,讓人們記下他的功德,我們又為何不能像楊狀元一般,為保護、傳承、弘揚永寧文物大聲疾呼呢?只要我們人人都提高了認識,何愁古邑歷史文化得不到弘揚,風物、文風得不到保護、傳承。

永寧古風、古蹟、古物一定能保護、傳承好;永寧古風、古蹟、古物一定能弘揚、光大。助力永寧發展,增添永寧魅力,為敘永經濟建設添上迷人的光芒,為敘永社會前進作出不可限量的貢獻。永寧歷史永存、永寧文物永存、永寧與楊狀元永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