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庙与白马荡

龙虬镇东北角有一个庄子叫白马村,住着400多户人家,它四周河汊交织,水荡相连。据老人说,那地方原先没有庄名。到了三国时代,有个秣陵尉蒋济,带领一支队伍驻扎在那高垛上,纪律严明,秋毫无犯。蒋济有一匹坐骑,是混身没有一根杂毛的大白马,很有灵性,且通人心。有一次,大白马在芦荡中悠闲地吃草。当时,一个中年农民从荡里回家吃饭见一时没有渡船,等不及,卷起裤管下水,爬有五丈宽的坝头,却越爬越深,直到水漫项脖子,连呼“救命”!忽地,大白马听见,挣脱缰绳,昂起头,扬开四蹄奋然向呼救声奔去,大白马跳下水,张开蒲扇似的马尾巴,浮在水面,挨着那农民的身子,搭救上岸,马夫把白马救人的情景报告蒋济,蒋济召集全体官兵,牵着大白马,给大白马披红,拍拍马的臀部,叙说大白马的功劳,号令大家向大白马看齐,到了一个地方,官兵要爱护当地的一草一木,上战场要勇敢杀敌立功,当地的人看出秣陵尉蒋济带领的是一支好兵好马,家家户户,送粮草的送粮草,抬米馒的抬米馒,吹着锁呐敲锣打鼓成群结队的来慰劳蒋济的兵马。

两天过去了,那垛上有一女人难产,虽有接生姥姥在场忙着,但孩子横在腹中出不来,产妇肚痛,喊声不绝,接生姥姥光啧嘴,束手无策,全家人急坏了,没得主意。蒋济知道这情况,也帮着作急,带部队到前方杀敌,是为着国泰民安,眼前救人也是为民。忽然,他想到自己立功的坐骑,迅速用一块四四方方的硬纸片,写上:“若会接生者,救人要紧,”九个大字,挂在马脖上,叫家里人把产妇坐在大布袋里驼在马背上,蒋济的大白马也真通人性,腾开四蹄,急走如飞,向高邮城奔去,一路上,遇水涉水,逢桥过桥,奔驰起来,保持身子平稳,避免产妇受痛,两顿饭的功夫,到了县城。

一进城,惊动了大街小巷的人,都出来看稀奇。这时,大白马放慢脚步,城里人一见马脖了挂着硬纸牌,再加上产妇的呼救,才知内情,有一接产的医生行善,接回产妇,动了手术。

太阳落山,大白马赶回驻地,不见它的主人,因为前方战事 危急,蒋济不敢怠慢,率领队伍赶到前线去 ,据说,在战斗中,蒋济阵亡,大白马也离开那高垛子,追赶部队去了。

事后,当地百姓为哀悼蒋济,纪念白马,建造一座庙,在庙里塑起一尊蒋济的像,还塑了白马像,起名为白马庙。每年春天,芦苇放青的时候,家家都要上庙会,带着香烛到庙里敬拜蒋济的大白马。从那时起,庄名也有了叫“白马庙”,一直叫到今天。不过,庙宇已年久无存,但白马救人的故事却在在民间代代相传着。

白马庙南面与东首有一片芦苇丛生地,叫白马荡,近4000亩面积,是生长芦苇茅草的草滩,龟兔出没,爬行的爬行,奔突的奔突。洪涝时,云雾腾腾,白水茫茫,舟楫穿梭,帆影点点。春天,芦苇放青,遍地绿毯,空中的鸟雀成群结队的上下翻飞;水里的鱼虾一趟趟地来回游戏。夏季,芦苇荡里成了孩童嬉戏打水仗之地,又是大人们脱去裤管,背着篾篓,下水捞鱼摸虾,掏蟹踩蚌。发洪水那几天,水里不时发出“骨隆”水响声,漾开旋涡,溅起水花,这是鲤鱼在咬蚊子,白马荡周围的人带着鱼网,扛着鱼罩,(篾工制作的取鱼工具,用竹篾编织,像筒,圆圆的,罩下端有尖尖的篾刺)或是钢叉,慢慢的轻轻地走到水响处,对着鱼儿用罩猛力一按,活蹦乱跳的鱼就被罩住。一般多是夜晚,撑着小船,点亮马灯,下荡罩着鱼最多,日热水暖,芦苇青青,一节顶一节长着了,像竹龙,叶儿扁扁的,微风摇动,刮起大风,叶片撞着叶片,沙沙作响,身边碧绿的蒲作伴,携手荡漾。端午节到了,嫂子姑娘提着竹篮下荡,捆成一扎一扎的,回家用糯米包粽子。因为用叶包糯米粽子,味道清香。秋季,天气渐凉,芦苇顶端穿着雪白的芦花,有的像马尾巴,有的如老人的发摇曳生姿,好一处亮丽的景致。

1978年1月,张轩乡党委考虑到,近4000亩面积的白马荡,只生长芦苇茅草的荒滩,土地贫脊,加之水系的变化,芦苇生长衰退,靠出售细杆芦苇的烧草取得收入,其经济价值十分低微,这里长期以来又被称为天然蓄水池,发水季节,浪涛滚滚,对四面大堤形成了白色的恐怖和威胁。宁可花大力气开发荡滩,也不能用粮田来搞多种经营。“民以食为天”爱惜土地是每个庄稼人的起码意识,更是张轩乡党委一班人的意识,他们算小账,匡大账,先从经济效益入手,整个草荡年亩产柴草30担,产值不足百元,纯收入仅仅60元封顶,开滩营造基地林。以15年为一轮代期,年亩增1立方木材,产值500元,如能复合经营,可得纯收入500元以上,是原收入的8倍多,从社会效益看,林场办起采,能使一批剩余劳力得到投入,在为社会提供木材同时,满足社会各种需要,再算一算生态效益账,一亩森林要比无林地多蓄水20吨,可保护100多亩农作物免受风灾,一个月可吸取67公斤二氧化炭,一年吸附灰尘50吨,这既能防止噪声污染,又改善了小气候和环境。

张轩乡党委通过算账,统了思想认识,1978年冬天,在市林业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组织劳力造垛田93亩,在垛田中栽植池杉,一万多株,进行了育林试验,并利用林间隙地种农副产品,使用垛沟养鱼,抽调了一些能人进行精心管理。一年后,林、副、鱼生产良好,事实证明,开发荡滩,植树造林,改良土壤,复合经营,是项行之有效的大好事,至那时,一个造福子孙后代的浩大工程在党委一班人胸中完全酝酿成熟。

为唤醒这沉睡千百年的白马荒草荡,使之变成宝藏,开展了一场全民参加的大会战。 ‘

1981年秋收一结束, 白马荡所属周围的强民,高家、白马、友谊、卞阳等7村21个组抢割了芦苇和茅草。入冬全乡所有劳力肩挑泥担手握铁锹,浩浩荡荡开赴东西2.5公里,南北1公里的强民滩,开始了征服满地发钉似刺的芦柴桩,交织如网的茅草根,还有脚踩进去难以自拔的沼泽泥塘的战斗。

82年春节一过,树苗从外地运回。从81年到83年,连续三个冬季开挖和栽植,保证了开挖一片,栽植一片,成活一片,利用一片,建成垛宽8至12米,沟宽3至16米的不同模式的林地2846亩,并辟有林业专用圃50亩,共植树24万多株,建起了原张轩的一片颇具规模的人工林场。

如今,张轩林场这片茂密的池杉林,已经成了华东地区罕见的平原人工林,春天繁花朵朵,鸟语啁啾;夏日碧水绿树,凉爽宜人;秋天鱼跳虾跃,果实累累;冬季飞禽盘旋,走兽出没。吸引了无数作家,诗人们的光顾,使他们沉浸到这返朴归真的天然意境之中,1991年10月3日,著名作家汪曾祺回家探亲,也特地光临,激动地写下了“二十年树木非容易,留与儿孙得荫凉”的警句。

这用汗水开辟的绿色世界,不但时时调节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而且给祖祖辈辈从土里刨食的张轩人创立了一条致富途径,原张轩乡的干部群众发挥了聪明才智,坚持以林为主。立体开发,综合经营的方针,巧妙地利用林间的水面,空地和野生杂草,科学地进行了林农、渔牧的结合,同时又开发出了500亩垛宽25米,沟宽15米模式新林带,充分利用了自然资源,终于把白马荡里的强民滩变成了一座取之不尽的绿色银行。 当时,张轩林场已在育苗,营林和科研方面起到了示范和样板作用。成了高邮市的种苗基地,速丰林科研实验基地,引来了美国、德国,印度、加拿大、尼泊尔、日本等9个国家15名外宾考察。陈丕显、何康、刘广运、孙家正、姜永荣等上级领导莅临指导。此外还接待了卢嘉锡、熊文愈、江泽慧等学者,教授,权威的林学家,生态学家们以及国内7个省、市3千多人次观摩。三次全国林业学术研究会将它作为参观的现场。

白马荡林场成为镶嵌在苏北里下河粮仓的一颗绿色明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