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启蒙:和孩子来一场时尚的古典之旅言谈举止瞬间高大上

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文言文,也就是古文。

每个小小的故事,却是蕴含着大大的哲理,最能启迪孩子,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国学经典,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地滋润着孩子,无形之中拥有深厚的语文文化素养和高雅不凡的言谈举止!

古文启蒙:和孩子来一场时尚的古典之旅言谈举止瞬间高大上

今天我们学习的文言文选自《山海经》的《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詨。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

译文:

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

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

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注释:

1.曰:叫作。2.发鸠之山:古代传说中的山名。

3.拓木:拓树,桑树的一种。4.状:形状。

6.文首:头上有花纹。文,同“纹”,花纹。

7.其鸣自詨:它的叫声是在呼唤自己的名字。

8.是:这。9.炎帝之少女:炎帝的小女儿。

10.故:所以。11.湮:填塞。5.乌:乌鸦。

古文启蒙:和孩子来一场时尚的古典之旅言谈举止瞬间高大上

赏析:

这则神话故事刻画了英勇顽强的精卫鸟的形象,反映了古代人民征服水患的强烈愿望和不惧艰辛,勤奋劳作,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

感谢关注魔宝星辰,您的关注、点赞和转发是对小编最大的支持和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