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以下內容轉載自作者:江湖豆腐,"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作者注:近日,多起知名企業勞資糾紛事件刷屏,引發網絡熱議。昨日,筆者與一位格隆匯會員在線下交流時談及此事時,對方的一些觀點讓筆者深有感觸,故此於今天整理出來與大家分享。由於口述比較隨意,文中一些內容是由作者事後重新補充的,但文本敘事方面仍以第一人稱來表述。

格隆匯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

近期有兩家知名民企的勞資糾紛事件刷屏,網絡關注度很高。關於事件本身的來龍去脈,網上已經有許多文章談及,這裡我就不再贅述了,今天我只想在這裡談談我在外資企業工作十多年來的一些經歷和感觸,以及對企業文化建設和股票投資的一些個人思考。

我不想公開我們公司的名字,主要有兩點考慮:一是,我不希望讓你們覺得我在這裡說這些是給公司做宣傳,實際上我們公司內部分工非常明確,外宣內宣都有專人,我不是那個部門的人,這種事根本落不到我頭上;二是,等下我也打算說說我們公司的壞話,我不想被人認出來。

文中觀點,欠妥之處,在所難免,還望各位讀者見諒。

1一入外企二十年

我是1999年大學畢業的時候,直接通過校招進入這家外企的,那時候房價還很便宜,我一個月薪資能買好幾平米的房子,在當時算是很高薪的工作。我父母對我的工作很滿意,收入是一個方面,更重要的是我能和他們同在一個城市裡生活,雖然距離還是有點遠。

我父母覺得我運氣很好,但是我當時年紀小,懵懵懂懂之間,並不覺得這份工作有多麼好。同班同學裡,有考上公務員的,也有去國企或者民企的,但是去外企的相對較少,只有幾個人而已。

2000年的時候,有一本書特別火,就是吳士宏女士的《逆風飛揚》。那時候,她是中國IT行業的風雲人物,知名度之高就像今天的馬雲、馬化騰。吳女士從一介藍領成長為微軟大中華區CEO,這樣的故事在當時簡直是個奇蹟,而這個故事也激勵了很多像我這樣剛剛加入外企的年輕人。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我一直期望自己能夠像她一樣成為外企高管,但很遺憾的是,至今我仍然只是一個職級很低的基層管理者。

我自幼學習成績一直優秀,出身名校,自認為業務能力不錯,二十年來兢兢業業,也曾多次獲得公司的嘉獎和上司的好評,然而雖然獲得多次加薪,但職級終究也就提了一點點而已。四十多歲的人了,職場前景不過如此,所以說句心裡話,失落感肯定是有的。

我發現,外企裡的中國員工多少都有和我相似的經歷,這種失落是一個普遍現象,所以我們這些人聚在一起的時候,也愛吐槽外企的種種不公。

但是,吐槽歸吐槽,其實內心裡我們都明白一點:歐美名企裡雖然也有各種不公,但與中國本土的民企相比,這些事簡直不叫事兒。

這二十年裡,我有許多次機會跳槽出走,我也曾經為對方的高薪心動不已,但最後我都放棄了。主要是因為我在外企久了,習慣了這裡的企業文化氛圍,實在是受不了某些中國名企的行事作風。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現在,我知道自己再也不可能成為第二個吳士宏,但我願意在這家公司繼續做一顆螺絲釘。

2遵守規則,就是最好的企業文化

這幾天我看到網上不少人在說企業文化,因為很多人從這次的中國名企勞資糾紛事件中看到了深層次的企業文化原因,但是我很不認同的一點是,很多人在這個問題上和稀泥。

比如有人認為,涉事的這家名企出了名的有錢,給員工的薪資也是出了名的高,於是社會應該包容它,它此舉必定是事出有因,只是這個"因",企業方沒有說出來。至於為什麼不說出來呢?可能是因為他們有苦衷。

對於這種深度斯德哥爾摩症患者,我其實沒什麼好說的,在中國最不缺的就是這種在別人遭事兒的時候勸別人大度的"老好人"。按郭德綱的說法,我們得離這種人遠一點,因為萬一他被雷劈的時候,可能會連累到我們。

還有一些人認為,這種情況不是當事企業的個案,而是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只是這次的個案表現得極端了一些,因此根本原因不在於企業本身,責備企業無意義。

對於這種觀點,我承認這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社會現象,但不能因為別處有更惡劣的事,就把眼前這事輕輕放過。當年我們沒有因為某人高喊"我爸是李剛"就讓他跑了,今天也不應該因為某企業有過貢獻就把它輕拿輕放。

社會有規則,無論是多麼強勢的企業還是個人,都應該遵守社會規則。破壞社會規則的企業或個人必須受到懲罰,這也是一條必須遵守的社會規則,怎麼能隨便和兩把稀泥就算了呢?

在遵守社會規則方面,我覺得外企是中國企業學習的榜樣。

比如我們公司,從領導到員工都有一種默契,在你的休息時段,無論是上級還是同事,都會盡量不拿公事打擾你。如果真的不得不在你休息時段打你電話,那通常是真的有十萬火急的事情,而且對方肯定是不停地道歉,等下次和你見面的時候還得反覆道歉,並且公司還會給你結算加班費,額度嚴格按中國《勞動法》執行。

比如加班這種事,有時候也是在所難免,但需要加班的時候一定是提前通知,並且要徵求員工意見。至於加班費,根本不用擔心,必定是按《勞動法》標準結算的。

更難得的是,這些都沒有附加條件。公司認為,遵守社會規則是天經地義的,不需要任何附加條件。

我覺得歐美名企最nice的一點就是守規則,而反觀我們的本土企業,這方面真是沒法比。即便是那些中國最頂尖的公司,在這方面也還差得遠。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當然我也不想給外企洗地,所以這裡我也要特別說一點,外企有外企的坑。很多歐美名企,雖然很守規則,但也很喜歡鑽規則的空子。比如我們母公司有一個龐大的法務團隊,這幫人除了應付公司的日常法務工作之外,還有一項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各種法律漏洞供公司在各個細分賽道上"彎道超車"用。

但是即便是鑽法律空子,人家也是光明正大地拿著法律文本一條一條地跟你細掰,而不是像某些中國企業那樣,就賭員工不敢聲張,或者就賭監管者看不見,或者就賭自己運氣好能逃過社會懲罰。

儘管都是鉚足了勁佔規則的便宜,但是這兩種方式之間有著極大的格調差異,這種格調差異也導致了截然不同的社會性後果。

歐美名企的誠信度平均水準很高,一旦規則定好,他們會嚴格按照規則辦事,各種扯皮的合同糾紛要少很多,這就極大地節約了社會交易成本以及社會監管成本。

今年曾經有一部叫《美國工廠》的美國紀錄片很火,片中有一個細節是,曹德旺邀請美國工廠裡的管理人員到福耀玻璃參觀,美國人被中國工廠裡的企業文化建設給震驚了。這個細節讓我很感觸,我相信他們真的被驚到了,但是其驚訝的原因可能和網上很多人設想的不太一樣。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很多中國企業認為,所謂企業文化建設就是唱唱公司歌、跳跳公司舞、喊喊公司的口號,但其實在歐美名企看來,這算Party都很勉強,這些事和企業文化根本沒有任何關聯。

在國際一流企業裡,有一個基本共識,就是"所有人在對內對外的各項工作中都嚴格遵守社會規則,這就是最好的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這種事既簡單又複雜。谷歌的企業文化中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作惡",說起來太簡單了,但實踐中要想事事都遵循這個原則可就太難了。

3旗幟鮮明地反對一種荒唐的邏輯

我這幾天在網上看到一種非常荒唐的邏輯,居然有不少人認為,如果中國企業都遵守《勞動法》,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更荒唐的是,底下點贊支持的人還挺多。在此,我必須旗幟鮮明地表明立場,我堅決反對這種邏輯。

這些人認為,遵守《勞動法》會導致企業成本升高,從而失去市場競爭力,最終被市場淘汰。這種觀點簡直匪夷所思!

中國企業難道遵守中國法律難道不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嗎?這種事居然也能找出奇葩的理由?真要覺得法律不符合實際,那就去推動國家立法機構修改法律,而不是對它陽奉陰違,並視之為理所當然!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首先,從經濟學基礎邏輯來說,遵守規則是最節約成本的方式,而不是增加成本的方式。假如遵守規則反而會增加成本,那要這個規則幹什麼?把它取消了豈不是對社會運轉更好?

其次,從我的實際觀察來看,遵守規則並沒有讓外資企業失去競爭力,相反,它提高了我們的競爭力。

比如,我們的供應商對我們的忠誠度非常高,而其實我們給他們的採購價格是低於其他採購商的,但我們按合同期如約支付,從不無故拖欠貨款,更不會耍無賴扯皮,所以供應商都願意給我們低價,甚至很多供應商都以給我們供貨為榮。

比如,我們的員工忠誠度也很高,離職率很低,避免了人員頻繁流動帶來的管理成本。

為什麼會有"遵守規則會導致企業破產"這種奇談怪論呢?難道是因為不遵守規則久了,養成如此怪異的思維習慣?

除此之外,我還想說的是,我們努力工作為的是生活幸福,如果失去這個初心,則努力工作毫無意義。勤奮到禿頂,加班到猝死,有命賺,沒命花,又有何用?

在這裡我要補充幾句。我當然理解中小企業的實際難處,但是像本次事件中的這些超級大企業,這些中國最頂級的知名企業居然也這麼幹,我完全不能理解了。明明企業利潤超級高,明明動輒百萬年薪,明明一副從不在乎錢的樣子,為什麼不肯遵守社會規則呢?

退一步而言,如果真的就是發自內心地不肯遵守,那也請去把法律條文仔細地查,一條一條地掰,堂堂正正地來剛正面,而不是背後偷偷摸摸地用這種套路。

4結語

曾經有大廠開很高的薪資希望我跳槽,我為之怦然心動,一度輾轉反側,但是我最終沒有去。我也是個普通人,我當然也想盡可能多地賺點錢,但是我想來想去,終究對它們的企業文化無法認同。

在外企二十年,我覺得這裡企業文化最好的一點是,公司在各個細節上都把員工當作平等的人來看。但是據我觀察,很多人在某類中國企業裡待久了,自己都不把自己當人看。他們甘當"社畜",相信996是自己前世修來的福報,並四處奉勸他人也接受這種價值觀,無論如何都不想再做一個正常人類了。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我不想做社畜,我根本不相信996福報論,所以我一直沒能從職場賺到大錢,而我身邊確實有不少人通過做"社畜"的方式賺得比我多很多。但是我一點都不羨慕他們,真的,因為我相信自己能夠工作到退休年齡,但我真的不相信他們能平平安安工作到退休。

這些年房價飛漲,我的薪資雖然有所增長,但性價比其實還不如當年剛剛工作的時候。不過,我也通過自己的人生閱歷和思維方式,以有點另類的方式獲得了還不錯的投資收益。我認為這是一種很好的投資方式,在此也分享給大家。

這個方式說起來其實非常簡單,我只是徹底放棄了A股市場和美股中的中概股,選擇買了一些純正的美股中的頭部公司傻傻地不斷加倉了十多年,僅此而已。

我知道我自己根本不懂財務分析,不懂證券分析,但是我相信一條樸素的真理:"那些遵守社會規則的一流企業,它們永遠都會活得好,而且會越來越好,就這樣一直好下去。"

以上內容轉載自作者:江湖豆腐,"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深度:一個外企員工眼中的251事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