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按:1937年12月31日,應國立武漢大學

“抗戰問題研究會”的邀請,時任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中共長江中央局(又稱中共中央長江局)副書記周恩來,第一次從漢口八路軍駐武漢辦事處來到武昌珞珈山國立武漢大學,在學校禮堂發表了題為《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與任務》的演講,其記錄稿隨後被刊登於《戰時青年》雜誌創刊號。最近兩年,筆者一直忙於武漢大學周恩來舊居紀念館的改陳工作(預計今年11月完工),在今天這個特別的日子裡,特將周恩來83年前在我們武漢大學所留下的這篇抗戰演講錄予以全文轉載,謹此紀念中華民族抗日戰爭勝利75週年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8年,周恩來在武漢的留影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8年夏,周恩來、鄧穎超夫婦寓居武昌珞珈山期間與美國記者埃德加·斯諾的合影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20世紀30年代的武漢大學學生食堂及禮堂(現為櫻園食堂與學生俱樂部)。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第一次來到武漢大學時,即在此處發表演講。此外,1938年秋,周恩來還在這裡就抗日形勢與統戰政策問題發表過一次演講。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8年1月,《戰時青年》雜誌創刊號上刊登的周恩來1937年12月31日在武漢大學的演講詞——《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與任務》




現階段青年運動的性質與任務


周恩來

(二十六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周先生在武漢大學講演。這是陳用文君筆記的講演錄。錄後沒給周先生看過,如有和原意不符的地方,當由編者負責。)


  能在全國抗戰中心的武漢與諸位進步的同學見面,確是十年以來難得的機會。在舉國一致抗戰的今天,我想,什麼事情都是和民族存亡這問題不可分離的;青年問題自然不能例外。因此,我們應該把當前的抗戰審慎地,精密地加以分析和估計。

一 · 今日的抗戰形勢


  五個月來的抗戰,使我們得到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未曾有過的寶貴的經驗與教訓,我們不論在前方或後方,都應該從這寶貴的經驗與教訓裡面去學習,更應該從而把握住抗戰的全部形勢。

  先來看看,五個月來的抗戰我們是沒有一點收穫的嗎?我們的回答是“不”:

  第一:不說近二十年,就是近百年來,也沒有過像這次這樣的動員全中國的兵力,進行各黨各派各個階層一致對外的抗戰。這個抗戰是非常神聖的,這個抗戰使我們中華民族在世界上矗立起來了!不錯,今天說來我們雖然是遭遇了些許的挫折,但那並不是致命的打擊,正因為這些許挫折,我們的打勝日本強盜的民族自信心,反而更堅強了。

  第二:十年來分崩離析的國家,在這個抗戰中統一起來了。過去雖然也有過部分的統一,但始終沒有徹底,自西安事變以來,全國才開始走上真正統一的道路,而且

堅強地一致對外的了。日本強盜便妒忌我們的統一,怕我們統一,於是爆發了蘆溝橋事變;但又正因為我們是走上統一的道路了,所以這個神聖的抗戰才能夠堅持到今天。

  第三:我們的軍隊不論在那方面都要比敵人落後,然而五個月來的抗戰,不論在東戰場或北戰場,我們英勇的兄弟雖然是壯烈地犧牲了很多,我們卻得到了很大的代價;這並不是說敵人的犧牲跟我們一樣大,而是說:和“九一八”時候比起來,我們是進步多了。例如今天的華北,雖然大部分被佔了,但只不過是鐵路沿線的一些地方,佔我廣大人民所掌握的地區還不過十之一二;這說明什麼?這說明我們在軍事上不會給日本強盜輕輕易易佔領我們廣大的土地的。

  第四:我們在政治上因為抗戰的發動也已經有了很大的基本上的改動;今天,在全民族的統一的意志之下,抗日的自由也可以有了。

  第五:因為中國的堅持抗戰,不論東戰場或北戰場的消息,都使

全世界進步的,愛好和平的人士聞而起敬;我們在國際上的地位是提高了。

  以上便是我們五個月來抗戰的成績。這成績使我們抗戰必勝的信心更大了,正如蔣先生所說:“貫徹抗戰到底,最後勝利必屬於我”。我們失去了這個自信,我們的前途將怎麼樣?我們都是青年人,我們每個人至少還得有三幾十年的生活,那我們這三幾十年的前途將怎麼樣?倘若再顧及到我們的兒孫,那我們兒孫將來的前途又怎麼樣?……我們冷靜地想一想,在這個短短的時期內我們獲得的成績,是歷史上空前所未有的。好比在拳鬥中擦破了一點皮,那不是重要的,在持久的戰鬥中,我們會鍛鍊得更英勇,更強大起來!

  但,這裡要問:我們為什麼打了敗仗?我們為什麼喪失了這許多土地?不能單從主觀上來回答這問題,我們要從歷史上看:

  第一:跟日本相比,我們可以說是毫無準備的,而敵人自甲午戰後到現在可準備了四五十年。我們不但在“九一八”以前沒有準備,即“九一八”以後也沒有一點;縱或有一些,卻與內戰抵消了。

所以這次我們人力的犧牲雖然在敵人的三倍以上(敵十一萬餘,我四十萬餘),已總算是很好的成績了。提起這,有兩個附帶的問題要講:

  1.不要準備也可以抗戰嗎?記得在西安時我曾與一個大公報的記者談過這問題,當時我給他的答覆是:我們不是不要準備,我們要的。不過要的是迫切的有效的準備;我們不要那長期的,遠水救不得近火的準備。

  2.不要精良的武器與軍事上的技術條件也可以抗戰嗎?我們雖然不是唯武器論者,但武器的裝備不夠,與技術條件高度的敵人打仗,當然不會取得決定的勝利。我們之所以不能認為八路軍在山西打的那點勝仗為滿足的,也因為他們的武器裝備太不夠,到今天還沒有一點較重的武器的原故。

  第二:在政治上,我們同樣沒有什麼準備,而敵人準備了四五十年,幾乎在我們各大城市,都有了他的特務機關了,幾乎在我們的各個角落,都有了他的政治活動了。敵人在我們的國內打仗,常常能取得許多方便,而我們自己卻不能,有時反而碰到許多困難。

  第三:在經濟上,諸位研究學問的很知道,中日的經濟是根本不能對比的;我們無疑地都處在劣勢的地位,敵人把軍隊運到前線來只消三四天,我們呢,自己的軍隊開到前線,大體說來,總得兩個月左右。

  其次,在主觀上,我們也不能說沒有缺陷。

  第一:全國各地的行政機構還沒有完全適合於戰時的組織;縱爾有,往往只盡些消極作用,有的甚至妨礙抗戰。

  第二:在五個月來的抗戰中,戰略戰術上的錯誤也是不可免的。比如在上海,英勇地抗戰了三個多月,是全世界所讚不絕口的,然而兵力的分配實在有些不適當;當時若能抽一部分主力到華北的戰場上去,把戰爭的重心放在華北,那今天的東線大致不會到這地步,一方面敵人在華北也不至於這樣長驅直入。至於戰術上的缺點,屬於專門問題,這裡可以不談。

  第三:我們知道,組織就是力量。可是這五個月來,

全民動員還沒有切實地好好幹起來。

  這是我們抗戰以來各方面的缺陷。我們是失利了,但這便能決定了中日戰爭的勝負了嗎?不能的!決定勝負的時候是在我們長期抗戰中的最後一分鐘。而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地大物博,人口眾多”的中華民族的,因為——

  第一:中國本身的力量是增了強〔強了〕抑或是削弱呢?我想:根據剛才說的那些成績,在長期的抗戰中,我們的力量是會一天天地長大起來的。

  第二:日本的長處在侵略的初期,是必然會發揚出來的,因為他已經準備了四十多年了,現在正是他拿準備的力量來應用的時候。可是他的弱點一定會在長期的戰爭中暴露出來的。因為一則他國內的經濟會因危機逐漸加深,終於崩潰。其次,日本的軍需工業缺乏原料。再則他的兵力不夠分配,他們敵人不止中國一國,他用在中國的兵力不能超過他全部兵力的三分之一,究竟是否繼續增兵到中國來呢,敵人今天深深地躊躕著了,蔣先生所說

“敵人愈深入則愈危險愈困難”,也就是這個意思。再其次,敵人內部各階階〔級〕的矛盾,在我們長期的抗戰中,必然漸漸深刻起來。

  第三:國際間的同情和援助,顯然站在於我們有利的方面,而且一天一天在成長起來了。尤其是全世界工人階級,比如美國工人為了我們的抗戰而罷工……給予我們的同情更大。今天的英美之間雖然還存在著矛盾,不過反對日本的侵略我國卻是一致的。德國與日本在進攻中國這一點上,見解也未必一致。法蘇等愛好和平的國家,正切實地給予我們幫助,我們目前雖然尚未盡善盡美地應用這些幫助,但不久的將來,就會改善的。


二 · 今日青年運動的性質


  根據今天抗戰的形勢,我們現在來說一說目前青年的環境。

  今天,無疑是個變動的,戰鬥的,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時代。敵人要我們每個人,每個人的子子孫孫都做亡國奴,我們要求生路,便只有抗戰,便只有堅持抗戰到底。這時代是戰鬥的,這時代不能與過去五四,五卅,一九二五大革命時代相比,過去是對內的,局部的政治鬥爭,這一次卻是對外的,全面的,反法西斯侵略的抗戰。現在是整個被壓迫,被屠殺,被姦淫,被侵略的中華民族的人民起來反抗的時候,所以現在的形勢全變了。在國家環境整個的變動下,青年在這時代裡所佔的地位是最困難而又最重要的。如今我們青年再不能如過去那樣的學習,找工作,結婚……了,再也不能依照平常的生活秩序過日子。戰爭了,我們再不能安心求學了,文化中心的京,滬,平,津,粵,漢,已去其四,後方的學校,也多半停了課,成千成萬的青年人無家可歸,無學可求,尤其是東北的青年朋友,一再地飄泊流浪,一再地嘗受人世間的慘痛,一個名叫“松花江上”的歌曲,真使傷心的人斷腸。……是的,然而我們應該驕傲,應該自負。我們這一代青年應該慶幸恰好生活在這樣大的動亂的時代裡。我們要在這時代裡學習得充實起來,鍛鍊得強健起來。

  我們青年不僅僅有今天,而且還有遠大的未來。他不僅管自己的一生,而且還要管及他的子孫,他的後代。

今天的青年不僅要問:怎好〔樣〕爭取抗戰最後的勝利?而且要問:在抗戰的勝利取得後,怎樣改造中國,使她成為一個自由的,民主的,共和的國家。

  因此,我們想,在積極方面,這是一個最好的時期。它可以把我們這一輩子的青年鍛鍊得更偉大,前程更遠。這機會在平常是很難找到的。



三 · 今日青年運動的任務


  我們中國的青年,不僅要在救亡的事業中復興民族的危亡,而且要擔負起將來建國的責任。救國,建國,我想:“任重道遠”這四個字加在中國青年的身上是非常恰當的。

  我們今天應該努力的方向是什麼?我貢獻給諸位青年朋友的有四個:

  第一:到軍隊裡去——這是在今天挽救民族危亡的最有效的方法。建立生力軍,充實我們的舊隊伍,責任都在我們青年朋友的肩上。我想,一個人不能自衛,便不能做人,國家也是這樣。所以我們最好受正規的軍事訓練,隨時到直接殺敵的戰場上去。

  第二:到戰地服務去——戰地的民眾缺乏組織,到處在流浪著,彷徨著,要起來自衛,要起來鬥爭,卻沒有人領導,我們得去把他們組織起來,武裝起來,領導著他們去做游擊戰,去配合正規軍的行動,去封鎖消息,堅壁清野,破壞敵人必經的交通線……至少也得做到軍民合作,使漢奸活動不易。

  第三:到鄉村中去——我們雖然失去了許多地方,但後方還是廣大的城鎮;今天的後方民眾,有許多還不知道抗日是什麼一回事的。我們要繼續作戰,繼續加強軍隊的戰鬥力,必須動員起廣大的群眾到軍隊中來。我們要改良過去那種不合理的動員方式。有能為的青年們,因此必須有組織的,直接的下鄉動員群眾,使農村壯丁勇敢地,自動地到前線去。在工作的時候,我們得注意優待抗日軍人家屬的問題。最好能夠做到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讓鄉下有錢的而不願當兵的人切實負責贍養抗日軍人的家屬,使他們沒有後顧之憂。這樣,我相信,會

造成政府與人民的合作,減去許多磨擦的。再,我們還可以進行許多人民自衛的工作,準備將來配合著政府軍的抗戰。

  第四:到被敵人佔領了的地方去——我們再不能讓華東華南像東北四省一樣的給敵人安安穩穩地拿去了,我們要堅苦地在那殘暴的統治之下,鍛鍊我們自己,秘密地把我們的救國組織發展起來,把我們被壓迫的同胞暗地裡武裝起來,準備迎接我們正規軍的反攻,與我們的正規軍取得裡應外合

  我們青年的朋友們分散到群眾中去,分散到全國各個角落裡去,那我們的力量是無比的!

  工作和學習是分不開的。如今我們只有在不斷地學習中,我們的工作才能夠順利地展開。我相信,只要我們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的。我們要各找一個適合於自己的地方,去發揚我們自己的長處,去學習,去工作。

  這並不是說我們得拋棄以往的學習,而是根據以往的那點根基,去發揚光大去使理論適合於實際,去把知識活用。

  中國的青年運動有著最光榮的傳統,今天,我們青年面對著民族解放的鬥爭,我們的精神是偉大的。

  我們去工作,我們要克服任何的困難,我們要解除任何的疑團,我們是勇敢的,沉毅的,深刻的……抗戰的支柱。

  我們的前程是光明的,遠大的。

  青年的朋友們,努力去爭取抗戰的最後的勝利,努力去爭取獨立的,自由的,幸福的新中國的來臨!


《戰時青年》創刊號(第1期),

1938年1月10日,第19-26頁



最後,再來探訪一下當年的“歷史現場”——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1937年12月31日,周恩來在武漢大學的第一次演講(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