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學點兒佛法,參悟諸行無常

疫情之下,學點兒佛法,參悟諸行無常

疫情宅家,閒來無事,剛好可以參悟一點兒佛法。讀的是《佛陀傳》。


《佛陀傳》原名《故道白雲》,乃一行禪師著作,系全世界影響力最大的佛陀傳記。主要記述佛陀從出生、成長、出家、修行、得道、弘法,直至寂滅的完整一生。


佛陀是人,不是神,會死掉,這估計會令不少人驚訝。佛陀原名喬達摩·悉達多,是淨飯王的兒子,古代中印度迦毗羅衛國的釋迦族人。得道以後,才被尊稱為“佛陀”,意為“醒覺之人”。佛陀有妻有子,只是困頓於生、老、病、死,又被貪婪、憤怒、憎恨、情慾、嫉妒和驕傲等灼燒,終不能得到內心的祥和與平靜。於是,佛陀辭別父母、妻兒,踏上獨自修行的道路,以期證得大道,解脫眾生之苦。


佛陀出走王宮,來到荒野,打坐在畢缽羅樹下,仔細參悟,甚至一度用不吃不喝去苦修。後來佛陀發現,苦修是不能幫助自己獲得大道的。然後,他還是回到正常飲食,這樣才有精力去參悟。佛陀禪坐,保持念力的集中,用細心專注的覺察力去體會每一個事物,身體裡的細胞、耳邊的清風、掉落的樹葉,以及抵唱的蟲鳴……


忽然,佛陀明白,一切痛苦,源自無明。


無明是貪慾、憤怒、傲慢、疑惑、嫉妒和恐懼的根源。他體悟到,解脫之竅門是要破除無明,深入實相之中去直接體驗親證。深入實相,也即看到萬事萬物(佛學慣稱“萬法”)的本來面目,使用的妙法就是念念留心專注,以覺察之光去照亮所有狀態的本體。因為,無明是一切痛苦的根源,而保持念念留心專注,處處覺察,就是讓一切明白了悟。


下面說幾個佛學最重要的概念。是佛陀證得的大道,是破除無明之後,看到實相本身的道理,也可以以此來看待整個世界和人生。不過,佛法精深,這裡的闡述,只是個人的理解,或許不準,甚至悖謬。如有同好者,歡迎交流。


空。


佛學稱萬法皆空,空不是指空無一物,空是指空無自性。所謂自性,就是一切事物都根本沒有個別獨立的體性。空,並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它是指沒有東西可以獨立存在。


你是誰?誰是你?有什麼東西能說明你就是你?“是”是什麼意思?古希臘的哲學有專門研究這個的學問,也即形而上學。形而上學研究“是”,也就是“be”。我們說,這是一個蘋果,那這裡的“是”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東西讓“是”得以為是?只有一個“蘋果性”的東西能夠說明這是蘋果嗎?我們所說的“是”,是從“蘋果性”來判斷這是蘋果的嗎?再如,這是一張桌子。那什麼又決定了這是一張桌子?有一個“桌子性”的東西決定這就是桌子嗎?“是”是什麼含義?假如真有一個“桌子性”的東西,那這個東西就是佛學所說的自性。


但是,桌子會毀滅的,蘋果會腐爛的,這時候還有一個“桌子性”“蘋果性”的東西存在嗎?拿人來說,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研究,一個人的身體裡的所有原子,大約會在幾個月的時間,全部更換一遍。當原來屬於你的原子,全部從你的身上換掉,你還是你嗎?當然,佛陀沒有現代物理學的知識,也不懂原子,佛陀是從互依性來理解的。


無我。


諸法無我。


一切世法,都是相互依存的。譬如一片樹葉,沒有太陽,沒有光和暖,樹葉能生存嗎?沒有泥土,沒有水,沒有空間,樹葉會生存嗎?一片樹葉的生存,是緣起,所有事物因緣和合,才得以存在。一片樹葉便是與萬事萬物相依的。事物因緣而起,所以空無自性,也就是無我。


一片樹葉,是空無自性的,但從這片葉子中,又可以看到太陽、看到水土、看到各種肥料有機物……因此,當你看到一片樹葉的時候,整個宇宙都存在於那片樹葉之中。佛學所謂“一花一世界”,便是這個意思。


任何一種現象的存在都有引致其他現象產生的可能性。一片樹葉,是因為萬事萬物的因緣和合而生,然後又回到萬事萬物中去,它是與萬法相依的,也就是說,只有萬法的存在,才有樹葉的存在,所以,一片樹葉哪有自己的“本性”呢?一片樹葉是空無自性的,它不過是萬法因緣和合而生出來的“相”,在構成它的所有因素中,沒有一樣東西能夠證明“我只是我,而不是任何別的東西”。


用現代物理學可以這樣理解,宇宙間的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子構成的,原子不生不滅。每個人的誕生,都是由來自四面八方的原子,比如父母身體、祖先、蔬菜、樹木、動物、石頭,甚至遠方星星的原子;種種原子,因為一個機緣湊在一起,從而拼湊成了你。這個機緣包含了你的父母結婚,也包含之前所有祖祖輩輩的生活,也包含地球形成,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而哺乳動物崛起,也包括靈長類從非洲大草原走出來。因此,你的出現包含了一切世法。


當你離開的時候,不過是拼湊成你的原子,消散出去,重新回到一切世法中去,去參與別的因緣和合,去形成別的事物。然而,在構成你的原子看,沒有一個原子上邊寫著“我只是我,而不是別的任何東西”。原子總是能湊成你,亦能消散去湊成別的東西。你來源於外界,外界也將來源於你。一切世法是相互依存的,一切世法也是空無自性的,沒有一個東西能永恆不變的證明“我只是我”,因而萬法都是無我的。


無常。


諸行無常。


“常”的意思是“永恆不變”,“無常”就是沒有永恆不變得事物。萬法都是互依的,萬法都是因緣和合而生,因緣和合而滅,連“自性”都沒有,哪裡會有永恆不變的事物呢?快樂不是永遠快樂的,痛苦也不是永遠痛苦的。


反過來想,萬事萬物都是在互依性中生長,只有彼處的東西發生變化,才有此處的東西得以形成,進一步,只有此處的東西再進入消散,更彼處的東西才能得以形成。但如果世法是有常的,即是永恆不變的,那每一個事物都是不變的,又哪來別的事物的變化呢?變化就是無常,無常就是變化。


無常的本源是,萬法皆無自性,因為沒有自性,沒有“我只是我”,所以才允許變化,才有了世法的形形色色。佛陀說,接受生命就是接受無常無我。如果你的生命是有常的,也就是永恆不變的,那要是你落在快樂中永恆不變還好,但如果你掉入到痛苦之中,依然永恆不變,那豈不是要痛苦終生了麼?快樂和痛苦,都是無常的,這樣反而才更能不悲不喜、無憂無懼。


實相。


無明,就是看不到萬法的實相。實相就好像我們常說的本質,要透過表面看到本質,在佛學中就是看到實相。什麼是實相?生、老、病、死是實相嗎?貪婪、憤怒、憎恨、情慾、嫉妒和驕傲是實相嗎?都不是。這些都是被無明遮蔽了的東西,不是實相,而只是呈現出來形形色色的“相”。


採用覺察之法,透過形形色色的“相”,然後就能看到萬法的實相。實相即是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空無自性。如果理解了生命的、世界的、萬事萬物的無常、無我、空無自性,那就不再有對生、老、病、死的憂懼,對貪、嗔、痴的執念,不再有無明導致的痛苦。不悲不喜,卻以慈悲心看待眾生。


分別心。


為什麼看不到實相?為什麼破除不了無明?眾生皆有如來相,卻為何眾生無能證得大道?原因是生了分別心。應該說,分別心與無明是互為因果的,因為無明,看不到實相,所以生了分別心,因為有分別心,更加看不到實相,也破除不了無明。


人心被無明遮蔽,就像星月被暴風中的黑雲遮蓋一般。因為不停地被妄想的浪潮障蔽著,人的心識便錯誤地將實相分成主客、自他、存亡、生死等相對意識。從這些分別心又再生妄見——愛恨、貪婪、嫉妒等等。萬法的實相都是無常無我的,萬法又有何區別呢?生出分別心種種,不過是徒增自己的痛苦罷了。


正念。


正念是念念留心專注的修行之法。佛學有“八正道”,就是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八正道就是生活在覺察中之道。而用心專注就是它的基石。修習念念專注會使我們培養出定力來。而有了定力,我們才可以達至了悟。達至了悟,則會使我們從每一點滴的痛苦中解脫出來,從而令我們生起真正的安樂。


如何念念留心專注?王陽明讓徒弟修習“陽明心學”,起心動念,都要覺察。徒弟抱怨說,沒有時間打坐靜修,王陽明說,我何曾說過要你打坐靜修才算修行?行走坐臥之間,都是修行的好時機。事實上,王陽明的心學倡導的是“事上練”。你說你心神安定不動如山,可是如果我告訴你中了五百萬,或者忽然有美人投懷送抱於前,你還能不動如山嗎?事上練,指的更像是蘇軾所說的“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


心學有四句教,即“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其實前兩句跟佛學有很好的對應。無善無噁心之體,不就很像佛學說的空無自性嗎?古人常有性本善還是性本惡的爭論,諸子百家爭辯猶盛,其中孟子主張性善論、人皆有惻隱之心,這是廣為人知的。可王陽明說,心本來就是無善無惡的,有善有惡意之動,是你的心意起了變動,你主觀上給事物做了或善或惡的價值判斷。換到佛學上來,就是你自己起了分別心,給出了善惡的判斷。


不過這個類比是有侷限的,按照我的理解,心學更多是講的修身養性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儒家的傳統。而佛學是要建立一套對萬事萬物的看法。佛學的分別心,生出來的不光是善惡,還有愛恨、喜怒、好惡、存亡以及生死等大問題。


那麼,說了一圈,如何念念留心專注?其實就是念念都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認真地體察每一個當下。吃飯就是吃飯,走路就是走路。禪宗有三境界,一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二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三是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其中這第三境界,就是脫離障蔽,不被雜念干擾,看到真實的事物。


就好像一個寓言故事。一個種葡萄的人,請路人來品嚐自己所種葡萄的美味。第一次來了個富商,他一邊吃葡萄,一邊擔心這個果農是不是想要藉此機會搶奪他的財富,於是嘗試一顆葡萄趕緊速速離開。第二次來個美女,她一邊吃葡萄,一邊在想這個果農是不是對她見色起意,於是嘗試一顆葡萄後也是趕緊速速離開。第三次來了個乞丐,吃了一顆葡萄後,覺得真的非常好吃,然後又吃了好多,吃到心滿意足,謝過果農便大笑而去。那麼,誰才是真正吃到葡萄的人呢?顯然是乞丐,他吃得時候,心無旁騖,不擔心別人是否劫財劫色。他吃得純粹!


當然,這個寓言故事告訴我們的道理是,做事不要為功名利祿、佳人美色所絆,這裡拿過來只是想要做一個類比。所謂念念留心專注,也就是把自己的念頭專注在正在做的事情上面,不要去想別的東西。吃葡萄就是吃葡萄,細細去感受葡萄的或酸或甜,或滑或澀,而不必去擔心別人是不是有什麼企圖。吃飯就是吃飯,走路就是走路,這是正念,也是禪。倘若你吃飯的時候,時刻想著誰誰欠我的錢還不還,或者今天下午要開的項目溝通會還沒準備好,那肯定就不知道食物的味道是什麼,也感受不到吃飯本身的樂趣。


進一步說,色身、感受、思想、行念、意識,乃人之“五蘊”。念念留心專注,不僅僅是專注於吃飯走路,而是你的五蘊所感所察、所念所想、所作所為,都要念念留心專注。起心動念處,舉杯投箸間,時時刻刻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在做什麼。這才是念念留心專注的正念控制法。


而且,按照現代物理學的研究,正念控制法是真有效的。人的大腦是多元整體,不同的模塊都會對人發出命令,因而我們常常被各式各樣的念頭搞得筋疲力盡。而正念控制法,就可以讓大腦專注於正在做的事情上,不被幹擾,從而能夠進入到心理學家所稱的“心流”的狀態。這是一種很美妙的狀態,只有你深入做一件事,忘記了時間的流逝,才會體會它的存在。


三法印。


所謂法印,就是法理的特徵,也是正法的印記。看一個人修的佛法是不是正宗的佛法,就看他的佛學中有沒有這些法印。佛陀的佛學有三法印,分別是空、無相和無願無求。


所謂空,前面已經說過,空不是指空無一物,空是指空無自性。所謂自性,就是一切事物都根本沒有個別獨立的體性。空,並不是“不存在”的意思,它是指沒有東西可以獨立存在。認識到萬法皆空,是第一法印。


所謂無相,就是超越思想意識的分別,體悟萬法的互依互緣和空性,消除因分別心帶來的對萬法的破碎的認識,看到萬法無常無我空無自性的實相。看透了萬法的相,便知萬法的無相,進而體悟萬法的實相。一切法都是因緣而生,互依互存。彼有此在,此存彼中,一法蘊藏一切法。認識到無相,是第二法印。


所謂無願無求,就是不去追逐任何的事物。一切法都是空性和無相的,一切法又都是相間相即的,哪裡又有什麼舍此逐彼,舍彼逐此?生死之內有涅槃,涅槃之內有生死。一切法和一切眾生,都潛藏著圓滿覺悟之性。陽明心學講“心外無物”,佛學也說,解脫和覺悟不是存在於我們身體之外。萬法互依互緣,我們自己,就是我們要找到的東西。認識到無願無求,是第三法印。


我們該如何對待佛學?


僧團認為佛學是宗教,但外人如學者常認為佛學是哲學。因為宗教要求的是絕對信仰——即使荒謬,也要信仰。而佛學提供的是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方式,是一整套體系,它只列出了無常、無我、空無自性等等這些看待世界的原則,並沒有要求你絕對相信。從這個角度理解,佛學既是世界觀和方法論,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這不是哲學是什麼?


而現如今,一些人把佛寺當成許願還願的交易場所,在我看來,這才是真正的無知者,也不是真正的信佛者。信佛就是要學習佛法,證得解脫之道,也就是去深入看清事物的真相,體會萬法的無常、無自性和互因互緣的關係。消除無明,超越痛苦,達到內心的平靜和安樂。


那我們普通人該如何對待佛學?我們既不皈依佛教,然而卻又面臨諸多痛苦。我個人的看法是,可以僅僅將佛學當作是一種新奇的去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視角,跟我們去閱讀陽明心學,閱讀康德哲學一樣,以求得對世界多個角度的理解。


正如我們在陽明心學和康德哲學中去追問真理和意義一樣,我們也可以藉助佛學這個工具,去追問實相和活著的目的或意義,最後不管好或者壞,能得到的,也是可能最有價值的,就是我們的精神世界不那麼單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厚重。


曾經,迦葉問佛陀:“如果說無我,為何我們又要修道已達解脫呢?是誰會得到解脫呢?”看到自己在書的空白處所寫的、之前讀《佛陀傳》時的理解:“無我是追求之境,有我是當前狀態,正是要修道以求解脫,才能從有我進入到無我之境。”


今天再讀佛陀傳記,有了新的感悟:“當你還在疑惑既然無我為何還要修行以求解脫的時候,你還沒有真正解脫;當你認為沒有什麼需要解脫的時候,你才是真正了悟,無需再求解脫了。”


禪宗六祖慧能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真是了悟之境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