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魏莱: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会变成施暴者?

文/糖糖姑娘

《少年的你》魏莱: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会变成施暴者?

很喜欢易中天对电影《少年的你》的评价:

使电影成为艺术的,是克制、分寸感和恰到好处

能称之为“艺术”的电影,一定是一部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作品,作为电影的受众群体,我们觉得好看的电影,首先要有一个美好的感官体验,其次是,有击中内心的点,有引人深思的视角。

而《少年的你》这部电影,恰到好处地把观众从一个岁月静好的世界拉向了一个急需重新审视你我他关系的窘迫局面。

恰到好处体现在:

角色定义的恰到好处,魏莱的美与她骨子里的“丑陋”形成鲜明对比

影片中的魏莱,是一名家境优越,长相甜美,学习成绩优良的好学生。

这么美好的女孩,她的世界里一定是绚丽多彩的、未来可期的,但,就是这个面如天使般的的女孩,却和“施暴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令人匪夷所思。

《少年的你》魏莱: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会变成施暴者?

或许正如萨迪所说:“并不是每一个外表美好的人都有完美的心灵;因为品行在于内心,而不在于外表。

人不可貌相,大抵也是如此。观众对一个角色的评价,除了要看ta拥有美好的东西,例如财富、地位、美貌之外,还要观察ta的行为处事,多方考量,才可下定论。

这就是成年人看人和世界的视角,万物并非非黑即白,他们还有着更多复杂的灰色地带,因此,我们需要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美”与“丑”这件事,及时发现它们之间或对立或统一的关系。

魏莱成为“魏莱”的矛盾冲突点的设置恰到好处

父母对她的一味地“打压”,毫不顾忌她的感受,为了让她考上清华北大这样的名牌大学,一再把她“丢进”补习班。

在父母面前,魏莱就像温顺的羔羊,没有勇气反抗,终日在父母制定好的路线上踽踽独行,长期负重前行的她,急需一个发泄出口,而从另一个层面来说,她对待弱势同学的态度,正是她反抗父母权威的一种方式,即“合理”的发泄出口。

换言之,她正在用父母对待她的方式去对待同学,并潜意识里认为这是对的。

作为两者之间的矛盾体,她拼命地想要挣脱父母的牢笼,却又不自觉的追随父母的价值观,祈求从父母那里得到认同和赞美,于是她有了双面性格,即父母眼中听话懂事的“乖孩子”和校园欺凌的始作俑者。

编剧用恰到好处的“矛盾”将魏莱这个反派角色刻画的入木三分,进而将影片推向高潮。

《少年的你》魏莱: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会变成施暴者?

01 魏莱成为“魏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亲子关系中,权利的不平等

很多人认为,孩子是从属于父母的,父母有权对孩子提要求、制定计划,进而衍生为,凡事都要参与,凡事都要管,以此来彰显父母的权威性。

正如影片中,魏莱的父母自认为给了女儿最好的教育,女儿必须考上名牌学府,成为佼佼者,才算对得起父母。

父母剥夺了魏莱的选择权,并且一直在行使作为父母的“权利”,当女儿达不到他们的期望时,被“丢进”复读班是唯一且正确的选择,或许对女儿来说,上一所普通的大学的“挫折感”要好过复读时的煎熬。

长期生活在一对强势父母的“港湾”下,魏莱内心的情感需求一再被压抑,各种求而不得,因此,她的内心是残缺的,而当她看到自我世界完整、内心很难被动摇的陈念时,她内心所缺失的那一块被深深触发了。

于是,嫉妒、不屑等一系列复杂的情绪接踵而来

二:父母错误的价值观的影响

前面提到了魏莱一直在追随父母的价值观,那么父母的价值观具体是什么呢?

即:强者才有资格得到尊重和爱,弱者只能受到不公平对待。

这样的价值观在影片中则有迹可循。

比如,她父母从小就告诉她,她和别人不一样,她拥有最好的教育资源,必须要考上名牌大学。

比如,当她没考上大学时,她父亲一年都不和她说话,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就是弱者,就必须承受来自至亲的冷暴力,这是她切身体会的“真理”。

影片中有一幕让人咋舌,魏莱意外死后,在停尸房里,她父亲看到女儿的尸体,竟是一生气跺脚走了,而不是父母丧失骨肉的悲痛欲绝。

由此可见,魏莱的父母一直给她灌输“强者为王”的价值观,即强者才有资格获得一切尊重和爱戴。

在学校里,老师的表扬,小跟班的追随,同学的吹捧,加上自身条件优越,走到哪里都是焦点的魏莱,在她的世界观里,只能是她俯视一切。

而陈念,单亲家庭的孩子,母亲又为躲债而出逃,孤苦无依的她,凭什么那么高傲,不被“我”折服,不崇拜、巴结“我”?

这就是魏莱的恶念所在。

有句话说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答案。

父母的行为、价值观会影响孩子对世界的认知感,因为他们会带着父母这一层“面纱”去看世界,而看到的不过是父母的影子,绝非真实的世界。

这也是我们常说的“原生家庭的痛”。

三:“父母的面子大于一切”的扭曲心理

影片中,有一幕令人倍感揪心:

魏莱欺凌陈念的罪行被曝光后,一贯大姐大作风的她,竟然亲自跑来向陈念道歉,并承诺以后和陈念做朋友,而遭到对方的拒绝时,更是直接向对方下跪,甚至愿意让陈念拍自己的裸照,以此作为不告发自己的交换条件。

魏莱的种种极端行为是因为她害怕了吗?其实未必,说到害怕,小北亮刀那次明明更接近死亡,她都没表现的这么害怕,而这一次,到底是为了什么?

“我再也不能复读了,我爸爸都一年不和我说话了,我爸妈会……”

在她潜意识里,父母的面子比自己的命还要重要,而自己生命的全部意义就是成为父母的骄傲,如果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是一件比死亡还要可怕的事。

这样扭曲的价值观,让我们看到了家庭教育的失败,同时也引发了一个深思——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大人?

孩子的“成才”难道是大人之间的一场较量?

细思极恐。

在我们身边,这样的案例并不少见。

有些父母为了所谓的面子,为了茶余饭后有傲人的谈资,不惜花重金给孩子上各种培训班,孩子没有周末,他们早上六点出门上课,晚上十点回家,甚至都看不到白天的太阳。

孩子错过了太多童年应有的美好,逐渐活成父母的“傀儡”,以博取父母的满意度为使命,这样的人生,终究是残缺的。

《少年的你》魏莱: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会变成施暴者?

02 什么样的教育下,孩子才会有未来?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父母必须要明白“成才先成人”的道理。

父母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三观端正,具有独立性的个体,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逐步引导孩子步入人生正轨。

首先,父母需要重新定义“好孩子”的概念

什么样的孩子才算得上好孩子?看到这个问题,或许很多人心里都有一个标准,即听话懂事,成绩优异。

于是,很多父母只对孩子的学习成绩“下功夫”,而忽略了孩子价值观的培养,一个人的精神胚胎若得不到充足的养分,即使年龄上符合“成人”的标准,但ta的潜意识里,依然是孩子般的思维方式

影片中的魏莱,父母只教她努力学习,考名校,当“胡小蝶自杀事件”发生后,魏莱父母说话时果断的语气令人发指。

他们认为自家的孩子不会欺负别的同学,那些自杀的学生,是因为没有得到良好的教育以及脆弱的心理所致。

粗心的父母啊,你们说话如此果断,是否有考虑过,你们要求孩子努力学习的同时,有教给她正确的价值观,正确社交礼仪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所需要的尊重吗?

一个合格的好孩子,光有成绩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独立的人格,端正的价值观,而在孩子的人格形成阶段,父母的影响是最大的。

作为父母,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什么样的人。

《少年的你》魏莱:父母眼中的“乖孩子”为何会变成施暴者?

其次,尊重“孩子是一个独立个体”的事实,不用父母的“权威性”来压制孩子

好为人师,是父母的天性,他们总喜欢用自己那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来教育孩子,凡事都要上纲上线,把对和错的界限分得死死的,殊不知,对与错本来就是辩证关系,根本没有标准可言。

更可笑的是,当孩子达不到期望值时,父母就会把“我是为你好”挂在嘴边,以此徒增孩子内心的愧疚感,企图把孩子引向那条“正道”上。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父母口中的“为你好”其实是对孩子情绪和行为的否定,他们完全忽略了孩子是个独立的个体,总是用主观意愿来控制孩子的人生。

比如,魏莱的父母自认为给了孩子最好的教育,而理所当然地认为,孩子必须朝着期望值前进,不能有半点差池。

比如,《小欢喜》中的宋倩,女儿乔英子跟什么人交朋友,什么时间可以见爸爸,上哪所大学等事宜都由她规定好,结局就是我们最不愿看到的那样:乖巧懂事的乔英子情绪崩溃欲自杀。

诗人纪伯伦曾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因此,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是平等的关系,只能相互影响,绝不能一方命令另一方,在这个前提下,亲子关系才能融洽。

最后,父母要看到自己的情绪从而看到孩子的情绪,切忌对孩子使用暴力沟通

很多父母都属于“反应型”父母,就像我们看到蛇和蜥蜴那些恐怖的动物时,势必会发出尖叫声,这就是情绪带给人的敏感反应。

当孩子犯错误或表现不好时,父母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甚至拳脚相向,企图用暴力沟通的方式来强行纠正孩子的错误。

暴力沟通还包括冷暴力,魏莱的父亲,一年多不自己的女儿说话,这就是语言冷暴力,比起粗暴的打骂,冷暴力的杀伤力会更强。

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作为父母,当孩子犯错时,我们要觉察自己的情绪,接着调整情绪,同时还要看到孩子的情绪,从而心平气和地去和孩子沟通,避免极端事情的发生。

试想,如果魏莱的父亲在发现女儿的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沟通,并想办法解决,就不会有后面的悲剧发生。

如果小娟的爸爸没有在走廊上对她拳打脚踢,而是第一时间对女儿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娟就不会对陈念有如此大的“恨意”,也就避免了一场悲剧。

很多时候,亲子之间的沟通方式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走向,因此,如果你爱孩子,一定记得好好沟通。

子不教,父之过”,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父母需要不断地自省,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努力做一个合格的老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