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李世民征戰一生,所向披靡,唯獨在晚年徵高麗時遇到挫折,未競全功。

其實,此戰中李世民君臣表現出了一如既往的高水準。

但李世民此次終究未競全功。其中原因,值得我們思考、借鑑。

難打的高麗

唐太宗所徵的高麗,正是以前漢魏時期的高句麗。

自5世紀後期開始,高句麗政權以高麗國自稱,其君主也被天子冊封為高麗王。

這個高麗國,與後來918年的高麗王朝並不是一回事。

不過,為了嚴格區分,歷史研究者還是常常把高氏高麗統稱為高句麗。

所以,不管是出於與高麗王朝嚴格區分的考慮稱他“高句麗”,還是採用歷代史書中所稱的高麗,都有道理。個人以為不必過於糾結。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高麗依託江河、山地,構建了三道防線。

漢魏時期,中原王朝進攻高句麗似乎沒有遇到太大的問題。三國時期,毋丘儉一個幽州刺史就輕輕鬆鬆把高句麗打趴下了。

可是,進入隋唐以來,高句麗卻突然“厲害”起來了,變得很難打。

其中原因,在於高麗的作業抄得好!

高麗受中原王朝影響極深,在南北朝時期,他吸收了南朝依託山河組織防禦的經驗。有樣學樣,根據自己的特點,打造了一套依山阻水的縱深防禦體系。

他們以遼河為第一道防線,(為防禦唐軍,高麗還沿遼河修築了長城);又利用綿延的千山山脈為第二道防線;最後,利用鴨綠江為第三道防線。

這三道防線,哪一道都不好打,都需要時間。

當然,蜀道之難、長江之險,中原王朝都能克服,單只是這個套路,攔不住隋唐!

可是,比之吳蜀之地,遼東的氣候讓隋唐很棘手!

遼東地區,8、9月到來年2、3月天寒地凍,草枯水凍;6、7月為雨季,遼河氾濫,土地泥濘,“人馬不得通”(皆為陰曆,下同),利於大規模進攻的時間只有3月下旬到6月上旬這短短的3個月。

3個多月時間,要突破三道防線,尤其是攻取一串依託山地的堅城,確實很困難!

顧慮重重的準備

唐太宗好歹是作了天可汗的人,一般的困難難不倒他。

唐太宗在戰役準備上,作得頗有條理。

他通過派遣使者,把山川地勢、風土人情都摸了個清清楚楚,基本做到了“知彼”。

而在內部宣傳上,唐太宗也基本做到了“先聲後實”。對內,“為中國報子弟之仇”的動員頗為得當;對外,以“蓋蘇文弒君”為宣傳,儘量降低對手抵抗意志。

可是,由於各種原因的制衡,李世民的部署還是顯得顧慮重重。

眾所周知,貞觀年間的君臣很注重吸取隋亡的教訓,而在他們看來,隋煬帝三徵高麗,是隋亡的重要原因。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唐太宗此戰動用的兵力,遠少於隋代。

隋煬帝三徵遼東,累計兵力340萬,民工680萬,累計1020萬人,這確實給國內帶來了巨大的負擔,是隋亡的重要原因。

三駕東征遼澤,皆興百餘萬眾,鐀運者倍之。——《通典.食貨志七》

因此,李世民在準備東征高麗時,吸取教訓,只動用了10萬軍。而且,10萬軍兵分兩路,4萬軍走海路,在遼東戰場陸戰的只有6萬軍!

確實,太宗一朝,大唐屢屢以少量兵力,完成驚人的成就。

如:滅東突厥,各路不過10餘萬;滅吐谷渾,李靖實際上只動用了4萬餘軍。

但是,高麗與突厥、吐谷渾等遊牧民族不同,他依託險阻構建了完善的縱深防禦體系。

在攻擊東突厥時,只要牢牢抓住敵人主力,就能大膽追擊,牢牢掌握戰局主動。

可是,由於高麗有一連串堅固城池。即使他被唐軍擊敗,仍可依託城池逐次抵抗,不至於“一戰而潰”。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在與遊牧民族作戰時,唐軍只要形成突破,就能大膽進行千里追擊,徹底瓦解對手的抵抗。

如果唐軍兵力不足,不能留下足夠兵力監視這些後方的城池,那麼,唐軍在越城追擊時,補給線將受到極大威脅。

如此,唐軍已不可能靠“出其不意的奇襲+果斷迅速的追擊”一舉滅人之國了。

同時,從大唐國內的情況看,太宗的親征更是顧慮重重。

大唐君臣都還記得隋煬帝東征時的楊玄感之亂。

此時,國內總體情況雖遠好於煬帝時期,但顧慮依然很大!

642年,廢太子李承乾,643年,立太子李治。

此時,太子初立,不論是對國內的功臣豪族,還是對外部的薛延陀、西突厥,威望都不足。一旦有事,李世民必須儘快返回!

這也是後來作戰時,太宗四平八穩,不敢大膽追擊的重要原因。

因此,此次徵高麗之戰,時間緊、任務重、資源緊張、顧慮重重,要想取勝,需要比以往更大的奇蹟!

一如既往的高水準發揮,卻不能使敵軍喪失抵抗力

645年三月,唐太宗開始東征高麗。

李世民、李勣、李道宗、程名振等人發揮了一如既往的高水準,接連打了一連串的漂亮仗。

1、聲東擊西,突破遼河。

遼河防線,是高麗的第一道防線。當年,隋煬帝一徵高麗時,在渡遼河時一度“引橋復就西岸”,吃了不少虧。

但李勣卻以一招聲東擊西,輕易突破了遼河防線。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李勣聲東擊西,迅速突破遼河防線,打了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2、以少勝多,連戰戰捷。

隨後,各位名將繼續以一如既往的高水平發揮,把握住了戰場主動。

(1)、出其不意的效果頗佳。

李勣、李道宗方面:

由於做到了出其不意,高麗反應不及,各城只得閉門自守(受到震撼後的自然反應)。李勣、李道宗直撲新城(今撫順高爾山山城),敵軍閉門不敢出。

城有所不攻,李道宗越新城,進攻北線關鍵點:蓋牟城。道宗揮師猛攻,十五日抵達,二十六日破城。

蓋牟城,是高句麗軍背面通道必經之地,唐軍攻取此處,為阻北路援軍的戰鬥取得了主動權。

海路方面:

副將程名振自東萊渡海,抵達卑沙城。卑沙城四面懸絕,只有西門可上。程名振夜晚抵達,趁夜登岸站穩腳跟,猛攻西門,五月初二攻破卑沙城。不久,又攻破獨山障。

隨後,丘孝忠率軍進入鴨綠江,威脅敵軍後背,並干擾平壤方向之敵對遼東的增援。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唐軍充分發揮出其不意的效果,控制北面、南面通道,獲取了主動權。

如此,良將們充分發揮了奇襲的效果,為遼東戰場後續戰役的展開爭取到了主動權。

(2)、李道宗的神勇:以少勝多,擊破援軍

李勣攻破蓋牟後,移軍進攻遼東城。

此時,自國內城(丸都城)的援軍會合新城之軍前來救援遼東城,已抵達蓋牟城下。(對於蓋牟城地點歷來有爭議。臺灣的《中國曆代戰爭史》認為蓋牟城在今蓋州。但是,因《新唐書.東夷傳》提到援軍自丸都城抵達蓋牟城,顯然,至少此節中的蓋牟城不可能在蓋州,而是在今撫順地區)

李道宗只帶四千騎來戰。對面有四萬敵軍,眾將認為應暫取守勢,等李世民大軍抵達,再作決戰。

李道宗認為敵恃眾輕我,遠來疲憊,可以擊破。

為鼓舞士氣,李道宗令果毅都尉馬文舉策馬迎敵,所向披靡,“眾心乃安”。

次日決戰,行軍總管退走,唐軍失利。李道宗收集散兵登高觀察,見敵軍陣型已亂,便親率數十騎發起逆襲。大勝,斬首千餘人!

如此,李道宗成功擊退了敵軍援軍,為會攻遼東城打掉了後顧之憂。

3、攻破遼東城、白巖城,連戰連捷。

李世民親自渡過遼河,抵達遼東城下,大軍開始猛攻遼東城(隋煬帝第一次東征時折戟處)。

在李世民、李勣的指揮下,唐軍充分使用各種攻城手段,攻取了遼東城、白巖城,取得了巨大勝利。

儘管如此,高麗依然沒有像過去的東突厥、吐谷渾一樣陷入混亂。

高麗僅在建平、安市,就仍有有依城而守的十餘萬大軍!而在千山山脈及以東,更是仍然有數十萬大軍!

第一次分歧:打不打安市城

此時,只要攻取南面的安市、建安城,就可以徹底平定千山以西。

其實,遼東城、白巖城攻破後,翻越千山山脈的口子已經打開,但是,安市城、建安城仍有十萬之眾,如果不能先行解決,則唐軍後方有危,不敢放心前進。

因此,唐軍必須先行攻破安市城、建安城。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如攻取建安城,則可監視安市城之敵。

李世民知道:安市城防堅固,敵人頑固,不容易攻取。而南面的建安城相對好打。“城有所不攻”,只要攻破建安城、監視安市城,則安市城之敵也就難有作為了。

因此,李世民想先打建安城。

李勣提出反對:建安城在南,我軍自遼東城南下,安市城之敵會威脅我軍後路,不如先打下安市城,一步一步來。

李世民表示:你是主帥,你說了算。

其實,不管是作秦王時的李世民,或是沒有李世民在場的李勣,想來都是會“城有所不攻”的。畢竟,越安市城攻建安城固然有後路之憂,但這風險比起兩位當年出生入死時的險,真不算大!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柏壁之戰時,蒲坂在敵手,李世民的風險比此時大得多。

兩位軍事天才不肯“城有所不攻”,非要一路平推,只不過是因為:萬乘之尊,冒不起險。

不減當年之勇:精彩的打援戰

李世民既不願“城有所不攻”,就只有一路平推,移軍圍攻安市城。

高延壽舉15萬大軍前來救援。

此時,高麗有人建議高延壽:只要騷擾唐軍後方補給線,等唐軍師老兵疲,就能不戰而勝了。

可見:由於在綿延大山脈地帶不敢大膽穿插,一路平推的唐軍已經給了對手翻盤的機會。

當然,高延壽未聽此策,讓李世民有一次“囂張”了一回。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駐蹕山之戰,李世民再次以少勝多,展現出驚人的軍事天才。

李世民以阿史那杜爾誘敵,將敵引入首山(理想戰場)。

次日,李勣步騎1.5萬在西嶺列陣,吸引敵軍注意(主帥誘敵);長孫無忌率1.1萬奇兵穿插至北山峽谷;李世民自率4000兵收起旗幟、攜帶鼓角,登上北山。

主帥吸引敵注意力,奇兵穿插,天子與指揮系統只帶少量兵馬藏於高地,李世民用兵確實厲害。

果然,高延壽被李勣吸引注意力,佈陣迎敵。李世民登上高山,見峽谷中塵土飛揚,知長孫無忌已經抵達攻擊位置,遂鼓角齊鳴,各路合攻。

李勣以1萬步兵持長矛自正面,無忌自後方殺出,李世民也令所部自山頂殺下,高延壽大敗。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此戰,薛仁貴身穿白衣,直衝敵陣,所向披靡,一戰成名。

當然,敵我懸殊,想一口氣吃掉敵人是不可能的。

高延壽大敗,只得收縮兵力到險要山地堅守。唐軍趁勢圍困高延壽,斷敵後路、糧道。高延壽無奈之下,只得率部投降。

此戰,李世民再顯當年秦王風采!

可見:李世民、李勣,無論在指揮能力,還是謀略上,都一如既往地穩定,其統帥之能遠遠勝過敵軍。

第二次分歧:打不打安市城?

在打高延壽時,李道宗曾提出建議:敵人悉數前來,平壤方向必然空虛,請允許我帶兵前去進攻。

李世民不許。

擊破高延壽後,高延壽再次提出了這個建議:高麗軍精銳都在這裡折損了,沿途城池兵力不足,現在安市城不好打,建議您攻取烏骨城,收取那裡的糧草輜重,直下平壤!

其實,這個想法,正是李世民早先最初的想法。

這一次,群臣也多認為可用此計。而且,張亮的水軍正在卑沙城,可以一起配合作戰,有把握取勝!

早在徵高麗前,李世民就曾說,“我攻遼東,敵必全力救遼東,我分兵渡海直擊平壤,一定能成!”

這個建議與當初李世民的構想不謀而合!

李世民正要採納時,長孫無忌反對:天子親征,不可以冒險!還是要先打下安市城、建安城!

就這樣,唐軍再次放棄了“城有所不攻”的想法,繼續攻安市城。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唐太宗放棄了不攻安市,直下鴨綠江的構想。

攻城不下,遷延時日。

擊破高延壽後,李世民非常得意:“朕自為將,如何?”老子還是當年的秦王呀!

樂極生悲。

在對俘虜的處理上,李世民基本上比較注意政策,他將被俘的酋長三千五百人,遷回內地,其他士兵都放了。

可是,他還殺掉了三千三百名靺鞨兵。

當損失足夠大時,即使發生的概率很小,人們也會傾向於規避風險。——《行為經濟學》

從心理學角度來說:釋放、優待多少人未必能弱化敵人意志,但殺了三千三百人無疑增強了對手的守城決心。

隨後,李勣帶這高延壽前去招降安市城,以城中人物見到高延壽會像當年洛陽王世充見到被俘的竇建德一樣出城投降。

結果沒用。

而且,李世民每到哪裡,城中敵軍必然擂鼓,李世民十分惱怒。

李勣氣憤地向李世民提到:“攻破安市,男子盡屠!”這話被城中人知曉了,更加堅定了作戰決心!

隨後,李靖、李道宗用盡各種方法攻城,因城中的堅決抵抗,不能取勝。

唐軍自七月初開始,攻至九月,不能克城。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陰曆9、10月的遼東,已開始草枯水凍。

此時天寒地凍、草枯水凍的時節到來了。

同時,薛延陀部在高麗的聯絡下也開始蠢蠢欲動。

為此,李世民被迫退軍。

戰後反思

此戰,李世民共攻破玄菟、橫山、蓋牟、遼東等10城,遷徙戶口7萬人入關,殲敵4萬,損兵2000。

說實話,出10萬兵,費時五個多月,取得這樣的成績,算不上失敗。

不過,李世民過去是“一出手就滅國”的人物,因此,還是以此為失敗。

回到長安,他找到李靖探討此戰未能獲勝的原因。

李靖答:您去問李道宗。

李道宗答:還記得當時在山上的對話嗎?(指不攻安市,直下平壤)

李世民惆悵:記不清了。

其實,哪裡是記不清了呢?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長驅直入,原本是李世民拿手好戲。

長驅直入,是李世民的拿手好戲!

此戰中數次放棄長驅直入之法,絕非李世民見識不足。

只不過,身為萬乘至尊,有許多顧慮罷了!

戰神之殤:顧慮

兵法,乃心之事也!——《五輪書》

此戰中,李世民、李勣、李道宗都展現出一如既往的高水準。

尤其是駐蹕山之戰,更是不亞於當年虎牢關之戰的又一次經典操作。

戰神,還是那個戰神。

只是,心境已不同了。

大唐吸取隋煬帝教訓,只調集10萬兵馬作戰,兵力本已不足(據邊疆史專家計算,高句麗有60萬大軍),要想掃平對方,就需要另一場戰爭奇蹟。

戰神之殤:李世民親征高麗為何失敗?

不管是李世民本人,還是他手下的臣子,都不可能讓李世民像當年秦王時一樣以身犯險了。

可是,在李世民、李靖們上演的各種奇蹟中,哪一場是四平八穩、一路平推的呢?哪一場不需要主帥以身犯險,長驅直入呢?

其實,李世民抵達戰場前,李勣、李道宗打得很自如,他們輕鬆突破遼河防線,越新城直取蓋牟,一月之間,已圍遼東城。

可是,李世民抵達前線後,大家都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從前的“城有所不攻”變成了一路平推。

原先策劃的水陸聯合作戰,因陸軍遲不推進,4萬走海路的軍隊不能發揮更大作用!

後來李世民嘆息:魏徵若在,必能勸阻我親征。

看來,李世民自己也認識到:他固然仍是當年那個戰神。可是,此時的他,更是大唐的天子,萬乘之尊!有他在,誰也不敢冒險。

四平八穩,如何繼續上演戰爭奇蹟呢?

這一切,絕非太宗君臣智謀不足,只是顧慮太多罷了。

其實,許多時候,我們不能充分發揮,也不是因為我們能力不足,而是我們自己顧慮太多,“乃心之事也”!

要想取勝,我們自己不應有太多顧慮;如果不得不有所顧慮,那就應放手讓沒有顧慮的人去作,至少不能讓顧慮束縛住我們的手腳!

否則,縱然有戰神之能,恐怕也不能取勝了!

祝君勝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