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审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52件 淄博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近三年审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52件 淄博中院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

大众网·海报新闻淄博4月24日讯(记者 刘怀远 通讯员 王琦)4月24日,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近年来全市法院知识产权保护情况及典型案例,同时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7年至2019年,全市法院共审理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1152件,审理一审知识产权刑事案件13件,全市一审知识产权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60%。

2017年以来,全市法院在党委坚强领导、人大有力监督、政府及社会各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上级法院和市委部署要求,依法公正保护自主创新,努力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不断推动以“服务大局”为基本定位,突破瓶颈、主动作为,持续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环境;以“公正办案”为核心要求,审慎能动、有效审理,着力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效能;以“制度跟进”为关键要素,创新机制、完善措施,有效拓宽知识产权保护的辐射范围;以“管辖变化”为重要节点,改革到位、落实到位,不断改进知识产权保护的方式方法;以“强化队伍”为根本保障,建设高素质知识产权法官群体,努力打造过硬知识产权审判队伍。

在“服务大局”方面,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统筹兼顾知识产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依法保护与适度保护的关系,保护权利与防止权利滥用的关系,自由竞争与公平竞争的关系,着力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促进司法保护与经济发展深度融合。建立完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企业联系人制度,并不断丰富工作平台和载体。

在“公正办案”方面,依法审结了最高法院指令审理的四起法国罗地亚经营管理公司、日本第一稀元素化学工业株式会社诉淄博某化工领域支柱企业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美国霍尼韦尔公司诉淄博开发区某企业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有效保障了我市化工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市场秩序。严格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注重把握案件审理标准。

在“制度跟进”方面,构建司法建议常态化工作机制,积极完善“司法建议+反馈+回访”深度工作模式,保证司法建议条条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真正做到了司法建议“提得好、送的巧、用得着”。完善审判公开,扩大司法宣传,将每年的“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延伸为4月知识产权月,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白皮书和典型案例。

在“管辖变化”方面,2017年12月,根据最高院及省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管辖要求,淄博中院原受理的涉专利、技术秘密、计算机软件、驰名商标认定及垄断纠纷的第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交由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同时指定沂源县法院作为一审知识产权案件受理法院,受理本市辖区内标的额在50万元以下的涉著作权、商标权等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淄博中院受理标的额在50万元以上的涉著作权、商标权等一审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019年沂源县法院审结各类一审知识产权案件651件,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全国知识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

在“强化队伍”方面,创新合议、学习机制,实行大合议庭制度,对知识产权疑难案件、典型案件进行集体“听诊”、集体“把脉”。构建创先争优机制,积极推行知识产权审判业务带头人制度,积极完善专家型人民陪审员陪审制度。目前,沂源县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团队配备法官3人;市法院知识产权庭配有法官11人、法官助理7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占50%以上。

2020年,全市法院将紧紧围绕市委“六大赋能行动”、高质量发展“十二大攻坚行动”和“十五大改革攻坚”,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审判职能,不断拓展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的高度和深度,为经济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司法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