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文·段宏刚

佛教于2500多年前由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他创立佛教后,给僧人制定了许多清规戒律和修行方法,其核心是:充分发掘自己的悟性,用个人智慧去发现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终了无牵挂,超越生死悲苦和一切烦恼,得到超脱。

从佛教核心能看出,佛祖释迦牟尼在创立佛教之初,要求众弟子以修行精神为根本。

在具体修行方法上,则注重修炼个人的“戒定慧”

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其中,“戒”是指修戒,通过戒除红尘中的某些生活习惯,遵守佛门中的清规戒律,达到完善个人道德品行的目的。

“定”指修定,努力去除心中杂念,致力于内心的安宁和平静。

“慧”指修慧,通过不断修行,提高悟性,让自己变得智慧起来。

“修戒”通俗来讲,就是著名的“佛家八戒”,是红尘中人削发为僧后,必须遵守的清规戒律,只有遵守它们,方能达到修行目的,最终成为高僧大德。“八戒”分别是:一戒杀生,二戒偷盗,三戒淫邪,四戒妄语,五戒饮酒,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八戒非时食。

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可以说,深宅大院里的僧人和红尘中的俗人,虽然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下,但过的是完全不同的生活,俗人能做的许多事,僧人坚决不能碰。若碰,则是对佛祖的大不敬。

因此,我们在记忆里常常看到许多穿着朴素、生活清贫的僧人,他们每天过着吃斋念佛、滴酒不沾的生活,即使出门修行遇到吃饭问题时,通常也是依靠化缘来解决,从不会嫌贫爱富、挑三拣四,碰到主家给什么就吃什么。

过去的僧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心中有佛,把佛门中的清规戒律当作自己的信仰,一生都在追求知行合一。另一方面,佛教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让许多僧人自觉地把“忠义之心”“济世情怀”当作修行的重要环节,当国家处在危难之时,他们会跟士大夫一样挺身而出,救国救民。

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比如,唐代有十三和尚帮助唐王李世民打天下,拯救苍生的故事,明朝末年当倭寇在东南沿海胡作非为时,少林寺的僧人积极入世,组成“僧兵”,跟戚家军一起抗击倭寇,留下许多美谈。

历史上还出现过许多著名禅医,如北齐洪遵大师(528年——608年)、隋朝智正大师(559年——639年)、南宋慧定大师(1114年——1181年),等等,他们不但是得道高僧,而且身怀高超医术,经常打扮成行脚僧云游四海,在沿途救死扶伤,解除人们的病痛。

上述僧人以身作则,真正体现了佛教中“舍身救世”的伟大情操,他们才是真正的、令人敬仰的高僧大德。

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历史上,许多僧人为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和实事,在老百姓心目中积攒了良好口碑,促使僧人们的好口碑代代相传下来。再加上普通人心存祈福求平安的诉求,因此,只要是寺院,会因为普通大众的布施,常年香火不断。香火不断意味着寺院能存活下去。

而现在,跟佛有关的许多东西逐渐变味了。

不少寺院通过运作,摇身一变成为上市公司,完全实行市场化管理,寺庙的方丈在身份上跟集团公司的总裁没有什么两样,寺院的其他领导们,则变成高层管理人员,普通僧人则成为员工,每月能领到数量可观的固定薪水,所以说,一些大寺院从来不缺钱,里边僧人的个人财富远远高于普通老百姓。

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在过去,人们去寺院求佛烧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香火钱并不贵,完全能接受。而当今,一些寺院走上市场化管理模式后,大有以香火敛财的架势,制定的香火钱价格让人望而生叹,不少寺院热衷于制作几米高的巨香,一支香动辄数百元到数千元,给香客美其名曰“烧高香”,似乎是越高大的香,越能体现出虔诚之心,香客烧这种香,如同在烧钱。许多人跟风烧这种香,让寺院财源滚滚的同时,助长了寺院不良风气愈演愈烈。

寺院有钱了,寺院僧人的生活自然就会越来越滋润。

当普通人以车代步,进入快捷、便利的汽车时代时,一些寺院的僧人也不甘落后,甚至比普通人有过之而不及。他们因为不缺钱,对普通车拿正眼瞧也不瞧,购买上百万的豪车成为他们的最低标准。

如今不少僧人出门开豪车,有时还酒肉穿肠过,为何越来越世俗化?

在大街上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僧人开着豪车招摇过市,非常引人注目。外表倩丽、奢华的豪车,跟他们的光头,身上穿的衲衣,以及使用的高档物品形成鲜明对比。

一些和尚不但拥有豪车,而且还有豪宅。白天身份是和尚,晚上脱下袈裟或衲衣后,则变成普通人,生活越来越趋向于世俗化,越来越会享受生活,日子过得堪比中产阶级。

这样的做法早已破坏了“八戒”中的清规戒律,如六戒着香华,七戒坐卧高广大床。只能说,世俗生活太有诱惑力了,连僧人都无法把持住。昔日的佛祖释迦牟尼如果看到这一切,会不会后悔当初创立了佛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