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141家累计融资1292.1亿,接近2018年融资总额!未来这么走

真是不统计不知道,一统计吓一跳。目前已受理的科创板企业预计要融资的金额是1292.1亿。大家光看这个数字可能没有概念。但是对数字敏感的朋友就知道,这个数值隐含的信息很重要。

科创板已受理企业预计融资已接近2018全年融资额

首先大家要明白一个概念:

  • 2018年中国共有106家企业IPO,完成融资1402亿元
  • 这次科创板目前受理的企业融资金额就要有1292.1亿了
  • 而且现在最高的时候一天受理10家,注册也有9家,预计后期速度并不会降低

毫无疑问分流效应明显。

这里有几个可以预见的趋势:

  1. 由于新股供给增加,小票的稀缺性大打折扣,大量小票的估值将被稀释降低。
  2. 按照目前的受理发行速度
  3. 随着市场存量博弈越发白热化,小公司活下去的概率不大。大概率会被大公司吞并,大公司有望收割小公司的市场。这就造成主板核心资产的估值将稳固提高。
  4. 目前主板上与科创板定位相符的小票还有转板的预期在内,而剩余又不赚钱又不研发科技的公司将逐渐淘汰。将形成这样的态势:能赚钱上主板,不能赚钱但可以提高国家技术的上科创板,其他垃圾票又不会赚钱又没技术的将逐步被退市淘汰。

所以大家小票且战且退,而赚钱的核心资产将成为香馍馍(短时间内机构抱团取暖,后期或将踩踏,但时间需按年计算)。富的更富,穷的更穷的马太效应将异常显著。这个今年四月份的时候我就有说,4月25日原话如下:

个股分化势在必行,还是要拿稳贵茅、格力、平安这类核心资产。理由我也反复强调了,后面增量资金的主力是外资,外资就喜欢这个,不然过这村没这店(核心资产只能乘火打劫)。

不难发现茅台平安都越走越高了。

其实研究公司和投资最重要的就是常识,在投资里有一个常识大家都要注意,那就是物极必反。往往好公司暴雷并预计不会造成伤筋动骨的的时候就是买入的最好时机。而连傻子都知道要买某只好股票的时候,往往已经透支了这只股票的上冲潜力(估值太高)。

就好比你说某只白酒的售价将涨到天上去?所以预计股价也将涨上天?

我是不认同的,其一是目前的购买力跟不上提价,二是目前价格已经非常高了,而且产品也被炒家囤货炒作中,这已经脱离了消费者实际的需求了。这是非常不稳固的状态。

又好比去年年底股权质押爆仓的时候,你觉得这种情况国家不会救也救不起来吗?那次抄底券商至今我赚了一倍。

这就是常识。

不过芒格也说过:

所谓常识,是平常人没有的常识。我们在说某个人有常识的时候,我们其实是说,他具备平常人没有的常识。人们都以为具备常识很简单,其实很难。

上面我说这些其实只是为了提醒那些买了核心资产赚钱的朋友。虽然我也依然拿着并赚了不少,但外资进来的时候也许就是核心资产到顶之时。我们要谨慎并敬畏市场,再好的公司如果太贵了也不是好标的。

所以当你站在趋势一方的时候要保持清醒,因为往往当你膨胀的时候市场将给予你致命一击。

还是希望大家能拥有常识和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吧。不要人云亦云,就好比雪球上天天推荐的新城控股不也暴雷了吗?

关注一下不迷路,后续将推出科创板研究。研究不易,如果喜欢欢迎点赞。

相关资讯仅供参考,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

科创板141家累计融资1292.1亿,接近2018年融资总额!未来这么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