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持续写作重新建立对时间的感受

用持续写作重新建立对时间的感受

今天是沛哥日更的第143天。

没什么牛逼的,就是去年的8月份吹了一个日更的牛逼,为了不破,坚持下来而已。

用持续写作重新建立对时间的感受

刚过完春节,假期综合症还在恢复过程中。春节期间的日更算是勉强应付完成了。之所以说应付是因为,更新的文章有一半不是自己写的,而是摘录。

用持续写作重新建立对时间的感受

春节期间,按说是比较闲的,时间肯定比日常工作的似乎要多不少。但是这个有效的时间,其实少了很多,因为对时间的感受变了。潜意识里,这些时间不是用来思考,不是用来写作,也不是用来坚持习惯的。

一个持续一百多天的习惯没有被春节这个强制暂停键冲毁,小庆幸。在回到北京的第一个工作日,赶紧转换一下状态,回到运转模式。

这个春节是我作为一个持续写作者面临的第一次重大考验。之前类似的考验还有假期,出国出差等。

这样的考验以后还会继续有,还好,经历过,就会更有经验来处理了。思维释放和储备的速度,缓冲区的预备,这些是更深层次的一个支撑系统,不做就绝对体会不到的。

收获了什么?

回想坚持写作这么多天,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不是流量,不是打赏,也不是粉丝,更不是其他的一些外在的东西。

内在的,是文采么,是写作的技术么,是习惯么?都是,也都不是,我仔细想了一下,我重新建立了一种对时间的感受方式。

以前的每一天我似乎也在忙,也在做很多事情,但是过了很久之后,我自己也不记得做过那些事情。这是所有人大脑的一个共同bug,另外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是,我们的延迟满足感比较低,都喜欢做当下比较愉悦的事情。就做事的方法论来讲,我们做的能够在时间的维度产生持续积累效应的事情很少。而写作正是这为数不多的选项中的一个。

年度总结是对一年的感受方式,而对一天的感受方式,似乎也还是写点什么。

缩小的时间颗粒度

这样的好处是你对时间感受的颗粒度越来越小,你能把握的大颗粒度的时间似乎总还有明天,而小颗粒度的时间,比如5分钟,稍纵即逝。

再一个,从一天的维度来看。早上起来洗漱,开始工作,晚上下班,吃饭,娱乐,准备睡觉。再平常不过。在这个里面加入一个每天像早起刮胡子一样不太想做,但是又必做的事情。

要脑子里面绷根弦,去思考现在做的事情,去学习别人的思维方式,去学习新的知识,去主动的把大脑里面的东西清空。

大姨妈VS刮胡子

老婆问我,每天刮胡子烦不烦。烦呀!刮不好也见红!大姨妈一个月才一次,我们每天都得来一次,一天不刮都难受。

像画一幅画,每一幅都有相似的风格痕迹,但是每一幅画又不一样。胡子每天都刮,但是胡茬子总有区别。

在一天的所有事情都做完的时候会想起还有这么一件事情没有做,不像是刮胡子是每天早起做的第一件事。往往写作可能是最后一件事。

当一天除了吃喝拉撒,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可以做的时候,写作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哪怕就是自己写点字给自己絮叨絮叨。

人是一个社交动物,而哲学家说,孤独是人的宿命。融入与剥离,反反复复。

谁都不想搭理的时候,文字可以在键盘下流淌,这是一个自己感受时间的方式。流水账,错别字,任尔东西南北风。

风光迤逦,诗意兴起。背井离乡,愁绪渐起。

不想在朋友圈对全世界诉说,更没有拿起电话的冲动。文字还是最好的伴侣,让内心所有的情绪可以在一个二维的平面上,慢慢展开。岁月经年,再折叠起来还原,满是褶皱,别有一番滋味。

用持续写作重新建立对时间的感受

该文2019年2月12日首发于个人公众号【沛文沛语Frank】,欢迎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