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辛词流传于世的大约有600余首,其风格多样,有的沉郁顿挫,有的生动活泼,有的豪迈激昂,有的诗画一体,有的伤感多情......但辛词因为频繁用典而让人觉得“隔”,比如著名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8句,用了5个典故。

虽然词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华丽的辞藻,但读者捉摸不透。有人曾质疑过,辛弃疾在词中频繁用典,有必要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辛弃疾独特的情感表现方式:用典。

频繁用典是矫饰还是必要?

辛弃疾在词中大量用典,也是迫不得已,这与他所处的政治形势、社会环境和人生追求有很大关系。

南宋中期,朝廷和金的民族矛盾已经十分尖锐,宋金对峙局面异常紧绷,中原人民抗金意愿高涨。

北方的女真族一方面残酷压迫中原人民,一方面“和”“战”结合,迫切南侵。

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形势复杂,朝中分为主和、主战两个阵营,主和派主张妥协投降,换得一时平安,主战派要求出兵对抗,收复失地,统一中原。

辛弃疾是主战人士,他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中原而不断努力。

辛弃疾从小生活在沦陷区,他见证了女真族对汉人的残暴和羞辱,青少年时期,他便立下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宏大志向。他参加过北方起义军,上过战场杀敌。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辛弃疾

南归后,他曾向朝廷献言《美芹十论〉和《九议》,建议朝廷积极备战,收复失地,但都没有被采纳。他一直转任地方官吏,期间还闲置了20多年,一腔热血都付诸东流了。

辛弃疾是北人南归,这让他在南宋朝廷中十分受歧视,朝廷不会重用他,反而排挤打击他,让他满腔抱负无处施展,英雄无用武之地。

他在政治上被孤立,多次遭人诽谤,不能把现实写进诗词里,他把眼光转向历史,运用典故,借古伤今,古人古事在他笔下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辛弃疾借用的典故人物,多是智慧非凡的名将名相、勇士、侠义之人,或者是有作为的帝王。

如“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借孙权表达自己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又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托封侯事,岁晚田间”,用李广来讽刺南宋当权者,表达自己不被重用的悲哀,又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借李陵别苏武来寄托自己南归后报国无门的心情等等。

辛弃疾的爱国热情、远大抱负经常通过借古喻今的用典方式表达出来。

另外,辛弃疾在词中平凡用典,还与当时的诗歌创作分氛围有关系。宋诗没有唐诗的恢弘大气,但是在遣词造句和用典上却别出心裁。

宋诗作者和评论家对字的来历斤斤计较,诗中用字、用典是宋人创作的风气,黄庭坚提倡诗歌创作要“无一字无来处”,这种诗学理论也影响了宋词创作。

辛弃疾作为当时的文人,自然也受到影响,他把江西诗派的诗学理论移植到词中,用古人古事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诗他的词既有雄浑豪放的特点,也有悲凉苍劲的风格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辛弃疾雕像

其次,辛弃疾还继承发展了古诗中比兴寄托手法(比兴手法就是借助优美的事物形象引起联想,并在借助的形象事物中寄托词人的情感),而典故的运用正好与比兴手法相通。

辛弃疾一生抱负远大,但是壮志难酬,满腔爱国热情常常受到压抑,比兴手法能够寄托自己的悲愤之情,鞭笞朝廷的奸臣。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这首词这是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塑造女子惜春、留春、怨春的形象,从而表达自己年华不再、壮志难酬的郁闷,下片用了陈阿娇被弃的典故,表现自己在南宋朝廷遭人排挤、爱国之情无处释放的痛苦;又用杨玉环、赵飞燕的典故,告诉奸佞不要得意猖狂。

全词用典和比兴手法相结合,表达出他对执政者和奸佞小人的厌恶,蕴含着深刻的政治内容。所以,辛弃疾用典并不是矫饰文字,而是有特定的原因。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典在“我”在,意在言外

都说文如其人,辛弃疾通过词中用典,将自己的身影融入古人古事,读他的词,我们仿佛看到他曲折艰难的一生,看到他忧国忧民的凭栏远眺,听到他壮志未酬的叹息......词中的辛弃疾,以他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们。

功业今安在?

辛弃疾既有文人的气质,又有武将的豪情,他是一个文武双全的英雄人物,在辛词典故中,最清晰鲜明的形象是渴望建功立业、收复失地的英雄形象。

据统计,他词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历史上建功立业的英雄,如谢安、张良、李广、刘备、恒温、汉武帝、韩信、蔡泽、项羽、刘邦等等。

我们先来看他的《满江红》: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尊中酒,堪为别。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马革裹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这首词虽然以赠别朋友为背景,但词中流露的却是辛弃疾抗金复国、建功立业的心愿。当时辛弃疾任江陵知府和湖北安抚使,他的朋友要到汉中去任职,辛弃疾写了这首词鼓励朋友。

在词中,辛弃疾借用了飞将军李广抗击匈奴的典故,李广战功赫赫,打得匈奴闻风丧胆,不敢进犯。现在宋朝遭到强敌入侵,辛弃疾希望能有李广一样的龙虎之将来抗击金国,收复中原。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接着,他有用了王粲的典故,王粲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部下,曹操于建安十三年征讨汉中张鲁,张鲁投降,王粲写了五首《从军行》赞美曹操。辛弃疾用这个典故,一方面与朋友此去汉中的行程相切合,一方面是赞美朋友的文才。

上片兼用了文、武典故,从两个方面鼓励朋友,希望朋友可以积极抗金,建功立业。

其实,与其说是辛弃疾鼓励朋友,倒不如说是他内心对古人建功立业的崇敬,这种崇敬不是沽名钓誉,也不是爱慕荣华富贵,而是他对积极抗金、收复失地的渴望。

下片聚焦到送别友人,引用的是冯谖弹剑作歌的典故,这个典故讲的是孟尝君和冯谖的故事,冯谖是孟尝君的下等门客,他常常倚柱谈剑,要求改善待遇,无论是吃的、喝的、行的,孟尝君都如他所愿,最后他一心一意为孟尝君效力。

唐人写诗时,喜欢引用这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失意和感慨。辛弃疾用这个典故的用意大概与此相同,他想抒发自己不能上阵杀敌的遗憾,接下来又用马援“马革裹尸 ”的典故进一步鼓励朋友。

辛弃疾引用着两个典故,一方面是感慨自己身处后方,无缘上前线杀敌报国,只能像冯谖弹剑作歌发牢骚,另一方面鼓励朋友积极抗金,奋勇杀敌,尽显男儿本色。

辛弃疾用典,充满了高昂的格调,充满了边塞诗的雄风浩气。

东篱之下难采菊?

读辛弃疾的词,我常常感慨他时运不济,命途多舛,但偏偏是他仕途的不幸,造就了他文学上的大幸。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辛弃疾《破阵子》

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王蔺弹劾,朝廷连下两道圣旨将他削职,降为平民。光宗绍熙三年(1192),他被启用,任职福建提点刑狱,不久升为福州兼福建安抚使,庆元元年(1195),他再次被弹劾丢官。

在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内,辛弃疾有约18年在江西带湖、瓢泉两地漂泊度过。这一时期,虽然仕途失意,但他的心情却无比平静,他诗词中开始出现陶渊明、林逋、伯夷、叔齐、许由等隐逸人物。

在这些人物中,辛弃疾最喜欢的是陶渊明,他常常把陶渊明当成自己退隐生活中的榜样,并借用陶渊明的形象来表达自己的追求和向往。

他认为陶渊明除了是闲居悠然的隐士,还是拥有治世之才的人物。陶渊明的隐居,是被黑暗的现实所逼迫的,是不得不隐。辛弃疾认为自己和陶渊明的遭遇如出一辙,因此他在词中反复引用陶渊明的典故,歌唱陶渊明,就连陶渊明读过的诗书都爱不释手,可见他对陶渊明的崇拜程度。

我们来看他的《水龙吟》:

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觉来幽恨,停觞不御,欲歌还止。白发西风,折腰五斗,不应堪此。

问北窗高卧,东篱自醉,应别有、归来意。须信此翁未死,到如今、凛然生气。吾侪心事,古今长在,

高山流水。富贵他年,直饶未免,也应无味。甚东山何事,当时也道,为苍生起。

关于陶渊明隐居的传奇非常多,最著名的有桃花源记,不为五斗米折腰,五柳先生传等等,是妥妥地文人做派。辛弃疾则文武兼备,英姿勃发,两人看似根本没有任何共同之处,但在这首词中,辛弃疾却说梦见陶渊明,醒后想见陶渊明,为什么他对陶渊明如此痴迷?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辛弃疾《西江月》

辛弃疾刚进入仕途时,满怀壮志,但是壮志未酬,只得去官赋闲,退隐山林,怀揣着失意的他当然就想到了前代隐士陶渊明,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高风亮节与辛弃疾的耿直狷介如出一辙,这是辛弃疾崇拜陶渊明的原因之一。

辛弃疾认为陶渊明表面潇洒,安乐自足,而实际上是因为他不愿与宵小之辈同流合污,他想保持自己的高洁,而不是说陶渊明厌世,忘记了被压迫欺凌的人们,这是辛弃疾崇拜陶渊明的原因之二。

词的下片中,辛弃疾认为陶渊明的精神并没有消失,自己就是陶渊明精神的继承者,有朝一日,他会像谢安一样东山再起,得到朝廷的重用,为了黎明百姓,为了收复失地,而不是为了名利,在辛弃疾看来,无论是出世还是入世,陶渊明的精神是一直存在的。

这首词通过陶渊明的形象,抒发辛弃疾隐居后的耿直品格和为国为民的情怀,正因为辛弃疾更深刻的认识到陶渊明的内在精神,所以他才常常用陶渊明的诗意表达自己的情怀。

吾意独怜才

隐居期间,一方面,他的心情是平静的,另一方面也是寂寥的,虽然在宁宗嘉泰三年(1203),他被朝廷起用,但之后一直复起复罢,最后怀抱着未遂的宏愿死去。

所以,当心中的忧愤难以平复时,屈原、阮籍、嵇康、苏秦等人就出现在他的词中,因为他的怀才不遇与这些历史人物是何等相似啊!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李广射石

辛弃疾23岁起兵抗金,南归后无论朝廷安排什么职位,他治理期间都有所成就,但因为为人刚直不阿,力主抗金,眼里容不下邪恶势力,因此深受朝中投降派小人的忌恨。收复中原的理想不能实现,又屡遭诬陷,几度罢官,他坎坷的一生,与飞将军李广十分相似。

因此,他特别同情怀才不遇的李广,在词中多次写李广的事迹,以抒发自己遭人污蔑、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

我们来看他的《八声甘州》:

夜读《李广传》,不能寐;因念晁楚老、杨民瞻约同居山间;戏用李广事,赋以寄之。

故将军饮罢夜归来,长亭解雕鞍。恨灞陵醉尉,匆匆未识,桃李无言。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落魄封侯事,岁晚田园。谁向桑麻杜曲,要短衣匹马,移住南山。看风流慷慨,谈笑过残年。汉开边、功名万里,甚当时、健者也曾闲。纱窗外,斜风细雨,一阵轻寒。

夜晚,辛弃疾读《李广传》,李广的生平引起了他的强烈共鸣,词的上片重点写了三件事:

一是李广打猎归来,被霸陵尉扣留露宿于霸陵亭,原因是李广不是现任将军,李广退居南山的遭遇引起了隐居带湖的辛弃疾的共鸣。

二是写李广的臂力惊人,箭矢射入石头的事情,但这样一位拥有超凡能力的人,朝廷竟然弃而不用。

三是写对朝廷有功的李广,没有得到封侯,而被罢官回家的事情。

细细品来,三件事情竟然与辛弃疾的遭遇如此相似。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在下片,“恨”字统领,表现了他对李广的同情,对霸陵尉的痛恨,对朝廷不识英雄的愤怒,委婉曲折地表现了词人对南宋朝廷摧残人才的不满。

下片用了杜甫《曲江》的诗意,杜甫在《曲江》中说:“自断此生休问天,杜曲幸有桑麻田。故将移住南山边,短衣匹马随李广。”

杜甫在诗中表达了对李广无比崇敬的心情,说自己如果与李广生于同一时代,他愿意移居南山,跟随李广。这意味着词人要像杜甫那样追随李广,度过余生。

李广在后世有一大票粉丝,可是在汉代,开疆拓土时,他却被闲置在南山,这是多么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表面上,辛弃疾在为李广鸣不平,实际上,他是在为自己的怀才不遇鸣不平,更为统治阶级不爱惜人才而愤怒。

典多不怪,词美情美

辛弃疾用典信手拈来,为读者创造了雄放意境。他常常选取广袤的空间背景和悠悠历史岁月,创造恢弘阔大的境界,用历史人物驰骋沙场的英雄气概抒发自己豪壮的胸襟,展现出游龙般的奔放气质。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如《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借歌颂三国英雄人物,暗讽南宋朝廷偏安一偶的懦弱行为。词的上片用“满眼”、“千古”、“悠悠”、“滚滚”等词,创造了辽阔远大的境界,用“不尽长江滚滚流”将时间从遥远的过去引向未来,使得境界富有动态美。

下片借三国孙权年少点兵,镇守江东,北御强敌的气概,表明自己建功立业、想要有所作为的心情,全词气象宏大,波澜壮阔,借古喻今,意在言外,洋溢着乐观昂扬的情绪,给人鼓舞的力量。

用典使得辛词具有豪放美。

辛弃疾的词除了悲壮激烈,纵横捭阖的豪放外,还有低转迂回的沉郁顿挫。沉郁风格具体来讲,是指作者的情感深沉郁积,有无数想说的话压在胸中,但通过委婉曲折的方式表现出来。辛弃疾的词,在抒发英雄末路的悲慨时,常常借用典故,婉转曲折,悲壮沉郁。

稼轩词频繁用典,是炫才还是必要?来谈谈辛弃疾词中的典故

辛弃疾《永遇乐》

如《登健康赏心亭》: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于拍遍,无人会,登临意。休说鲈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英雄泪。

辛弃疾满怀报国热情,起义南归,想要恢复中原,但在投降派统治的朝政下,他报国无门,虚度年华,内心十分压抑、愤懑,于是他借登临之事,将英雄失意、功业未就的抑郁之情表达出来。

上片意境开阔,通过所见、所闻、所作展开秋景无限,然后用“无人会,登临意”收合,转出下片。

词的下片用了三个典故:季鹰归未、求田问舍、刘郎才气,正用与反用结合,一波三折,一唱三叹,使情感跌宕起伏,表达出辛弃疾复杂的心情,也很恰当地体现出辛词的沉郁美。

辛弃疾可以说是词中用典的高手,他在前人用典的基础上,采百家之长,将典故用得自然、用得恰当,典故不但增加了辛词的容量,丰富了辛词的意境,而且形成了辛词独特的风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