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辩证地看待“周公恐惧留言日,王莽恭谦未篡时。”

先说一下“周公恐惧留言日”的典故,这则典故教导我们看人要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看待,而不是片面地看人,否则,周公就成了篡权者了。

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西周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新建立的周王朝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商朝旧贵族们准备复辟,而周公辅政,又有违于王位世袭制中父死子继的原则,引起周室集团内部的矛盾。结果残余势力即与周室内部的反叛势力勾结起来,他们的代表是纣王子武庚与「三监」管叔、蔡叔等人。结果周公东征平定三叔之乱,灭五十国,奠定东南,归而制礼作乐。

周公自幼笃行仁孝,多才多艺。文王在时,他以孝仁而异于群子;武王即位,则以忠诚辅翼武王,一次,武王有疾,群臣忧惧,卜求先王救助。“周公于是乃自以为质,设三坛,周公北面立,戴璧秉圭,告于太王、王季、文王。”愿以自身替武王之身,且称曰:“旦巧能,多才多艺,能事鬼神。” 及武王死,成王在襁褓中,周公毅然挑起了“摄行政当国”的重担,并且教诲开导成王,以其终生辅国安邦。

周公无微不至地关怀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厉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里,对河神祈祷说:“今成王还不懂事,有什么错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让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摄政七年后,成王已经长大成人,于是周公归政于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后来,有人在成王面前进谗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阅库府中收藏的文书,发现在自己生病时周公的祷辞,为周公忠心为国的品质感动得流下眼泪,立即派人将周公迎回来。周公回周以后,仍忠心为王朝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我们认识人、认识事要从整体大局去全面的了解。每个人和事都要经过时间的考验,从整个历史去衡量、去判断,而不能只根据一时一事的现象下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会我们如何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评价人物和事迹。 否则就会轻易把周公当成篡权者,把王莽当成谦恭的君子了。

下面,再说一下“王莽恭谦未篡时”的典故。

王莽,(前45-后23)新朝皇帝。公元8-23年在位。字巨君。魏郡元城 (今河北大名东)人。汉元帝皇后王政君之侄。初任黄门郎,迁射声校尉。成帝永始元年,封新都侯,迁骑都尉光禄大夫给事中。因劾奏外戚定陵侯淳于长,获正直名。矫情伪饰,示人俭约。绥和元年,任大司马。哀帝时,因外戚丁、傅用事,罢官就第。哀帝死,王政君以太皇太后临朝称制,复任以为大司马,与议立平帝,进封安汉公。为笼络人心,出钱献田赋给贫民,增加博士名额,网罗儒生士人。元始五年,平帝死后,选立年仅两岁的孺子婴,仿效周公居摄践祚,自称“假皇帝”。初始元年,自立为帝,改国号曰“新”,建元“始建国”。旋托古改制,更名天下田为“王田”,奴婢为“私属”,禁止买卖;设立五均赊贷和六筦;屡次改变币制,造成社会经济极大混乱。法禁烦苛,人民因铸钱犯法,伍人相坐,罚为官奴婢者以十万数。加以连年灾荒,饥馑疾疫相继,以致民不聊生。又强迫各少数民族统治者改换汉朝封授的印绶,贬王为侯,引起各族反抗,社会危机进一步加深,终于爆发赤眉绿林农民大起义。地皇四年,九月,绿林起义军攻入长安,遂被商人杜吴砍死,新朝灭亡。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如果不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去识别事物,就往往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周公在铺佐成王的时期,某些人曾经怀疑他有篡权的野心,但历史证明他对成王一片赤诚,他忠心耿耿是真,说他篡权则是假。王莽在未取代汉朝政权时,假装谦恭,曾经迷惑了一些人;《汉书》说他“爵位愈尊,节操愈谦”。但历史证明他的“谦恭”是伪,代汉自立才是他的真面目。

全诗最后还有两句: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这是全篇的关键句。

如果周公早早就死了,谁也分不清他的内心究竟是不是想篡权。

同样的,如果王莽没有活到篡位当皇帝,史书上留下的王莽,恐怕就是比周公更好的“儒家楷模。”

所以,我们看人看事要全面,大局,辩证,并且以史为鉴,只有这样真正地了解别人。

学习历史,了解历史,你可以学到更多更好的识别人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