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中國車市“眾生相”

疫情下的中國車市“眾生相”

虛無就虛無,過眼就過眼,人生本就像攥在手裡的水似的,一直流逝,沒什麼千秋萬載的說法。對汽車產業來講,亦是如此。

1.

東風雷諾的悄然倒下,成為2020年中國汽車市場爆掉的第一顆雷。這個有稜角的法國汽車品牌,沒有熬過七年之癢,甚至來不及眷戀。

市場日趨疲弱,讓本就積累了很久的慢性“疾病”,在過去兩年,不斷困擾著中國成千上萬個汽車產業鏈內的有機體。

2019年,我們見證了“半價”購豪車、新車“買一送一”、你買不了吃虧,也買不了上當;2019年我們目睹了汽車企業排著隊下調銷量目標,KPI指標不斷變化;2019年,我們還親歷了貿易摩擦、關稅大棒、出售禁令等手段成為家常便飯……

可是這一切在2020年伊始,都變得那麼渺小,新冠肺炎疫情的奪命飛刀,讓人防不勝防。彷彿連續12

年成為全球最大新車單一銷售市場的中國,突然陷入了迷途,不知如何返回原定軌道。

各大企業裁員與降薪齊飛,虧損與破產一色,每家企業面對目標,從迷茫變成了接受現實,活下去,哪裡還有什麼目標可言;各國因這曠世魔王——新冠肺炎疫情降臨,陸續關閉國門,全球遭遇強烈的逆全球化。

連吉利董事長李書福也無奈笑道,不知道這種情況將持續多久,何時才能出現新的平衡。零部件短缺,已影響到企業正常生產,全球化的結果卻已經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疫情下的中國車市“眾生相”

為求生存,那些復工的汽車企業,將營銷從線下轉到線上,羅永浩、李佳琪之流,成為汽車營銷團隊的獵物和座上賓。

直播賣車一時之間,成為所有汽車銷售老總都不得不get的技能;汽車經銷商則在空曠的店裡,架起手機和設備,迷茫地對著鏡頭YY。在線觀看的卻是,店裡十幾個無所事事的同僚。

有些店總對此更是感到無奈,做了沒用,不做主機廠那邊在身後盯著,有種前怕狼後怕虎的無力感。

這就是真實的市場現狀,哪裡有什麼迷茫可言?

2.

從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公佈的最新數據來看,一季度中國乘用車銷量僅為287.7萬輛,同比減少45.4%。前兩個月,我國重點汽車企業營業收入和利稅總額同比分別下滑32.8%65.1%。這組降幅數據,是過去幾十年都從未有過的,哪怕是12年前的全球經濟危機時期。

一季度,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67.3%,比上年同期下降8.6個百分點。其中,汽車製造業為56.9%,在所有行業中產能利用率最低。不過隨著汽車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情況或有所好轉,但由於零部件供應問題,挑戰依然存在。

4月16日,北京汽車公佈2020年一季度業績預告稱,其預期歸屬於上市公司權益持有人的淨利潤較2019年同期下滑約95%

4月14日,長安汽車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顯示,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增長123.85% - 135.78%,盈利5億~7.5億元;上年同期則為虧損21億元。業績扭虧主要是因為預計增加當期非經常性損益22億元左右。這意味著,如果扣非,長安汽車仍然面臨超過10億元的鉅額虧損。

疫情下的中國車市“眾生相”

4月13日,比亞迪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79.99%~93.33%,預計盈利5000萬~15,000 萬元。

4月9日,寧德時代發佈一季度業績預告,預計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同比下降20%~30%,預計盈利7.33億~8.38億元。

不難發現,汽車K線列舉的上述車企業績,涉及中國汽車市場的典型板塊:擁有超級賺錢機器——北京奔馳的大型汽車集團;自主品牌龍頭長安汽車;新能源整車龍頭比亞迪;以及新能源動力電池老大寧德時代。

而從汽車K線統計的各大汽車企業一季度銷量業績來看,情況基本上都好不到哪去,腰斬都算是正常水平。當然也有像東風雷諾這樣3個月只生產14輛汽車,一季度銷量不到四位數的。

對於汽車上市公司,已經沒有什麼迷途,剩下的盡是真實,降低成本、熬過寒冬,靜待拐點。

3.

那些還陷在“期待報復性消費”不能自拔的汽車廠商,基本上可以從迷途中歸來。從中短期來看,“報復性消費”幾乎不可能。

恆大集團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就提出,當前社會的一個主要矛盾就是,人民群眾疫情後日益強烈的報復性消費需求,和口袋裡沒錢之間的矛盾。

4月17日,汽車K線「Autoskline」從國家統計局獲悉,3月份,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同比下降15.8%(扣除價格因素實際下降18.1%,以下除特殊說明外均為名義增長),降幅比1~2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

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23841億元,下降15.6%,汽車類消費品零售額下降18.1%。1~3月,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8580億元,同比名義下降19%

。其中,除汽車以外的消費品零售額72254億元,下降17.7%,汽車類下降30.3%。汽車類消費總額拖累了總體表現。

所以,一季度汽車業上市公司的季度報告裡,變賣資產成為扭虧不得不出現的style

疫情下的中國車市“眾生相”

相反,在疫情中,私人汽車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在北京曾經摩肩接踵的大公交車,如今甚至能看到有空座的情況。原因很簡單,新冠疫情持續,讓人們趨向獨立出行,購車需求或許將隨著疫情防控,逐漸顯露。

在武漢,一位楊女士在城市解封后,近期打算選擇再購買一輛小型車,作為代步使用,因為擔心公共交通出行會造成潛在風險;在北京,汽車4S店客流量也在恢復,有不少人買車的目的與楊女士相同。

由於北京購車搖號遙遙無期,劉先生已經出資4萬元,租了一個車牌3年使用權,然後打算購買一輛15萬元以內的轎車或者SUV……

這樣的情況,也許正發生在魔都上海、冰城哈爾濱、羊城廣州、車城十堰……

與其相信期待報復性消費,汽車廠商倒不如好好思考,如何合情合理地引導這部分需求。

換句話說,從廣袤的鄉村到繁華的城市,這成千上萬的需求,不可小覷。

4.

面對前所未有的壓力,從中央到地方,促進汽車消費措施層出不窮,諸如: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降低二手車經銷增值稅稅率、支持淘汰老舊柴油貨車等政策措施。

截至一季度末,汽車K線統計發現,已經有多省市陸續出臺具體促進措施,包括:北京、廣州、杭州等一線城市,也有湖南、江西、吉林省的各級城市。

汽車K線認為,從彙總的表格來看,此次汽車消費促進措施涵蓋地域廣、措施及時,且具有一定持續性,但城市數量並不算多,可能會有新的城市進一步加入。

最近,深圳則新增了1萬個購車指標,進一步釋放當地汽車消費需求。一連串的措施,似乎也在讓汽車市場有所起色。

根據汽車K線從機構得到的最新調研結果來看,上海、鄭州和長沙等地經銷商們,終端反饋對4月銷售有較強信心。

疫情下的中國車市“眾生相”

具體反映在,4月以來到店客流量環比明顯改善,由於疫情期間積累需求逐步釋放,部分經銷商到店客流量已經接近或超過去年同期,尤其是寶馬、雷克薩斯等豪華品牌客流量已恢復正常水平,但中高端合資企業和自主品牌反映同比仍有差距。即便實際成交量分品牌之間存在較大分化,但絕大多數經銷商表示已接近去年水平。

另一方面,自主品牌與合資車型折扣力度普遍較大,且為現金折扣;反之豪華品牌尤其是進口車折扣比較穩定,庫存因海外新冠疫情造成停產比較低,一些車型交付時間加長,折扣收窄。

豪華品牌迅速回暖似乎與人們想象的不同。分析人士認為,這主要是因為豪華品牌整體受到疫情影響較小,購買人群可支配收入預期變動較小。

或許,歐美疫情如果繼續快速蔓延,進口車可能會成為冷淡車市下的奇景——人們排隊哄搶價格不菲的進口車,這是多麼真實和諷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