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孩子上幼兒園大班,現在幼兒園還不開學,再一晃就到九月份了,孩子都要直接步入小學一年級了……”

生活在武漢的寶媽們是否在家有些坐不住了呢?這幼兒園開學遙遙無期,校外的培訓機構屬於第四類復工行業,復工時間是個未知數。何況現在的大環境下,想必家長也不會敢把孩子送到外面去上興趣班吧。可是,線上教學對於低齡段的孩子來說,線上授課的收效甚微。那麼問題來了,這幼小銜接的課程怎麼辦?怎樣自己給孩子預習小學一年級的內容呢?上一年級前,孩子到底需要做好哪些準備呢?

這篇文章,結合了一些孩子已經上過一年級寶媽的經驗,和從教多年的小學老師給出的建議,為正在著急於孩子即將上一年級的寶媽們,分享一些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先從“習慣”說起:上幼兒園和上小學一年級,對於孩子能否順利適應,最關鍵的就是這兩個字“習慣”。如果說幼兒園(公立幼兒園)時期,老師更多的是照顧孩子們的情緒,以及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習慣(如起床穿衣,疊被子,自己吃飯,有序排隊進行遊戲等),那麼到了小學一年級的老師,則不會把精力用在這些細節上。說的更直白點,老師下課後,一般不會在教室內久留,因為他還有自己的工作要做,可能是回辦公室,可能是準備去別的班級上課。學生們這個時候在教室裡做什麼,誰被欺負了,老師都是無暇顧及那麼周全的。更不會督促每一個學生記得課間休息去上廁所,以免上課期間舉手報尿急。這些看似細小的變化,對於剛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團體和環境中的孩子來說,卻要求其必須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才能順利度過。而這裡所說的“適應能力”跟孩子性格慢不慢熱不是一回事。主要是體現在,孩子是否“有備而來”,家長是否“早有預備”告知過孩子。

比如,家長需要在家裡就告訴孩子,上小學後,老師不會幫你扎衣服扎褲子,自己上完廁所,自己穿好衣服;上小學後,老師不會給你餵飯,你吃不吃得完,吃飽了沒有,喜歡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那是幼兒園生活老師操心的事,小學老師可不太管這些等等。這裡要強調一點,並不是小學老師相比於幼兒園老師就對孩子不那麼上心,而是對於小學老師來說,他們要操心的,是孩子的學習,如何學知識,如何考個好成績。一個老師不是隻負責這一個班近50個學生,他可能還要去別的班級給其他學生上課備課。生活習慣,是父母要在家裡給自己孩子提前做足準備的。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那麼,有哪些習慣,是家長要在家裡開始給孩子提前做足準備的呢?

第一:衛生習慣

自己學會扎褲子衣服;

自己學會照顧自己的冷暖需求,比如,上體育熱了,脫一件外套,運動後再自己記得把外套穿上;

上廁所勤洗手,飯前一定要洗手;

不要用髒手揉眼睛,不要啃咬鉛筆等等。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第二:時間觀念

早睡早起,午休不能有起床器;

吃午餐也是有時間限制的,中午兩個小時時間,老師會很嚴格的把控,吃飯、午休。肯定不允許同學都午休了,誰還在那裡慢吞吞的吃;

作業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家庭作業是家長來督促,而課堂作業,則完全要靠孩子自己,下課了沒做完的孩子,挨批評不說,還沒有了自己課間上廁所的時間,有的時候還會被要求帶回家做,這無形中更是增加了家庭作業的分量和時間;

家庭作業,今天的家庭作業,今天無論多晚都必須做完,第二天一早就要交作業,所以一定是要今日事今日畢;

考試,這個更不用說了,考試肯定是要求在規定時間內交卷,沒有商量的餘地。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三:閱讀習慣

現在的教學大綱變化趨勢很明顯,就是大語文時代的來臨。很多題目,問題,答案本身很簡單,但是能不能通過問題讀懂本質,讀對題、讀懂題,這要求孩子對文字的理解能力一定要非常敏銳,這不僅僅體現在語文,數學也不例外,數學的應用題,非常考驗孩子對題目的理解能力。一旦理解錯誤,算術再精準,也是白搭。

那麼從哪些方面提升孩子的閱讀能力呢?

從生活中的點滴小事做起,比如,孩子在家看繪本的時候,不妨找到一頁圖,問問孩子,怎樣講述他看到的畫面(看圖寫話的能力,看圖寫話的四要素:時間、地點、人物、幹什麼),還有組詞造句的能力培養;

再比如,看完一集動畫片,或者看完一個電影,說說自己的觀後感(一年級還沒有涉及到寫作觀後感,但是這樣的鍛鍊,對於孩子的語言邏輯,用好詞好句的能力,是一種高效的鍛鍊);

閱讀方式,這裡強調一下,閱讀,一定是要大聲朗讀出來,要有語調,要有感情,而不是默讀。大聲讀出來,流利並有感情,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項鍛鍊。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四:才藝儲備

千萬不要認為上了小學開始,孩子的任務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今時不同往日,現在對於孩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能力是很看重的。尤其是小學三年級以前,平心而論,這時期之前的孩子學校佈置的作業量還是很有節制的,這段時期如果孩子還沒有掌握一些特長,或許再想在往後的學業壓力之餘找到興趣愛好的棲息之地就比較艱難了。

所以,唱歌、跳舞、書法、樂器、主持、武術等,讓孩子儘可能有一門及以上才藝吧,並且在初入小學的時候,孩子在班會上是有很多表演機會的,有一技之長的孩子通過展示,有機會得到老師和同學更多的青睞和關注。這無關於老師是否偏心,而是班上那麼多學生,短時間內,能讓老師特別關注的學生畢竟有限,成績第一名的、跳舞跳得好的、講故事朗誦非常有感情的,這些印記肯定是最先讓老師過目不忘的。與此同時,通過才藝表演展示自己的孩子,在班上也更容易和同學們玩到一起(這裡絕對不是說沒有特長的孩子就會被孤立,這裡強調的是,孩子在初入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和生活模式中時,有一些獨到之處,會更容易進入社交集體中去)。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五:寫一手好字

把寫字作為單獨的一個話題拿出來說,足以可見寫字對於小學生的重要性。首先,寫一手好字會讓老師在看到孩子的作業時,心情愉悅,對孩子的印象也會更好;同時,隨著學業壓力的慢慢變大,往後留給孩子專門練字的時候就不那麼充裕了。更不要指望小學老師會手把手去教孩子寫字,老師的時間、精力都不允許他這樣做的。最後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考試時,書寫不規範、書寫不整潔,都是會被直接扣分的,無論答案是否正確,卷面整潔是單獨的一個評分項。

今年將要上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家長在家需要做足哪些準備?

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分享的學前五個重要習慣的內容,家長如果對本文的內容認可,感謝也歡迎您可以對作者添加關注,下一篇內容(明天發佈),將會是為即將步入小學一年級的孩子,推薦的一些非常受好評受老師家長認可的幼小銜接書籍、和課外讀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