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轉眼間,2020年已經過去了三個月,按照往年校歷算,上學期幾乎已過去一半,小升初的政策也逐步明朗。

但是由於今年疫情的影響,部分省份至今為止,還沒有正式開學,只是公佈了開學時間,還有部分地方開學時間也沒有明示。為了響應教育部的號召,部分地區小升初政策已陸續公佈。

目前為止,上海、天津、廣東、江蘇、四川、浙江、安徽、雲南、陝西、黑龍江等地都明確了2020年小升初升學政策,並正式實施“公民同招”政策。

雖然每個地區的政策內容具有個性化特徵,但是大原則是不變的。全面梳理各地小升初政策後筆者發現,此次的關鍵詞是“公民同招”,這也意味著小升初的公民同招即將在全國正式鋪開。


公民同招的實施,有利於教育公平,更能改善教育生態


何為“公民同招”?公民同招是指公辦民辦學校實行同步招生,其基本要求是公辦民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開展錄取、同步註冊學籍。

其實,“公民同招”並不是新詞。在國家層面,教育部在2018年、2019年做好普通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通知中,都強調了要推進公民同招。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2019年6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其中最主要的條文是《第17條》——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納入審批地統一管理,與公辦學校同步招生,對報名人數超過招生計劃的,實行電腦隨機錄取。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近年來,義務教育入學問題,是老百姓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每年進入四五月份,各地小學、初中的招生工作陸續啟動,按照往年慣例,民辦學校的招生時間一般會比公辦學校提前幾周。

“由於民辦學校能提前招生,一些家長優先選擇民辦學校,把公辦學校作為保底,導致一部分優質生源提前被民辦學校挑走,對公辦學校造成擠壓,這種做法打亂了正常的招生秩序,破壞了教育生態。”北京市海淀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表示。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此次出臺的招生政策,是全面貫徹落實中央文件及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精神的要求,是迴歸教育初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要求,也是保障教育公平、優化教育生態、緩解社會教育焦慮的要求。”浙江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這樣解讀。

民辦學校的管理模式是跟公立學校存在很大的區別的,在這裡學生的學業負擔正常來說會比較重一些,尤其是老師們的很多精力都放在學生的學習上,而一些家長也比較願意去主動配合。

於是這些民辦學校的成績就會不斷的提高。

而隨著成績的不斷提高,他們就在選擇生源上,有了一定的話語權,就可以進行挑三揀四,一旦發展到了供不應求的情況下,他們就會組織各種各樣的考試,而且難度較大地進行篩選。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於是好的生源加上傳統的應試教育管理模式,使得他們的學生在中考上的表現非常的突出。在某些地區,甚至會出現民辦學校中考考上重點高中的人數比一個區所有公立學校加起來的總人數還要多的現象。

而如此一來就會帶來兩個非常大的問題:

其一,因為民辦學校選擇學生採取的是擇優錄取,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無疑就會加重了學生們在小學階段的學習負擔和壓力。這個情況在一些一線城市表現的尤為突出,相信很多家長都已經切身體會到了。

其二,公立學校作為“兜底”的存在,使得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而且在目前的升學體制中,公立學校是無法拒絕任何符合條件的學生入學的,而這個符合條件基本上只有一點,那就是是否屬於學區內的。

長此以往形成的兩極分化,就是所有的優質生源想盡辦法去往民辦學校,進而最差的生源基本上都被分到了公立學校。

這樣的模式還何談教育公平呢?於是,“公民同招”就應運而生了。


公民同招利於教育發展,但對民辦學校卻是滅頂之災


從中國教育的長遠發展方向上來看,公民同招確實是實現未來教育公平的一項重要決定。但是在此次政策全面鋪開的同時,對民辦學校,尤其是老牌重點民辦學校,卻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此次公民同招帶來的兩個最大的問題在於:

其一,私立學校的生源將不能進行單獨的考試選拔。

其二,報名私立學校的學生一旦落選,即有可能派不到比較好的公立學校。

如此帶來的必然結果就是有很多的學生家長會放棄讓孩子去私立學校的念頭。進而使得公立學校和私立學校的生源質量得到一定的平衡。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而生源無疑是關乎一個學校教學質量高低的重要條件。

對於民辦學校來說,尤其是老牌的重點民辦學校,他們能夠在中考大放異彩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有優秀的教師團隊和優質的教育設施,更是因為他們有優質的生源,而此次的政策從源頭上掐斷了民辦學校的優勢,說是民辦學校的滅頂之災也不為過。

古語有云“孺子可教也”,對於民辦學校來說,優秀的老師麾下有一群“可教的孺子”,就會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這種規律自古以來就是如此。但是公立學校接收的那些都是“不可教”的嗎?

對此筆者不想把他們歸類到“不可教”,而是說這些孩子“不易教”,要知道一個孩子的成長是多方面的,原生家庭的和諧與和睦,父母對其的疏導,包括父母自身的品性與行為都會影響到一個孩子對於學習的看法。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試想,一個優秀的老師,麾下不是“可教的孺子”,而是“難教的孺子”,是否還能進行剛才的“一加一”算法?縱使這個老師非常優秀,能將“難教”變成“可教”,但是其中花費的時間必然會比優秀的生源要長,對於僅有三四年的初中學習來說,未免效率太低了。

因此,對於民辦學校來說,缺少了優秀的生源就相當於上戰場沒帶武器,這無疑是一場災難。國家可能是想通過此次政策能夠帶動社會的教育公平,並以此來帶動公辦學校的教學改革,與民辦學校看齊,但是對於身處其中的民辦學校來說,代價未免太大了。

除此之外,此次政策還將波及行業內小升初的培訓機構,因為這些機構,以前針對的是所謂“掐尖”,“培優”,其目的是在培養孩子能夠順利通過小升初和幼升小的奧數等考試,但是如果全部搖號,那這部分可能就沒有原來的用處了。

公民同招的背後是教培行業的一輪新機遇


事實上,公民同招在筆者心裡,其實還是利大於弊的,無論是對於當下的民辦學校也好,民辦教培機構也罷,公民同招所帶來的利益,是長遠且源源不斷的。因為,整個行業的未來才是真正的未來,身處於其中的我們都將獲利。

對於民辦學校來說,推進公民同招,得以讓民辦教育迴歸教育本源,吸引真正的公益性教育資本進入民辦教育領域。通過混合所有制、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非營利性民辦教育同樣擁有巨大發展空間。

當下,在教育進入內涵式發展階段之後,民辦教育可以通過靈活的機制、政策和環境來加快教育改革,從而更好地解放民辦教育的活力,促進民辦教育向更高階段發展。

以上海為例,上海市教委披露的數據顯示,目前,全上海建有學區、集團共233個,覆蓋75%以上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緊密型學區、集團建設深入推進。上海市教委方面表示,從全上海127所“強校工程”實驗校的建設情況來看,學校辦學普遍更有信心,辦學特色逐步顯現,學生和家長的認可度逐步提升,不少學校出現了對口生源比往年增長的現象。

由此看來,公民同招不僅對於公立學校是一個利好的政策,對於民辦學校的特色化發展也有非常顯著的成果。正是上海等地區率先在2018年和2019年“吃螃蟹”做出了成績,公民同招的政策才得以在全國鋪開。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從國家近期的教育政策中不難發現,素質教育、勞動教育、特色教育已經成為當下和未來教育行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因此,還糾結於優秀生源,執著於中考,堅持應試教育無異於逆水行舟,在政策不支持的前提下進行教育行業相關活動,筆者認為是不明智的選擇。

因此,對於民辦學校來說,及時轉型,找到自身的特色化教學資源,是今後發展的重要課題之一。

而對於其他的培訓機構以及輔導機構來說,筆者認為,此次的公民同招在全國鋪開著實是一次不小的機遇。很多人在看到此次公民同招在全國鋪開之後,第一反應就是國家又打擊民辦教育,不給民辦教育活路,只會扶持公辦教育,民辦教育作為公辦教育的補充永遠也沒有發展的空間等。

對此筆者想說,國家明明已經給予了民辦教育如此大的機遇,為什麼很多人不能做到理性分析呢?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首先,此次公民同招的全國性鋪開所針對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幼升小和小升初,義務教育之外的高中教育以及升學初中後的初中教育並不包含其中。因此,高中課程的校外輔導以及初中課程的校外輔導並不會受到什麼影響,更何況中考、高考相關的考試培訓。

而筆者認為,此次的政策下達,不僅不會給民辦教培機構以壞影響,更會給其帶來新的一波機遇。

幼升小和小升初從之前的考試變成了搖號,教育資源公平化的同時,更給了校外輔導更多的機遇。在平時上課的時候,學生們都處在同一個環境,正如之前筆者所說的,“可教的孺子”和“難教的孺子”在一起上學的時候,家長們就會對課外輔導更加重視,而之前投放到幼升小和小升初的升學考試中的金錢和精力,家長們會將其更多地投資於課外的學科輔導中。

試問,這難道不是一個新的機遇嗎?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其次,現當下的國家教育政策更多地向素質教育傾斜,這也是經過多年的沉澱,逐漸在家長和學生中形成的固定意識。就像筆者之前說的,國家即將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的推進,而你依然在怒吼著“分數就是一切”,這種逆水行舟的行為,怎麼能成功呢?

因此,隨著家長和學生的思想逐漸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無論是公立學校還是民辦教培機構都應該順應國家的要求,在素質教育上多下功夫。雖然說最終的考核還是高考,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的一點是,分數已經不能作為衡量一個學生一切品質的標準了。

而對於素質教育、勞動教育等一大塊未經開墾的荒漠,是否能將其納入民辦教培機構的培訓業務中,這不正是民辦教育機構需要考慮的事情嗎?

因此,這難道不是民辦教育的又一大機遇嗎?

所以,筆者認為,作為民辦教育機構,看到國家發佈的政策,不應該首先想到的是一系列的悲觀情緒,國家既然已經明確指出“民辦教育是公辦教育的補充”,它就不可能在政策上明顯地偏向民辦教育,因為國家是不可能自己打自己的臉的。

但是上帝為你關上了門,必將為你打開另一扇窗。


復課後的公民同招時代,教培行業的新機遇

【轉載聲明】 文章來源於校長邦,作者:鏘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並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