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判《庄子》:没有看得透的“人间”,只有看不透的“人脸”

为了进一步说明拥有保身、全生、养亲、尽年等四大所谓的养生的理念的必要性,隐藏在云深不知处的庄子开始咀嚼俗世,并以故事的形式对其中滋味进行详细地记录,旨在告诉人们一句心里话:我庄子早就看透一切了。而这份记录,正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人间世》。

庄子之所以会在颜回请之卫的故事上大方地用墨,是因为要借孔子之口说出唯道集虚的思想。而这一思想,对于剖判庄子思想的我们来说,无疑是一条价值最高的信息。

剖判《庄子》:没有看得透的“人间”,只有看不透的“人脸”

许多学者认为,人间世依然是在强调无己。对此,个人表示难以苟同。

我们都知道,庄子在表达逍遥思想时曾说到神人无功。而无功的必然前提,恰恰在于无用。整篇文章中的所有故事,无不是针对神人的,无不是在强调无用之用的。

个人认为,庄子所谓的虚,就是虚己的状态,即尽力而为即可,不计较失败与成功。而虚一旦升级为无,就是无己的状态,即不再追求有用,不再追求成功。这也正是庄子为什么会把同道中人分为至人、神人和圣人的原因所在。

毫无疑问,强调无功,才是人间世的根本任务。想要做到无己,就必须先做到虚己;想要做到虚己,就必须先做到形就心和——形莫若就,心莫若和。

剖判《庄子》:没有看得透的“人间”,只有看不透的“人脸”

而回归到现实中,虚己思想总会被必胜者们拒绝;无己思想总会被有志者们拒绝。而无论是必胜者,还是有志者,必然都是追求有用之用的,必然都是极有可能会成为世内的强人的。所以,个人还是原来的态度:庄子不该极端地夸大世外的高人,更不该极端地轻视世内的强人。

同样地,庄子也还是原来的态度——讥讽关龙逢和比干的好名,呼吁人们常吃心斋。何谓心斋?答:望峰息心,窥谷忘反,别再刻意给自己施加压力了——夫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

讲叶公子将使齐,其实还是在让孔子替自己说几句公道话,还是在强调尽力而为且不计成败的工作态度。显然,庄子也知道孔老先生是德之楷模。但不同的是,庄子没有看出孔德的体系,也没能灵活地理解具体的内容。

孝之至忠之盛上就不难看出,庄子的孝忠观才真正是愚不可及的。所谓的不择地,就是不论立场是非而埋头尽孝;所谓的不择事,就是不论事态吉凶而埋头尽忠。

剖判《庄子》:没有看得透的“人间”,只有看不透的“人脸”

孔老先生真是这么做的吗?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孔子可没有说三年之后还要继续保持无改的状态;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孔子也并没有说君无礼,臣也得忠。

不要忘记,在庄子的心目中,真正的圣人永远都是无名的。所以,如果从庄子的书中去了解名人的事迹,身为读者的我们务必要“注意安全”。

讲颜阖问蘧伯玉,旨在让人们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讲螳螂怒臂当辙,旨在警告人们不要自不量力;讲养虎者死于逆,旨在让人们知道顺昌逆亡;讲爱马不可不慎,旨在告诉人们不要好心办坏事。总而言之,庄子就是在特写有用给人们带来的无限烦恼,继而引出无用思想的先天优势。

剖判《庄子》:没有看得透的“人间”,只有看不透的“人脸”

树长命,是因为不材;人长寿,是因为常疾。因为不是好材料,故而大树得以保身、全生,这就是讲栎社树的目的;因为没有好身体,故而凡人得以养亲、尽年,这就是讲支离疏的目的。所以,庄子得出了

神人以此不材神人以为大祥的终极结论。显然,人间世的要义非常简单——谁最没用,谁最有福。

由于所处的时代具有历史的特殊性,所以庄子在讲孔子适楚的时候,借助狂人的话语,再次向我们吐露一种悲观消沉的人生态度——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对未来毫无憧憬,对过去毫无怀念。不得不说,对于庄子的遭遇和感受,我们的确应当予以同情和理解。

个人认为,如果身处动荡之世,庄子的书必将是一本最值得随身携带的心灵读物。透过绝对的立场和绝对的思想,它不仅可以成为一个人的精神支柱,甚至还能够成为所有人的灵魂依托。毕竟对于每一个不幸的人来说,载轻福避重祸都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客观事实。

剖判《庄子》:没有看得透的“人间”,只有看不透的“人脸”

但同时我们也要清楚:在和平的年代下,临人以德则是不能的,画地而趋亦是不能的。我们可以失意落寞,但不能万念俱灰;我们可以迂回前进,但不能舍近求远。

不得不承认,庄子对于一些事物的确看得很透。但是,他所看透的,却仅仅是自己的一生。同样是对待人生低谷,老子的态度是什么样的呢?答:物壮即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显而易见,面对着劣质的道路与优质的方向,没有最可取的,只有更可取的。

温馨提示:原创内容,请勿抄袭;如欲转载,请标出处。本文图片源自头条号正版图库,请勿在其他平台中插入与使用。致敬审阅,欢迎指正!感谢合作,欢迎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