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得好就獎勵,這種“輸出型”獎勵真的對孩子有益嗎

考得好就獎勵,這種“輸出型”獎勵真的對孩子有益嗎


孩子成績好、表現好,我們就給TA獎勵,這是大家的慣性思維。但是,這樣對孩子真的有幫助嗎?將孩子的表現、成績等,和獎勵掛鉤並非是科學的方式。


1

給孩子的獎勵

為什麼適得其反


前些天我們收到家長的留言:一位南京的媽媽想在這個超長假期治好兒子的拖延症,把玩Ipad的時長作為獎懲,沒想到卻適得其反。▼


兒子做事很喜歡拖延,比如早晨7點半喊他起床,會賴床到8點多還不起來,經常耽誤了上網課的時間。有試過跟他好好溝通,也批評過他,但都沒有效果。後來我發現他很在意每天玩IPad的時間。

我就把玩IPad的時間作為獎懲,按時完成給他的任務就獎勵時間,反之就扣時間。之後也試過在學習上用這種辦法提高孩子的積極性,一開始效果都還不錯,能調動兒子學習的積極性。在我和他爸以為這個方法可以很好地改善他的拖延症時,發現了新的問題,兒子之後做任何事彷彿都是為了玩IPAD而應付我們去做。


給孩子的獎勵越多,TA反而背道而馳,用獎勵來鼓勵、刺激孩子變得更好不可行嗎?這是很多家長的疑惑。


考得好就獎勵,這種“輸出型”獎勵真的對孩子有益嗎


事實上,人都有一種特點,會放大眼前立馬就有的利益。對未來之事,會冷靜加以思考來做決定;而對於眼前之事,會十分看重立馬獲得的滿足感。這一點放在孩子身上也一樣。


把一些立馬可得的好處放在眼前,孩子對現在學習的好處和馬上能獲得的滿足感,積極性極具上升,自然把學習放在優先的位置。


這是反過來利用了“眼前利益”的特性,像前面我們提到的那位家長案例,在短期內會有不錯的效果,但從長遠看,把類似於看電視時間作為對孩子的獎勵,TA很難會有實際的進步,這更像是一種對孩子的“賄賂”。


那到底怎樣通過獎勵,來實際提高孩子才好呢?


2

獎勵考出好成績

or

獎勵認真讀一本書


哈佛大學教授弗賴爾曾在美國對5個城市的孩子進行了實驗,研究了獎勵和孩子的課堂出勤率、學力之間的因果關係問題,總計約有250所學校、小學2年級到初中3年級的36000名孩子參與。


結果顯示,可以更好、更有效地提升學力的,是對“輸入型努力”進行獎勵,而不是對“輸出型結果”進行獎勵。


什麼是“輸入”和“輸出”呢?


根據“輸出”進行獎勵,是看“事情的結果”來決定是否給予孩子獎勵,像弗賴爾獎勵實驗中的“小學四年級每次考分只要比之前考分高”“通信薄中的A”……簡單說就是,考出好成績就獎勵你


像認真讀書、完成作業、保證學校出勤率、穿校服等,就屬於“輸入”類型,即認真讀完一本書就獎勵你


考得好就獎勵,這種“輸出型”獎勵真的對孩子有益嗎

↑《學力經濟學:被數據推翻的教育準則》


對“輸出”進行獎勵,會讓孩子們把提高成績作為更直接的目標,看起來效果會更好,但結果恰恰相反。


對“輸入”進行獎勵,獎勵孩子們認真讀書是提升綜合學力較顯著的方法。雖然不直接體現在孩子的學習成績上,但孩子們明確知道自己應該做什麼,會為此付出實際行動,讀完一本書,或認真去完成一件事情。


另一方面,對“輸出”進行獎勵時,沒有明確告訴孩子具體方法是什麼,他們是不明白究竟要什麼做的。


因此,輸入>輸出,和獎勵輸出型結果相比,獎勵輸入型努力會更好。


我們不應該依據考試成績/事情的結果等輸出型指標給予獎勵,而應該依據讀書、完成大人給的任務等輸入型指標給予獎勵,才是有效提高孩子綜合能力的辦法。


3

淡化獎勵的頻率

強化獎勵的原因


當然,在通過“輸入”型指標去獎勵孩子時,我們也要注意獎勵的頻率和原因。


有網友說,她家3歲孩子某天突然學會開始和她談條件了,比如說“今天上幼兒園因為表現好得了小紅花,結束後可不可以給我買麥當勞吃。” 起初她並沒有很在意,但隨著孩子跟她像這樣的“談條件”事件越來越多,就發現問題的嚴重了。


為什麼孩子學會了和大人討價還價?


如果你家孩子也有這種情況,可以想想生活中有沒有這些細節:在哭鬧不肯好好吃飯時,跟TA說吃完可以有獎勵;不願意上床睡覺時,跟TA說,現在睡覺的話明天可以去公園玩……類似的交換條件太多了。


考得好就獎勵,這種“輸出型”獎勵真的對孩子有益嗎


美國心理學家斯金納提出了一種過程型激勵理論,被稱為強化理論(Reinforcement theory)。


在我們的某種行為被人肯定、或是可以為我們帶來利益時,我們就會受到鼓勵繼續去做這件事情,當受到傷害,就會停止做這件事。在這個過程中,受強化物的影響,我們會對這個過程產生更深層次的記憶。


獎勵某個行為,這個行為就頻繁出現,這就叫做強化,獎勵則是強化物。當我們想選擇一件事或物去獎勵孩子時,實際上是在選擇強化物。


正確的強化物,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始終是變化的,最初會以孩子的目標出現,最後以輔助工具漸漸退出。


而像有些看電視、玩遊戲這種“賄賂”行為,角色定位很難改變,孩子會始終把這件事當成目標。


有位媽媽分享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得到很多人的點贊,她說,自己不會在考試前承諾給孩子什麼物質獎勵,而是將獎勵出其不意地藏在孩子日常學習的過程中。


不要給孩子特定獎勵的心理預期,獎勵可時有時無,並且要告訴孩子獎勵的具體原因,要具體到希望孩子養成的學習習慣上。


比如不要和孩子說,因為寫好作業了,所以我給你10塊錢,可以這樣說:“這次作業你沒有犯粗心的錯誤,而且字寫得很好看,所以我給你獎勵。” 這就是獎勵了孩子的“輸入型努力”,並強化了獎勵的原因。


最後,要記得對孩子有所承諾就要言出必行,不能假裝提出條件來威脅孩子,“被欺騙”多了,孩子對整個世界都會產生不信任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