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很多家長會擔憂,自己的孩子上了學之後,就沒有原來那麼粘人、喜歡和別人玩了,別的孩子都是三五成群的一起玩耍,自家的孩子卻是一個人吃飯,一個人上學,一個人去圖書館,做啥事情都是形單影隻,是不是孩子太孤獨了?

獨處和群居:平衡是重點

家長希望孩子能夠更加融入集體,這樣的想法不為過,而且非常的合理。就像作家輝格在其暢銷書《群居的藝術》中說道:“全世界的狼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性,在嚴寒的冬天集合成群,相互協助,共度寒冬。

人類也是群居動物,人群密集處總是顯得熱鬧而繁華。”人類的群居是一種常態,這麼做可能是因為我們從群居的靈長類祖先那裡繼承的習性。

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而從進化心理學角度來看,群居也可能是因為在過去的自然選擇中,群居更能夠讓提高人類的適應性,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而且,到了現如今,我們也往往常常需要訴諸於群體的力量來做決策、來解決問題。但是這麼做,也有降低個體積極性和創造力的風險,單打獨鬥的個人很可能被埋沒在群裡的汪洋裡。

其實,能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獲得更多的生存資源,同時能夠關注自己的內心,和自己和平友好的相處,兩者並不衝突,反而是相輔相成的關係。

群居和獨處二者是可以調和的生活方式,最重要的是找到他們之間的平衡點,能夠讓自己輕鬆自如地來回切換,在熱鬧的群體中學會愛與被愛,在寧靜的獨處中尋求到自我。

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喜歡獨處的原因:內傾型性格+“分離-個體化”過程

有的孩子喜歡做“獨行俠”,樂在其中,非常享受自己和自己的相處,也有的孩子喜歡集體活動,和別的小夥伴一起交談、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是正常的。

瑞士精神分析派學者榮格從心理學角度為我們解釋了,任何人之間存在著個性的差異,根據弗洛依德的“心理能”觀點,可以分為內傾型和外傾型人格。

外傾型是指心理能以外流為主導的人性格類型,其特點是重視外部世界,他們的注意、興趣和活動的方向總是朝著外部世界或他人,善於交際,集體的生活會讓他們感到更快樂,並從中獲得精神上的支持。

內傾型是指的是那些心理能以內流為主導的人,他們的注意、興趣和活動的方向總是朝著自己的內部世界,為人沉靜穩重,更願意自己獨處,探索內心的個人世界,他們和外界的世界往往有一條明晰的界限。

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這是一些以弗洛伊德為首的傳統精神分析所理解的兒童3歲之後的心理發展規律,但是對於3歲以前孩子,他們也已經出現了一些獨立的意識。

根據近代精神分析師馬勒的“分離-個體化”理論,她認為,嬰兒還在出世的時候“生理誕生”和“心理誕生”一起出現了,“生理誕生”是可以被我們所觀察到的,而“心理誕生”會慢慢的發生,這個過程就叫做“分離-個體化”。

孩子在0-2個月是自閉期,他們的大部分時間都在睡覺,和外界是隔絕的;

2-6月是共生期,孩子和媽媽是共生的,孩子會覺得媽媽是附屬的自我,他們無法把媽媽和自己的角色分割開來,但也分不清楚媽媽和陌生人的差別;

6個月-2歲就是個體化分離時期,在這個時期孩子對於自己的軀體和心靈都有個獨立的認識,簡單來說,孩子已經知道了自己和媽媽不是同一個人,他們的意識中已經形成了客體永久性的概念。

因此,如果孩子表現出相對與其他同齡人有更強的獨立觀念和獨處行為,很可能就是孩子的“分離-個體化”發展比他人更快,且屬於內傾型性格。

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孩子能夠積極獨處的好處

心理學家Larson RW將獨處可以分為兩種,非自願獨處和積極獨處。他認為,非自願的獨處往往和強烈的孤獨感相關聯,人們獨處並非自願為之,會感覺到變得空虛和焦慮;

而積極獨處是個人的主動選擇,指的是個體在擁有良好的人際交往的同時,也能夠保持獨立的時間和空間與自己相處。

所以,對於能夠積極獨處的孩子而言,他們的社交能力並非喪失,他們只是主動選擇了獨處的方式,這麼做同樣也能夠給他們帶來快樂愉悅的感受。

其實,孩子真正能夠靜下心來和自己獨處,有很多的好處。

1. 能夠讓孩子更加專注內心。對於孩子而言,隨著他們的成長,接觸的人和事增多,他們所接觸的社交環境也在日益變化著,他們每天也會扮演者不一樣的角色,有著不一樣的煩惱和更多身不由己的時刻。而在獨處的時候,孩子的內心是平靜的,思維是無拘束的,能夠更好讓孩子地瞭解自己,體會自己的感受。

2. 能夠讓孩子降低對群體的依賴,更加獨立。獨處的時候,孩子能夠更加客觀地把自己和外界分割開來,遠離對於外界的依賴和寄託,同時更加關注自己如何獨立地解決問題,在自己發展的道路上“負重前行”。

3. 能夠提高孩子的創造力。把某些沒有質量的社交時間剩下來,和自己相處,能夠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內,做更多自己喜歡的事情,做更多的深刻思考,把時間投資在更有意義的事情上,對於孩子的發展和創造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家長如何幫助孩子提高積極獨處的能力?

我們作為家長要如何幫孩子找到獨處和社交之間的的平衡點,在能夠融洽地在群體中生活的同時,更好關注內心,學會享受自己的陪伴?

1. 創造獨處的空間。“不打擾”,其實是家長給孩子的一種自由和尊重,我們可以在家中開闢一個讓孩子覺得舒服又安全的地方,可以讓他們自己玩耍、自己閱讀、自己思考。他們可以在其中安靜自己獨處,而不被打擾。

2. 給予獨處的時間。如果家長對某些事情非常上心,做事情的時候非常的專注,不希望被打擾,家長就可以利用這種興趣。

給足孩子時間讓思想徜徉在自己的世界裡。而對於一些獨立性比較差的孩子,家長可以和他們約定好,在某個時間不應該被打擾。

3. 藉助適當的輔助工具。我們可以給孩子玩一些拼圖、積木、穿繩之類的需要集中注意力的玩具,等孩子上手之後讓孩子會自己開始研究一下。

而家長只需要在旁邊陪著就好了,等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再適時地出現,讓孩子做玩具的主人。這麼做能夠讓孩子體會到專注投入的過程,知道自己也可以不需要他人的幫助,也能夠享受獨處的快樂。

孩子喜歡獨處?這其實是孩子內傾型性格,分離到個體化的過程

朱自清曾在其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中寫道:“我愛熱鬧,也愛冷靜;愛群居,也愛獨處。”

希望在家長積極正確的引導下,我們的孩子也能在芸芸眾生所在的大千世界,適應群居生活,也能夠博得一片自由獨處的心靈聖地,能夠靜思獨享,感受心靈充實感和滿足感。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