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論語易解」7·34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論語彙#

【原文】

7.34、 子曰:“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抑為之不厭,誨人不倦,則可謂云爾已矣。”公西華曰:“正唯弟子不能學也。”

【譯文】

孔子說:“若講到聖和仁,我怎麼敢當呢?我不過是學習和工作永不知足,教導別人從不厭倦,不過如此而已!”公西華說:“這正是我們學不到的啊。”

【註釋】

(1)《楊注》:“《孟子·公孫丑上》載子貢對這事的看法說:‘學不厭,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聖矣。’可見當時的學生就已把孔子看成聖人。”

(2)《今讀》:“一方面,‘我欲仁,斯仁至矣’,仁似乎如此容易得到。另方面,‘若聖與仁,則吾豈敢’,仁又如此難得。這不是邏輯矛盾麼?可見,孔門仁學並非思辨哲學,需邏輯一貫,它乃實用理性,重在行為、實踐,旨在培育情性,強調自覺、堅持,是以亦難亦易。這裡有意向性與現實性之分。”

【解讀】

前已有“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之語(見7.2),本章與此略同。李澤厚說:“#孔子#幾度自稱‘不厭’‘不倦’,此即中華民族實踐意向之韌性精神,雖百折不回,歲寒不凋,才有所成就;孔子固不同於各宗教主之天縱之聖,能不學而知,超絕人世。”(《論語今讀》)換句話說,孔子雖非基督教之上帝,但此“不厭”“不倦”之聖人情懷,卻在模塑中華民族精神方面具有無可懷疑之巨大影響。

《周易》不僅於乾卦強調“自強不息”,實際上其《經》《傳》處處都體現了這種精神。比如升卦上六有云“利於不息之貞”,陳夢雷釋之曰:“上無可升而務升不已,能為不息之貞,則衛武公之髦期進德也。”(《周易淺述》)這裡提到的衛武公(約公元前852年-公元前758年),姬姓,衛氏,名和,是春秋時期衛國第十一任國君。衛武公在位55年,能自責,採納眾諫,並在95歲時作《抑》詩以自儆,詩中有云“人亦有言,靡哲不愚”“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溫溫恭人,維德之基”等。(《詩經·大雅·抑》)此可謂孔子提倡之“不厭”“不倦”精神的一個典型。

具體到“學而不厭”,本解讀已屢言之,此不贅;至於“誨人不倦”,以往多從孔子作為教育家的角度來看,或可稍作展開。《周易》第十九卦為臨卦,其《大象》曰:“澤上有地,臨;君子以教思無窮,容保民無疆。”臨者,臨民理政之義也。只不過,中國文化向來“政”“教”一體,故兩者實難分開。如果說此處之“教思無窮”約等於“誨人不倦”,為“教”的話,那麼,“容保民無疆”則毫無疑問為“政”,而兩者實一回事也。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孔子之“誨人不倦”,實有通過教化弟子進而教化百姓之意,此為孔學之大本。而孔子說:“若聖與仁,則吾豈敢?”此固為孔子自謙之辭,但另方面,在孔子心目中,聖人或仁者均應“兼善天下”、“政”“教”合一,自己素位而行,故不敢當此之名也——這種心理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論語易解》作者,孫福萬教授,1964年生於山東省臨清市,現為國家開放大學教授,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中國教育技術協會學術委員。1986年山東大學哲學系本科畢業;1989年中國人民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史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長期從事哲學、教育學及遠程教育研究及教學工作,曾在英國、比利時、馬來西亞等國的多所大學或機構訪問或學習,並在本校負責哲學引論、人文社會科學基礎、管理學、教育學等課程教學。著有《遠程教育哲學導論》、《敝帚集》,《遠程教育百詞辨析》、《遠程教育概論》和學術論文多篇。

「特稿」「論語易解」7·34為之不厭,誨人不倦

孫·教授的《論語易解》是他潛心十年的力作,以《#周易#》精神逐章解讀《#論語#》,是一部比較全面而系統的以《易》解《語》,以《語》證《易》的學術性著作。書中提出了諸多新見解和新認識,對於弘揚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本書的重點在於對《論語》的解讀部分,書中大量彙集引用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對於研究者來說是一部很好的學術性參考資料。同時,對《周易》和《論語》的愛好者來說,也是一部很好的普及性讀物。好,我就說到這,隆重向您推薦孫福萬教授的《論語易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