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關於小學的古詩文教學,新課標的要求文約義豐:“要求誦讀古代詩詞,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情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

新課標的要求首先是誦讀,顯然這是對古代詩詞語感的訓練;然後是淺易,意味著小學所選的詩詞是淺顯易懂,雅俗共賞的作品;第三是理解基本內容,這就告訴我們,是理解詩作中的主要內容;最後說注重運用和提升品位,就是讓孩子接受古代文化雅正品質的薰陶。這些是本人對課標的小學版的解讀。

但現實的教學中,由於應試教育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傳統的填鴨式古詩教學方式大量存在。於是,呆板的詩詞解釋,僵化的詩句翻譯,背誦與默寫的強制作業接踵而至。對於孩子的古文雅正文化陶冶,想象力培養,歌詩畫賦的氣質冶煉早已忘之腦後。這在翻轉課堂教學理念,學本思想正位的當下,顯然是格格不入的。

所以,本人結合自己多年的語文教學實際,根據以學定教,以生定法的學本理念,談一談小學古詩教學的幾個教學導向。

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一、由教師主講到學生主講;

曾經的課堂,總是老師引導下讓孩子讀詩,註解,譯文,外加一些文言知識加詩詞文化常識。千篇一律,孩子們已然味同嚼蠟,無甚新意。學本型課堂則要求孩子們自主學習,自己主持學習。也就是說,由教師主講演變為學生主講。

那麼,學生能幹些什麼呢?比如:誦讀的啟錨。以前,老師總在潛意識裡認為孩子的朗讀是沒有抑揚頓挫輕重緩急的,於是每每自己代勞,而讓學生欣賞,孩子們練的機會被大幅度剝奪。其實,我們真的低估了孩子們的能力。就算再難的古詩,老師只須一次示範,班上的多數孩子都能學得出神入化,對古詩韻味心領神會。在我的課堂上,我有時候會範讀,然後,讀的指導,就交給孩子們自己了。要麼分組,要麼優生表演誦讀,要麼抽生示範,由其他同學評點,糾正,老師多參與品評隊,啦啦隊。讀的水平,幾乎都由孩子們自己作出評論。曾經的老師講解全部交由孩子們講解,讓孩子們討論,老師只作一些點化和引導,至於孩子理解是否準確,這倒不是了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孩子們在積極主動地探討,交流對詩的感悟。這個過程比孩子們能對字詞的精準解釋更為重要。

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二、由直譯走向意譯;

傳統的教學法中,老師們主張對古詩文的翻譯精準化。每一個單字,每一個詞,每一個斷句,都要按照固定的語法直譯,這種做法在今天看來,未免僵化。

筆者主張,古詩的教學目的在於讓孩子們體會詩文中的意境,欣賞詩文的巧妙構思,感受作者的想象力,所以,教學中側重點只在於讓孩子們更解詩文大意即可,那些複雜的文法,對於小學生大可不必咬文嚼字,那樣反倒會使孩子們的思維僵化。

小學的古詩教學,尤其是針對中低段的孩子,更適合意譯。意譯更靈活,意譯並不意味著忽視古詩文基本的文本信息,我行我素。

舉個例子:

乞巧

七夕今宵看碧宵,

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

穿盡紅絲幾萬條。

直譯:

七夕之夜,抬頭看藍天,牛郎織女渡過天河彩橋。家家戶戶都乞求心靈手巧而望著秋日的一彎新月,他們的盛裝竟然用盡紅絲多得難以計數。

意譯:

美好的七夕來臨,我們看著深藍的天空,天河上,牛郎織女站在彩橋上千言萬語傾訴苦衷。凡間的少女們乞望秋月相伴的織女牛郎,多麼渴望自己心靈手巧!看吧,他們用盡千絲萬線,身著盛裝,是那麼的情意濃濃!

從以上可以看出,詩的意境全然體現在音譯之中,詩情畫意讓人留連,讓人想像,讓人體會到了浪漫與溫情。而意譯並不影響原詩的文本信息的釋放。我想,只有這樣的譯法,才能讓孩子們體會到詩的意境之美,才能讓孩子們在學習古詩中想象力暴發出來。

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三、由翻譯成文走向故事演繹。

每一首古詩其實都是一個故事。只不過是一個濃縮後的故事晶體。每一個現代讀者,都可以將古詩發揮描述為一個動人的故事。這裡不是說是發揮成一個故事,實在說,古詩就是一個故事的簡縮。只不過,古詩只提煉了故事的精華部份,故事的背景,時間,地點,人物心理都只有代表性的信息呈現,需要讀者去提煉,使之得以顯現,有時需要讀者加以推理想象。

在我的教學中,但凡中高年級的孩子,我都會讓孩子根據詩意將詩改寫成一篇現代散文。只要有了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抒情和總結,故事就出來了,有血有肉了。在成文的加工過程中,孩子們當然需要相應的歷史知識,生活常識。孩子們更需要一些必要的信息查詢。這對孩子的能力是一種有力的錘鍊,對於孩子的想象力是一種有力的培養。

比如《春曉》的故事演繹:

春天來了,園子裡一叢一叢的桃花悄悄地開了,粉紅粉紅的,老遠就招惹著我的眼球,整個下午,我都在桃園裡觀賞,我撥弄著一束束桃花,心花怒放。不知咋的,在這桃花盛開的日子裡,身體老是軟綿綿的。傍晚,我喝了兩杯燒酒,身體熱騰騰的,真舒服!一覺睡下,小雨淅淅瀝瀝,輕輕撫摸著屋頂的茅草蓋子。不多會兒,屋簷的雨滴沙沙地敲打著階前的石板。風吹起來了,雨聲更明朗了。不知不覺中,我睡著了;不知不覺中,窗外透進亮光來,天亮啦!黃鶯啼叫,喜鵲爭鳴。啊!昨夜的又是風又是雨的,趕快起床吧,去看看園子裡不知花瓣掉下多少?

由古詩到故事的演繹,充分鍛鍊了孩子們的想象能力與邏輯思維能力。同時鍛鍊了孩子們的寫作能力,動手查閱能力。我想,這應當是古詩教學的一個科學的策略。更能加深孩子對古詩及其意境和藝術的理解。這種教學方式在中高年級中可以大面積實行。

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四、由詩配畫深入到畫配詩。

小學教材中的古詩,全都圖文並茂。幾乎每一首詩中都配有一幅與內容相關的畫。在我的教學中,我完全允許他們在畫面的一定位置添添畫畫。

比如:有的在廬山瀑布一角畫了一隻小狗,頓時把作者的那種快樂釋放和豐富的內心世界躍然紙上;有的在《望天門山》插圖中峭壁邊畫了一隻騰飛的鷹,登時,天門山的高峻突兀以無聲的語言彰顯著古詩內容的無窮魅力;再比如,有孩子在《飲湖上初晴後雨》的西湖水邊亭子邊畫了一個行囊和一把傘,一種古代遊子之情油然而生,那種古色古香讓今人賞心悅目。孩子們的添畫,是孩子們想象力的再現,也是孩子們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

除此之外,我還主張孩子們在書中插圖上題詩。這種詩想咋寫咋寫,形式自由,最好不影響畫面核心,就當真是給名人書畫題詩一樣,找一找古代那種為朋友題詩的悠哉遊哉自得其樂的情調。孩子們這樣一來,語言能力又得到了歷煉。有的孩子會借勢問一問古體詩的寫法,我會略略給他們科譜一下,講講對仗、平仄、押韻的基本常識,孩子們十分感興趣。他們至少能寫出一首首打油詩了。他們的詩與原作者的詩一莊一諧,相映成趣。孩子們在這一過程中了體驗了古詩的魅力。

何其美哉!

古詩教學新導向,“添得黃鸝四五聲”


分享到:


相關文章: